社情民意信息的五個原則
1
一事一議的原則
一事一報,簡潔明了,多則兩千字,少則幾百字,這樣的社情民意易被采納,易交辦處理。社情民意信息可以是一種情況,一個苗頭,一個問題,一種看法,一條建議等,只要角度把握得好,時機掌握得準,就是一條好信息。
2
真實無誤的原則
真實性是信息的生命,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一是一、二是二,不說大話、空話、套話。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編造。對所獲得的社情民意要深入調查核實,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于群眾反映的客觀情況,最好親自實地考察,準確無誤后再上報。
3
注重時效的原則
反映社情民意要適時、及時。當事物處于萌芽狀態(tài)時,解決起來比較容易、簡便;而當時機錯過、積重難返時,就加大了解決問題的難度。從這個意義上講,抓住了時機,就抓住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提出問題適時,引起了關注,就能很快得到解決。要做到收集快、整理快、報送快,對一些比較重要的社情民意要爭分奪秒,以最快的速度報到決策者手中。
4
切實可行的原則
反映社情民意的目的是為了黨和政府全面掌握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有些問題領導可能基本清楚,原因大致也了解,關鍵是推薦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我們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關鍵就是要出高招,多提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5
言之有物的原則
社情民意信息要有事實、有分析、有建議,要有獨到見解,避免泛泛而談;要有真知灼見,有針對性,不說空話、不講虛話、避免套話。
社情民意信息的六個要求
1
篇幅
社情民意信息是要提供給國家、省級領導參閱,特點就是簡短,不同于調研報告,不宜長篇大論,500-1500字之間即可。
2
標題
標題要醒目、搶眼,要反映出核心內容,體現特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標題一般不用文學語言,避免標語式、口號式標題;標題的語氣以希望、呼吁、建議等為宜,少用必須、應當等命令詞句;標題中只可使用頓號。
3
正文
因內容類型不同而不一樣。建議類信息的格式為問題、分析、建議的三段式;批評類的格式為現象、批評、改進措施。
4
結構
一是簡潔。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必須把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寫在前面,背景材料最好不用或少用;如果一篇社情民意由若干個觀點構成,應把最新穎、最有說服力的觀點排在前面。二是完整。要有問題、有建議,社情民意雖短但要“五臟俱全”。三是明確。無論是問題闡述、還是分析建議,都要清楚明了,通篇給人觀點明晰、一目了然的感覺。
5
署名
通常以各級組織或黨派成員個人署名。以組織名義上報的社情民意,要有審批程序和簽發(fā)記錄,按公文管理。以黨派成員個人署名的社情民意要注明作者政治身份和單位身份。政治身份由黨派內和社會兩部分組成,要寫明黨派成員的政治面目,并寫明會內職務;社會身份是指在人大、政協(xié)的代表及委員身份。單位身份是寫明信息作者的工作單位、職稱、職務。
6
聯系方式
黨派成員提交社情民意時應注明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聯系方式,以便核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