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別名米果、猴果、金果、猴棗、大蓋柿等,
為多年生木本植物柿樹的果實。
柿子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水果,
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和藥用價值,
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農(nóng)村老話說的“一個柿子十副藥”,
指的就是柿子對人體有一定藥學功效,
能輔助用于養(yǎng)生治病。
柿子對人體的健康功效
農(nóng)村老話說的“一個柿子十副藥”,可以理解為柿子對人體好處多多,吃一個柿子相當于服用十副藥的效果。
1.柿子性寒,味甘微澀,入心、肺、大腸經(jīng),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涼血止血、解酒降壓等多種功效,可用于治療肺熱咳嗽、脾虛泄瀉、治瘡癰疽、嘔逆反胃、久痢便血等癥。研究表明,新鮮柿子含蛋白質(zhì)、脂肪、蔗糖、果糖、葡萄糖、膳食纖維、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尼克酸、鈣、磷、鐵、鋅、硒等營養(yǎng)成分。
2.新鮮柿子中的碘含量很高,適宜缺碘引起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食用。柿子中富含的果膠,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能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3.柿子還可去濕加工成柿餅。柿餅肉質(zhì)干爽,味清甘甜,久存不會變質(zhì),含有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等,有降壓止血、清熱潤腸等輔助治療功效。
吃柿子的注意事項
1.平時消化功能較弱,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人群不能多吃柿子,要適可而止。
2.柿子性寒,故而寒涼體質(zhì)或體質(zhì)較弱的人群應盡量少吃。特別是有胃寒的老年人,不宜多吃柿子。但這也并不意味著熱體質(zhì)的人群就可以多吃,現(xiàn)在不少人屬于外熱里寒,如放肆吃寒涼的食物,很可能會引起飽脹、嘔吐、反酸、腹痛、腹瀉等嚴重不適癥狀。
3.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中含較多鞣酸,在胃酸作用下,鞣酸與蛋白結(jié)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和食物殘渣特別是蛋白質(zhì)膠著在一起形成凝塊,許多凝塊可互相黏結(jié)積聚形成巨大團塊狀的胃石。尤其是成熟的、未脫澀的果實或果皮中鞣酸含量更高,進食后易發(fā)生胃石。
總之,
柿子是食藥兩用的好水果,
營養(yǎng)豐富,
含有大量的糖類及多種維生素,
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但吃柿子特別是大量吃柿子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
而為了預防引起胃石癥,
應當避免空腹吃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