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長安街的會計司胡同和地安門內的方磚廠胡同,分別有一處宅子,備受老北京人鄙視。每當酒足飯飽坐在一起閑侃的時候,只要提起這兩個地方,都會發(fā)出唾棄的聲音。
這兩處宅子的主人,一個叫”畢五”,一個叫”小刀劉”,除了外號,誰也不知道他們真實的名字。這兩個人在當時可謂臭名遠揚,因為他們從事了一種特殊職業(yè)——制造和培訓太監(jiān),被人民蔑稱為”騸人的營生'。
清宮每年都要補充太監(jiān),前前后后大約有9000個太監(jiān)出自他們兩家之手,據說別人也有想從事這一行業(yè)的,但制造太監(jiān)的死亡率非常高,唯獨這兩家,基本不會造成太監(jiān)死亡。
據說,他們在給太監(jiān)凈身時有不傳之秘,先把人牢牢地綁在一特制的長凳上,相當于現(xiàn)在的手術臺,然后刀子手一邊把月牙刀放在火上燒紅,一邊和凈身之人聊天分散注意力,然后冷不丁手臂一揮就將陽物完整割掉,手法之快、之準堪稱一絕,陽物割掉當時甚至感覺不到疼痛。
緊接著,在劇烈疼痛之前,立即在傷口周圍澆上用辣椒水、中藥配制的藥水來快速止血、止疼。放好導尿管后,用白蠟封堵住傷口,據傳凈身之后半個時辰就能扶著下地走路,七天之后拿掉白蠟,只要不大出血,就算手術成功了。
”畢五”和”小刀劉”之所以臭名昭著,并不單單因為他們從事的職業(yè),他們將太監(jiān)變成了一個盈利的流水線,殘害了很多無辜孩童。他們流水線的太監(jiān)主要有兩種來源, 一種是各地遠郊買,包括北京的郊區(qū)和天津、河北的郊區(qū)等,最著名的產地是天津靜海縣,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那里出了清末著名太監(jiān)小德張; 另一種途徑是很隱蔽的, 從 ' 拍 花 子 ' 手中得來,拍 花 子是 老 北 京 對 拐 賣 小 孩 的 犯 罪 分 子 的 俗 稱 。 因 為 他 們打扮的像乞丐花子, 使 用 一 種 迷 幻 藥,拍在 小 孩 頭 部 , 小 孩 就 會迷迷糊糊地跟他走。通過這種途徑,很多孩子被拐賣,在不情愿的情況下被凈身,是極其殘忍的。
也有的窮人,因為實在走投無路,把自家孩子”借給”畢、劉,讓他們負責凈身、培訓、送入宮,”借”的時候要簽下契約,一種是賣身契,一次性給孩子父母一筆錢,孩子就算是畢、劉的人了,以后入宮當差得來的薪水,要悉數(shù)交給畢、劉,只有等出人頭地的一天才能擺脫他們的控制。另一種是簽”借據”,在入宮前一切費用全免,等孩子入宮當差后,從俸祿中扣除。很多孩子終其一生也還不上契約上的巨額費用。
由于太監(jiān)沒有子嗣,沒人養(yǎng)老送終。于是畢家還在南長安街附近建了兩座宅子,一個叫吳官廟,一個叫玉玦廟,而劉家則建了一個高公庵,這些宅子專門用來給退休的太監(jiān)養(yǎng)老用,當然了想要去養(yǎng)老也需要交一大筆錢。畢、劉兩家可謂把太監(jiān)的一生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如果您還想看更多內容,請關注京城秘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