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因子的外在環(huán)境中,免疫力是人體的防御機制,能識別、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并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處理體內(nèi)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
增強自身免疫力是預防疾病的重點,中國明代醫(yī)書《免疫類方》是已知最早出現(xiàn)“免疫”一詞的書籍,免疫指的是“免除疫癘”,亦即防治傳染病之意。
1、 營養(yǎng)均衡:
充足均衡的營養(yǎng)對預防疾病、增強抵抗力非常重要,適量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鋅、硒、鈣、鎂等能增加人體免疫細胞的數(shù)量。
日常飲食應包括蛋白質(zhì)(魚、蛋、雞、瘦肉、豆蛋白等)、高纖維碳水化合物(全麥、面包、燕麥、糙米和其他高纖維制品)、綠葉蔬菜和含果膠較高的水果(菠菜、白菜、甘藍、芥藍、芹菜、蘋果、梨子、橘子、香蕉等)、必要的脂肪(魚油、豆油、核桃、芝麻、南瓜籽、亞麻籽油等)。
2、適度運動:
適度鍛練能提高免疫力,幫助身體將毒素(尤其是皮膚上的毒素)排出。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每天至少做30分鐘的運動,例如:游泳、散步、騎自行車等,練氣功、靜坐對增強免疫力也極有幫助。
3、多喝水:
成人每天須攝取2,000~2,500c.c.的水分,多喝水雖然不能預防疾病,但可促進體內(nèi)新陳代謝,有助于人體早日康復。
4、合理休息:
熬夜導致睡眠不足會造成免疫力下降,而順應人體生理時鐘,合理充分的睡眠和作息,才能保持身體的免疫力,增強肝臟解毒功能,幫助對抗病毒。
5、戒煙:
吸煙對人體一點好處也沒有,吸煙時,血管容易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氧氣和營養(yǎng)素供給也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養(yǎng)料的供給,抗病能力隨之下降。
6、少喝酒
酒精會嚴重減弱各種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臟、胰臟、心臟、血液等的破壞,最好不要喝酒。要喝的話也須有所節(jié)制,每天喝酒量:低度白酒不超過100c.c.、黃酒不超過250c.c.、葡萄酒不超過1杯、啤酒不超過1瓶。
7、保持樂觀情緒:
巨大的心理壓力、孤獨、矛盾、失望等不良情緒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tǒng),學會適度減壓,用積極、樂觀、愉快、自信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對預防疾病和抗老化有促進作用。
8、少油、少鹽、少甜食:
飲食宜清淡,攝取太多不良脂肪,會使免疫細胞變得慵懶,無法發(fā)揮功能﹔甜食也會影響白血球的制造和活動,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