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貼敷神闕穴
【藥物配方組成】吳茱萸適量.
【治療方法】將吳茱萸研細末,過篩,每晚臨睡前取10~20g用醋調,納入臍中,上蓋用麝香虎骨膏固定,3日換敷1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停用,隨訪觀察3個月.
【功效】平肝潛陽,調理氣血.
【經典案例醫(yī)案】臨床治療60例,治愈42例,占70%;有效14例,占23.33%;無效4例,占6.67%.總有效率93.33%.
劉某,男,46歲,主因間斷頭暈6年而就診.患者4年前因工作緊張,過度勞累而出現(xiàn)頭暈,經診斷為高血壓病,血壓常波動在22~24/14~16kPa之間,故求中醫(yī)診治.刻診:頭暈耳鳴、失眠、煩躁.查體:血壓23.5/15kPa,面色潮紅,舌質偏紅,舌苔薄白,脈沉弦.診為高血壓病.即用吳茱萸細末貼敷神闕穴治療.貼敷3日后血壓降至17/11kPa,頭暈、耳鳴消失,夜間能入睡7小時,不感煩躁.連用2個療程,觀察3個月,血壓維持在17~18/11~12kPa之間.
【經驗心得】吳茱萸貼敷神闕穴用于治療高血壓,是近人擴大了其應用范圍.高血壓病,中醫(yī)辨證一般分為肝陽上亢、肝腎陰虛、陰虛陽亢、陰陽兩虛四型,但其病理均有'陽亢'的表現(xiàn).
吳茱萸入肝經,可引肝氣下降,氣降火亦降,火隨氣降與腎水相交,陰陽協(xié)調而平和,而達降壓的效果.敷臍療法是一種獨特的中醫(yī)外治療法,中醫(yī)認為臍為任脈要穴'神闕穴'所在,又為沖脈循行之處,為經脈之中樞、經氣之匯海,臍可通過經氣溝通上下內外、諸經百脈、五臟六腑.藥物臍療后,藥物的氣味被吸收,可通過氣血運行而到達病所;另一方面,通過局部穴位的刺激,疏通經脈、調理氣血,進而調整臟腑功能,發(fā)揮其防病治病的功能.
【方劑出處】商翠蓮,等.吳茱萸貼敷神闕穴治療高血壓60例.中醫(yī)外治雜志,2003,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