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作品《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虎,百獸之王。
體型雄健、虎嘯震天,無論在哪個時代、地域它都是勇猛、威武的化身。
額頭上與生俱來的“王”字花紋,更是“王者”的象征,被尊為“山君”、“獸中之王”。
在古代,老虎代表著至上的權利,威嚴的刑法。
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使得平民階層嚴禁接觸虎飾品,違反者甚至可能會遭受牢獄之災。
如在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之祖名為李虎,所以在當時“虎”字在民間被明令禁止。
讀書人便將老虎喚為“大蟲”,現在看來也不失掉書袋的文雅。
《周禮》中有“白琥禮西方”之說。五行說中,白虎又被尊為西方的守護神。
厚重的文化底蘊,植根于民族基因的圖騰崇拜,賦予老虎豐富的內涵,吉祥的寓意。
在玉雕藝術領域,白虎更被視為是能避邪禳災、懲惡揚善、護佑安康的圣獸。
但玉雕中的虎多為大件,并不適合佩戴。小佩件中則很少雕刻老虎題材,大概是方寸之間,難顯頂天立地的虎威。
小編曾習畫數年,深知畫虎亦是最難,花鳥魚蟲人物雖畫了不少,但卻難成一件虎作。
因而時常有“畫虎畫皮難畫骨”或“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嘆。
當然在玉雕中表現虎勢更為困難。
難在如何在不經意間表現出虎的王者之氣,蓄力欲躍之態(tài)、不怒自威之勢,觀之既無矯揉造作之感,也無突兀平乏之意。
除此之外作品還應流露出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抒發(fā)出心中逸氣,留下綿長暇想的空間。
為此,玉雕師李劍精選金皮原石,色澤凝練鮮艷、玉質細膩油潤。
雕刻上將整塊玉料大膽切割,保留原石的皮色之美。
俏色巧雕獸面紋形式,細細打磨成一頭一尾,既畫龍點睛,又遙相呼應,最是耐人尋味。
虎骨刻畫流暢緊致、肌肉飽滿健壯,虎面不失童趣,虎眼靈動有神。
整體老虎呈靜靜蟄伏之態(tài),威嚴的猛獸,也有伏下身子,細品花香之時。
擬人化、情緒化的處理方式,使得老虎霸氣不失柔情,冷峻又富有親近感。
正如一個陽剛的男性,無論你性格多么剛猛精進、殺伐果斷,在生活中也有被溫柔美麗折服的時候。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正是該作品要表達的核心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