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
密卷一
參考答案與解析
1.B
解析:本題考查本草著作的學術價值?!短票静荨酚址Q為《新修本草》,它是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法編撰藥學專著的先例;也是我國第一部官修藥典性本草,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藥典?!渡褶r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初步奠定了中藥學的理論基礎?!侗静萁浖ⅰ肥讋?chuàng)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法?!督浭纷C類備急本草》圖文并照,方藥并收,醫(yī)藥結合,資料翔實?!侗静菥V目》是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
2.D
解析:本題考查藥物的四氣五味功效。辛涼藥多能發(fā)散風熱如:薄荷、菊花。
3.A
解析:考查升降浮沉的功效。升浮藥物的效用: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沉降藥物的功效:瀉下、清熱、利尿滲濕、重鎮(zhèn)安神、潛陽熄風、消積導滯、降逆、收斂及止咳平喘。
4.B
解析:考查道地藥材。四大懷藥:地黃、菊花、山藥、牛膝。
5.C
解析:考查中藥材的產地加工。常將藥材堆積放置,使其發(fā)熱,“回潮”,內部水分向外揮散,促使變色,增強氣味或減小刺激性,稱為“發(fā)汗”。
6.D
解析:煎煮法會造成揮發(fā)性成分的損失,所以不適用于揮發(fā)油。
7.B
解析:本題考查藥物結構的鑒定方法。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主要用于推斷化合物具有共軛的骨架類型;還可用于測定化合物的精細結構。質譜(MS)用于確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結構信息。紅外(IR)鑒別特征官能團。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分離樣品中的各個物質。氫核磁共振(1H-NMR)提供分子中質子的類型、數目及相鄰原子或原子團的信息。
8.D
解析:考查生物堿的結構類型。A-有機胺類;B-莨菪烷類;C-雙稠哌啶類;E-為吲哚類;D-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
9.答案:A
解析:考查生物堿的結構類型。B-異喹啉類,C-吲哚類,D-二萜類,E-異喹啉類(原小檗堿型)。
10.B
解析:本題考查馬錢子的指標成分。馬錢子的指標成分包括士的寧和馬錢子堿。士的寧又稱為番木鱉堿。
11.A
解析:B-氮苷;C-硫苷;D-氧苷(氰苷);E-氧苷(醇苷)。
12. A
解析:水-醇法可除去蛋白質、多糖等雜質;醇-水法可除去樹脂、葉綠素等水不溶性雜質;醇-醚法與醇-丙酮法可沉淀皂苷。
13. A
解析:《中國藥典》中,山豆根的質量控制成分是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
14.C
解析:本題考查藥物的結構。五味子的主要成分是聯苯環(huán)辛烯型木脂素。質量控制成分是五味子醇甲。
15.E
解析:考查香豆素性質。秦皮含有七葉內酯為7-羥基香豆素類化合,所以水浸液顯碧藍色的熒光。
16.B
解析:考查黃酮的性質。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與酚羥基位置有關。酸性強弱順序:7,4`-二羥基>7或4,-羥基> 一般酚羥基 > 5-羥基。
17.C
解析:考查炮制對化學成分的影響。苷類化合物容易酶水解,所以不能用發(fā)酵法。
18.E
解析:本題考查用砂燙炮制的藥物及作用。
19.B
解析:考查知母鹽炙的作用。
20.E
解析:芒硝采用提凈法,用蘿卜煮制后所得的芒硝,可提高其純凈度,同時緩和其咸寒之性,并借蘿卜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作用,以增強芒硝潤燥軟堅,消導,下氣通便之功。
21.B
解析:本題考查有害物質的檢測。地龍的重金屬含量不得過30mg/kg。
22.E
解析:釕紅試液鑒別黏液。氯化鋅碘試液鑒別纖維素。蘇丹Ⅲ鑒別脂肪油。α-萘酚試液鑒別菊糖。間苯三酚試液和鹽酸木質化細胞壁,故本題選E。
23.C
解析:涼暗處是指避光且貯藏溫度不超過20℃。
24.B
解析:考查散劑的質量要求。
25.D
解析:考查散劑的特點。
26.D
解析:考查表面活性劑的毒性。
苯扎溴銨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依據表面活性劑毒性(溶血):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非離子型(聚山梨酯類非離子型最?。?。
27.D
解析:考查浸出制劑的質量要求。乙醇含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從而影響制劑的質量。酒劑、酊劑、流浸膏需進行含醇量測定。
28. C
解析:考查注射劑的熱原成分。內毒素是產生熱原反應的最主要致熱物質。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質組成,脂多糖(LPS)是內毒素的致熱核心。
29. A
解析:考查眼用制劑的質量要求
30.C
解析:考查片劑的輔料。A-作潤濕劑;B-主藥劑量小于0.1g需加稀釋劑;
D-加用稀釋劑,揮發(fā)油、脂肪油或其他液體需要加吸收劑;E-淀粉做稀釋劑、吸收劑和崩解劑。
31.D
解析:考查丸劑的特點和質量要求。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的溶散時限1小時,含較多纖維或礦物類藥物黏性差,所以要用老蜜和藥,因為老蜜本身黏性大。水蜜丸、濃縮水蜜丸含水量≤12.0%
32.D
解析:考查影響栓劑吸收的因素。
33.D
解析:考查常用腸溶包衣材料:丙烯酸樹脂、醋酸纖維素酞酸酯。
34.D
解析:考查溫里藥的藥理作用。
35. A
解析:考查常用中藥材鑒別術語。防風根頭部具有橫環(huán)紋,習稱“蚯蚓頭”。體輕,質松,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棕黃色至棕色,有裂隙,稱“菊花心”。
36. A
解析:考查艾葉性狀鑒別特點。艾葉屬于菊科植物,具有完整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粗鋸齒;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
37.D
解析:考查根及根莖類藥物來源。該圖片中藥材為秦艽,屬于龍膽科植物。
38.B
解析:考查白芷的性狀鑒別特征。白芷表面有多數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樣橫向突起,習稱“疙瘩丁”,或排列成四縱行。
39. A
解析:考查何首烏的性狀鑒別特征。何首烏團塊狀或不規(guī)則紡錘形。體重,質堅實,皮部有4-11個類圓形異常維管束環(huán)列,形成云錦花紋。
40.B
解析:考查莖木類藥材的性狀鑒別。A-雞血藤;C-蘇木;D-通草;E-木通。
二、配伍選擇題
【41-43】EAB
解析:考查中藥的七情配伍。
【44-46】ACE
解析:考查五味的效用。
【47-49】DAE
解析:考查道地藥材。云南的道地藥材有:三七、木香、重樓、茯苓等;當歸屬于西北藥,出產地甘肅;廣東的道地藥材是:陽春砂、廣藿香、廣金錢草、益智仁。
【50-52】CBA
解析:考查藥材的產地加工,白芍煮至透心;產地加工需要“發(fā)汗”的有厚樸、杜仲、玄參、續(xù)斷、茯苓;玉竹、黨參、三七需要揉搓。
【53-54】BC
解析:考查提取、分離原理。活性炭是非極性吸附劑,可以脫色、脫嗅。
【55-56】DE
解析:考查炮制目的。烏頭堿是烏頭的主要毒性成分,水煮后,雙酯型生物堿水解變成單酯型或沒有酯鍵的醇胺型毒性降低。番木鱉堿(士的寧)為馬錢子的主成分,砂燙后可以變成異士的寧,毒性降低。
【57-58】CD
解析:考查醌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紫草的主成分紫草素等為萘醌類化合物;丹參主要含有丹參醌等為菲醌類結構。
【59-61】DCD
解析:考查含有生物堿的中藥的指標成分。A-馬錢子的指標成分;B-黃連的成分,E-麻黃的指標成分。
【62-64】BAE
解析:考查含有皂苷類中藥的指標成分。
【65-66】AC
解析:考查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功效。生大黃瀉下作用峻烈,攻積導滯、瀉火解毒;酒大黃瀉下作用稍緩,引藥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熱;熟大黃瀉下作用緩和,減輕腹痛之副作用,增強活血祛瘀;大黃炭瀉下作用極弱,具涼血化瘀止血作用;醋大黃以消積化瘀為主;清寧片具緩瀉而不傷氣,逐瘀而不敗正之功。
【67-68】EA
解析:考查清炒法及加固體輔料炒。
【69-70】ED
解析:考查中藥的外源性有害物質檢測。
【71-72】AC
解析:考查栓劑的基質。
【73-74】DA
解析:考查注射劑的附加劑。甘油作助懸劑。聚山梨酯80用作助溶劑,增加藥物的溶解度。
【75-76】CE
解析:考查丸劑的特點。糊丸、蠟丸藥物釋放緩慢,毒性和刺激性強的藥物適宜;滴丸是速效劑型,生物利用度高,可以用于急癥。
【77-80】CDEA
解析:考查片劑的輔料。
【81-82】AB
解析:本題考查中藥歸經的現代認識。歸肝經的藥物具有抗驚厥與止血作用。歸肺經的藥物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83-84】ED
解析:考查藥物的不良反應定義。變態(tài)反應是指機體受到中藥刺激后產生的病理性免疫反應,最常見的是過敏反應。毒性反應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
【85-87】AEC
解析:考查根及根莖類藥物的來源及性狀鑒別。
A-知母;B-郁金(姜科、塊根);C-白芷;D-丹參(唇形科、根及根莖);E赤芍。
【88-89】EB
解析:考查皮類藥材的性狀鑒別。
【90-91】AD
解析:考查根及根莖類藥物的來源及性狀特征。
【92-93】AB
解析:考查花類藥材的來源及性狀特征。C為槐花-豆科、花蕾;D金銀花-忍冬科花蕾;E為洋金花-茄科、花。
【94-95】AC
解析:薏苡仁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表面乳白色,光滑,側面有一條深而寬的縱溝。酸棗仁呈扁圓形,表面紫紅色或紫褐,平滑有光澤。
【96-97】CE
解析:考查果實種子類的性狀鑒別。
【98-100】ABC
解析:考查礦物類藥材的組成。含水硫酸鈣是石膏;主含硫化鐵是自然銅。A-朱砂(硫化汞),D-芒硝(含水硫酸鈉),E-爐甘石(碳酸鋅)。
三、綜合分析選擇題
101.C
解析:本題考查道地藥材。
102.D
解析:還有木脂素的中藥材有五味子、厚樸、連翹、細辛。
103.D
解析:本題考查片劑的輔料。干燥淀粉是最常用的傳統(tǒng)崩解劑。
104.B
解析:咀嚼片、口崩片以及規(guī)定檢查溶出度、釋放度的片劑,一般不再進行崩解時限的檢查。
105.C
解析:考查第四章半夏炮制方法。B-法半夏
106.A
解析:考查第三章中藥藥效物質成分。
107.B
解析:考查茯苓的性狀特征。
108.B
解析:考查根及根莖類藥材的性狀鑒別。大黃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異常維管束散在或環(huán)列。
109.C
解析:考查第八章礦物藥的組成。A-爐甘石;B-自然銅;D-朱砂;E-石膏。
110.D
解析:考查第三章厚樸的有效成分結構類型。
四、多項選擇題
111.ABCD
解析:本題考查沉降藥物的功效。具有瀉下、清熱、利尿滲濕、重鎮(zhèn)安神、熄風潛陽、消積導滯、降逆、收斂及止咳平喘。
112.ABCE
解析:本題考查中藥材農藥殘留量的檢查。
113.ABCE
解析:桑白皮、牡丹皮、白鮮皮、地骨皮是以根皮入藥。
114.ACE
解析:牛膝來源于莧科,威靈仙來源于毛茛科,何首烏、大黃、虎杖均來源于蓼科。
115.ABE
解析:考查劑型選擇原則,包括根據藥物的性質、根據臨床治療的需要、根據生產和“五方便”的要求。
116.答案:BCE
解析:考查生物堿的結構類型。麻黃堿-有機胺類;東莨菪堿-莨菪烷類。
117.答案:ABCE
解析:考查氣霧劑吸收影響因素。霧滴過小,吸入的藥物會隨著呼氣而呼出,不利于吸收。
118.答案:ABCDE
解析:考查膠囊劑的特點。
119.AB
解析:考查中藥毒理-含重金屬的有毒藥物。
120.CDE
解析:考查動物類中藥來源。AB為生理產物。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
密卷二
參考答案與解析
1.E
解析:考查本草著作的意義。
2.C
解析:寒涼藥物有傷陽助寒之弊;溫熱藥物有傷陰助火之害。
3.C
解析:考查八法的適應癥。
4.B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藥物的基原。《中國藥典》收載的常用中藥有不少是來源于同屬2個至多個種,比如柴胡、川貝母等。
5.B
解析:考察藥材的產地加工。玉竹、黨參、三七的產地加工方法是揉搓。
6.B
解析:連續(xù)回流提取法利用索氏提取器,且提取效率高,溶劑用量少。
7.A
解析:考查生物堿的結構類型。B-雙稠哌啶類(喹喏里西啶類),C-吲哚類,D-二萜類,E-異喹啉類(原小檗堿型)。
8.A
解析:考查黃酮的提取方法。
9.D
解析:天仙子的主要成分是莨菪堿和東莨菪堿。
10.C
解析:六碳醛糖有葡糖糖、甘露糖、半乳糖。
11.A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苷水解的易難順序。根據苷鍵原子不同,酸水解的易難順序為氮苷>氧苷>硫苷>碳苷。
12.C
解析:考查糖的檢識反應。Molish反應鑒別糖和苷類,試劑是α-萘酚和濃硫酸。
13.D
解解析:此題主要考查生物堿的結構分類。吳茱萸堿的結構類型為吲哚類生物堿,屬于色胺吲哚類。
14.A
解析:銀杏葉在《中國藥典》以總黃酮醇苷和萜類內酯為指標成分進行鑒別。
15.B
解析:黃芩的主要成分是黃芩苷,其可被黃芩酶催化水解,生成的苷元黃芩素分子中具有鄰三酚羥基,易被氧化轉為醌類衍生物而顯示綠色。
16.B
解析:考查萜類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及代表性化合物。龍腦為單萜類成分,是冰片的主要有效成分。薄荷腦為單萜,薄荷的有效成分,梓醇為環(huán)烯醚萜為地黃的有效成分,龍膽苦苷為裂環(huán)環(huán)烯醚萜,龍膽的有效成分。桉葉素為單萜,是艾葉揮發(fā)油的有效成分。
17.A
解析:考查人參的有效成分結構類型。A型人參皂苷-苷元為20(S)原人參二醇,包括人參皂苷Rb1、Rc和Rd等; B型人參皂苷-苷元為20(S)原人參三醇,包括人參皂苷Re、Rf、Rg1,均為達瑪甾烷型四環(huán)三萜皂苷; C型人參皂苷為五環(huán)三萜齊墩果烷型,代表性化合物為人參皂苷R0.
18.B
解析:考查炮制目的。
19.B
解析:考查固體輔料的作用。
20.C
解析:常用飲片的質量控制水分:一般在7%~13%。蜜炙品不得超過15%;燙制后醋淬制品不得超過10%。
21.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淫羊藿的性狀鑒別。淫羊藿性狀鑒別特征為絲條狀,上表面綠色、黃綠色或淺黃色,下表面灰綠色,基部有稀疏細長毛,細脈兩面突起,網脈明顯,葉片近革質,氣微,味微苦,故C選項正確。
22.E
解析:考查黃連的炮制作用。
23.B
解析:考查煅法的炮制目的。煅后明礬變成枯礬,失去結晶水。
24.C
解析:自然銅經煅淬后,可增強散瘀止痛作用。
25.C
解析:考查黃精的炮制后作用。蒸黃精:補脾潤肺益腎功能增強,并可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
26.B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藥材百部的鑒別特征。單子葉植物的根一般為須根系,有的須根先端膨大成紡錘形塊根,如百部、郁金、麥冬等。
27.D
解析:考查藥材斷面特征。
28.C
解析:考查制劑的包裝與貯藏要求。
29.B
解析:研粉口服用貴細片,每10g不得檢出沙門菌。
30.B
解析:合劑若加蔗糖,除另有規(guī)定外,含糖量一般不高于20%(g/ml)。
31.E
解析:本題考查混懸顆粒的質量要求。除另有規(guī)定外,混懸型顆粒應進行溶出度檢查。
32.C
解析:本題考查注射劑的質量要求。溶液型注射劑應澄清;混懸型注射劑原料藥物粒徑應控制在15μm以下,若有可見沉淀,振搖時應容易分散均勾;乳狀液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離現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靜脈用乳狀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徑應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
33.C
解析:本題考查栓劑中藥物的吸收途徑。栓劑中藥物的吸收有三條途徑:①通過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代謝后由肝臟進入大循環(huán);②通過直腸下靜脈和肛門靜脈,經髂內靜脈繞過肝臟進入下腔靜脈,直接進入大循環(huán);③藥物通過直腸淋巴系統(tǒng)吸收。當栓劑位于距肛門6cm處時,主要是第一條途徑,距肛門2cm處時,主要是第二條途徑。
34.A
解析:考查眼用制劑的質量要求。
35.A
解析:考查藥物動力學的術語。
36.B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藥材牡丹皮的鑒別特征。鑒別要點為斷面較平坦,淡粉紅色,此外還有發(fā)亮的結晶,實為牡丹酚結晶。
37.D
解析:考察根及根莖類藥物來源。該圖片為藥材為丹參,唇形科丹參的根。
38.D
解析:考查皮類藥材的性狀特征。厚樸外層灰棕色,內層紫褐色有油性,可見多數小亮星。
39.D
解析:辛夷:毛筆頭型;丁香:花蕾似研棒狀;金銀花:棒狀; 紅花:不帶子房的管狀花;西紅花:呈線形,三分枝。
40.A
解析:考查動物藥材的鑒別。
【41-42】BC
解析:考查藥物的四氣。
【43-44】EA
解析:考查七情配伍。
【45-46】CB
解析:考察道地藥材。安徽宣城木瓜;河南主產地黃、牛膝、山藥、菊花。
【47-48】AD
解析:考查常用分離方法的原理。
【49-51】CBA
解析:考查成分的生物活性。
【52-53】EB
解析:考查含香豆素和木脂素類化合物的中藥。
【54-55】CD
解析:考查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的中藥?;被?蘆??;銀杏葉-總黃酮醇苷和萜類內酯;黃芩-黃芩苷。
【56-57】EC
解析:考查萜類化合物的分類及生物活性。梓醇為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是地黃的有效成分,也是地黃在炮制和放置過程中易變黑的原因。
【58-59】CB
解析:考查中藥化學成分的結構。A-黃酮,D-四環(huán)三萜達瑪甾烷,E-香豆素
【60-61】DB
解析:考察大黃不同炮制品的功效
生大黃瀉下作用峻烈,攻積導滯、瀉火解毒;
酒大黃瀉下作用稍緩,引藥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熱;
熟大黃瀉下作用緩和,減輕腹痛之副作用,增強活血祛瘀;
大黃炭瀉下作用極弱,具涼血化瘀止血作用;
醋大黃以消積化瘀為主;
清寧片具緩瀉而不傷氣,逐瘀而不敗正之功。
【62-63】ED
解析:考查不同炮制方法的目的。
【64-65】AB
解析:麻黃的炮制作用。
【66-67】AE
解析:考查中藥材的理化鑒定
【68-69】BC
解析:考查酊劑的質量要求。
【70-71】CA
解析:本組題考查中藥注射用半成品的質量要求。中藥注射用半成品的質量要求:以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藥注射劑,主藥成分含量應不小于90%;以多成分制備的中藥注射劑,所測成分應大于總固體量的80%。除另有規(guī)定外,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含砷鹽不得過百萬分之二。
【72-73】CD
解析:本組題考查混懸液型液體制劑中的潤濕劑、混懸劑?;鞈乙盒鸵后w制劑中,常用的潤濕劑有聚山梨酯類、司盤類表面活性劑等。常用的天然高分子助懸劑有阿拉伯膠粉末(或膠漿)、瓊脂等。
【74-75】AE
解析:考查軟膏劑的基質。軟膏基質包括油脂性、水溶性基質、乳狀液型基質;油脂性又分為油脂類、類脂類和烴類。
【76-77】CD
解析:考查外用膏劑的質量檢查。
【78-79】DA
解析:本題考查丸劑的質量檢查要求。
【80-82】CAE
解析:本題考查片劑的質量要求。淀粉漿(糊)是最常用的黏合劑。一般濃度為8%~15%,以10%最為常用。適于對濕熱穩(wěn)定且藥物本身不太松散的品種,尤適用于可溶性藥物較多的處方。硬脂酸鎂主要用作潤滑劑。磷酸氫鈣常用作稀釋劑和吸收劑。
【83-85】ECA
解析:考查五味的藥理作用
【86-88】BDE
解析:A-遠志;B-小茴香;C-五味子;D-黃精;E-連翹
【89-91】CBD
解析:考查常用中藥材的性狀鑒別。
【92-94】ACE
解析:考查常用中藥材的科屬及藥用部位。
【95-97】BED
解析:考查常用中藥材的性狀鑒別。
【98-100】ACD
解析:A-豬苓;B-益智;C-西洋參;D-郁金;E-肉蓯蓉
101.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軟膠囊的輔料。甘油在軟膠囊的輔料中作增塑劑。
102.E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軟膠囊的填充物。軟膠囊的填充物料為混懸液時,分散介質中的油狀介質常用油蠟混合物作助懸劑。
103.E
解析:本題考查常用化合物的結構類型。方中陳皮以橙皮苷為指標控制成分,其結構類型屬于二氫黃酮。
104. D
解析:本題考查薄荷的質量控制成分。薄荷的質量控制成分是揮發(fā)油。
炮制輔料。黑順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 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
C
附子降毒化學反應。烏頭堿、次烏頭堿、新烏頭堿等為雙酯型生物堿,具麻辣味,毒性極強,是烏頭的主要毒性成分。若將雙酯型生物堿在堿水中加熱,或將烏頭直接浸泡于水中加熱,或不加熱僅在水中長時間浸泡,都可水解酯基,生成單酯型生物堿或無酯鍵的醇胺型生物堿。單酯型生物堿的毒性小于雙酯型生物堿,而醇胺型生物堿幾乎無毒性,但它們均不減低原雙酯型生物堿的療效。這就是烏頭及附子經水浸、加熱等炮制后毒性變小的化學原理。
108.A
解析:考查藥材的識圖鑒別。
109.D
解析:考查顆粒劑的質量要求。
110.C
解析:考查紫蘇的來源。
111.BCDE
解析:考查揮發(fā)油的組成
112.ADE
解析:考查常用煮法炮制的藥物
113.ABCDE
解析:考查緩釋制劑的特點。
114.ABC
解析:本題考查適宜制成混懸型液體制劑的藥物。適用于制成混懸型液體制劑的藥物有:①需制成液體制劑供臨床應用的難溶性藥物;②為了發(fā)揮長效作用或為了提高在水溶性中的穩(wěn)定性的藥物。毒性藥或劑量小的藥物不宜制成混懸液。混懸液為熱力學和動力學均不穩(wěn)定的體系,長期放置會引起沉淀或聚集,從而改變局部濃度,因此不適合毒性藥物和劑量小的藥物。
115.ABCE
解析:本題考查郁金的來源。
116.BCDE
解析:考查果實種子類藥材來源。以“子”命名但果實入藥:地膚子、五味子、蛇床子、女貞子、覆盆子、金櫻子、川楝子、使君子、枸杞子、梔子、牛蒡子。
117.ABCDE
解析:考查藥材鑒別中“味”。
118.ABCD
解析:考查常用中藥的炮制方法。白術常用炮制品是:土炒白術和麩炒白術。
119.BCE
解析:考查劑型選擇。治療急癥宜選用的藥物劑型有:舌下片、氣霧劑 、注射劑。
120.ABDE
解析:考查注射劑的質量要求。乳狀液型注射劑可以用于靜脈滴注。
中藥專業(yè)知識(一)
密卷三
參考答案與解析
1.D
解析:本題考查藥物的四氣五味功效。辛溫藥多能發(fā)散風寒。
2.C
解析:清熱是沉降藥物的特性。
3.C
解析:甘遂畏大棗。
4.D
解析:四大藏藥包括:冬蟲夏草、雪蓮花、藏紅花、爐貝母。
5.C
解析:本題考查浙江的道地藥材,玄參屬于浙江的道地藥材之一。
6.A
解析:皮類藥材的采收時節(jié)是春末夏初。
7.B
解析:醇提水沉法可除去樹脂、葉綠素等水不溶性雜質。
8.C
解析:本題考查水蒸氣蒸餾法的用途,其適用于揮發(fā)性,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且難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學成分的提取,如揮發(fā)油、小分子生物堿、酚類、游離醌類等。
9.D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堿的結構類型。厚樸堿屬于芐基異喹啉類;氧化苦參堿屬于雙稠哌啶類;延胡索乙素是異喹啉類;麻黃堿屬于有機胺類;檳榔堿屬于簡單吡啶類。
10.A
解析:考查含有生物堿的常用中藥。防己是以防己諾林堿和粉防己堿為指標成分。
11.A
解析:考查常用中藥的鑒別特征。降香呈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紋理。 質硬,有油性。
12.A
解析:莨菪烷類生物堿堿性強弱是由于空間位阻影響的,堿性由強到弱順序是:莨菪堿>山莨菪堿>東莨菪堿(樟柳堿)。
13.A
解析:考查苷的分類。蘆薈苷-碳苷;芥子苷-硫苷;毛茛苷-醇苷(氧苷);苦杏仁苷-氰苷(氧苷);巴豆苷-氮苷。
14.B
解析:考查苷的水解規(guī)律:N-苷>O-苷>S-苷>C-苷。碳苷不能被酸水解。
15.C
解析:考查含有苷類的中藥。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的主成分為苦杏仁苷,是氰苷。苷元不穩(wěn)定,水解后會分解成葡萄糖,氫氰酸和苯甲醛。
16.A
解析:本題考查羅布麻葉的性狀特征。藥材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橢圓狀披針形或卵圓狀披針形,淡綠色或灰綠色,先端鈍,有小芒尖,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具細齒,常反卷,兩面無毛,葉脈于下表面突起。
17.D
解析:考查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龍腦-單萜;梓醇苷-環(huán)烯醚萜;紫杉醇、穿心蓮內酯-二萜。
18.A
解析:考查含有木脂素的中藥:五味子、厚樸、連翹、細辛。
19.D
解析:考查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黃酮: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素、芹菜素、木犀草素;黃酮醇:蘆丁、槲皮素、山奈酚、楊梅素;異黃酮: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異黃酮碳苷);二氫黃酮:橙皮苷、杜鵑素 。
20.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藥的主要化學成分。黃芪和甘草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皂苷,當歸的主要化學成分為阿魏酸,黨參中大部分是糖類,補骨脂的主要化學成分為香豆素。
21.C
解析:考查動物藥的有效成分。蟾酥含有強心苷元類結構。
22.C
解析:L-阿拉伯糖是五碳醛糖;D-果糖是六碳酮糖;D-半乳糖和D-甘露糖屬于六碳醛糖;L-鼠李糖是甲基五碳醛糖。
23.D
解析:考查甘草的性狀鑒別特征。甘草根呈圓柱形,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切面有明顯放射狀紋理及形成層環(huán)(“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24.A
解析:甲型強心苷在堿性醇溶液中,由于五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上的雙鍵移位產生C-22活性亞甲基,能與活性亞甲基試劑作用顯色;乙型強心苷在堿性醇溶液中,不能產生活性亞甲基,無此反應。所以此類反應,可區(qū)別甲、乙型強心苷。而此類反應包括:Legal反應、Raymond反應、Kedde反應、Baljet反應。
25.D
解析:淫羊藿用油炙法炮制,用羊脂油炙淫羊藿增強溫腎助陽作用。
26.A
解析:考查藥物炮制的目的,炒蒼耳子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27.A
解析:酒炙黃連引藥上行,緩和寒性,善清頭目之火。
28.C
解析:考查藥材的鑒別性狀。通草切面有銀白色光澤,髓部中空或有半透明的薄膜,體輕,質松軟,有彈性。
29.B
解析:河砂便于粉碎,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矯味矯臭?;畚陡?,性寒,能清熱,利尿,解暑。稻米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灶心土溫中和胃,止血止嘔。蛤粉清熱利濕,化痰軟堅。
30.B
解析:本題考查水分測定法中的甲苯法。甲苯法適用于含揮發(fā)性成分的一般藥材,當歸含揮發(fā)油,適合用本法。
31.A
解析:B-西紅花,鳶尾科 ,C-槐米,豆科;D-紅花,菊花,E-洋金花,茄科。
32.E
解析:本題考查散劑生產與貯藏的有關規(guī)定。除另有規(guī)定外,散劑應密閉貯存,含揮發(fā)性藥物或易吸潮的散劑應密封貯存。
33.D
解析:0.9%的氯化鈉溶液滲透壓摩爾濃度與人體血液相當,故常用作注射液的滲透壓調節(jié)劑。
34.B
解析:本題考查合劑的質量要求。合劑可以根據需要加入適宜的附加劑,其中加入防腐劑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過0.3%,羥苯酯類的用量不得超過0.05%。
35.D
解析:“珍珠盤”是銀柴胡的鑒別特征。
36.D
解析:本題考查制藥用水的種類及其應用。(1)飲用水:為天然水經凈化處理所得??勺鳛樗幉膬糁茣r的漂洗、制藥器具的粗洗用水。除另有規(guī)定外,亦可作為口服、外用普通制劑所用藥材的提取溶劑。中藥注射劑、滴眼劑等滅菌制劑用藥材的提取不得用飲用水。(2)純化水:為飲用水經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方法制成的制藥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劑,可作為中藥注射劑、滴眼劑等滅菌制劑所用藥材的提取溶劑,口服、外用制劑配制用溶劑或稀釋劑,非滅菌制劑用器具的精洗用水,必要時亦用作非滅菌制劑用藥材的提取溶劑。純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劑的配制與稀釋。(3)注射用水:為純化水經蒸餾制備所得。可作為配制注射劑的溶劑或稀釋劑,靜脈用脂肪乳劑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必要時亦可作為滴眼劑配制的溶劑。(4)滅菌注射用水:為注射用水經滅菌所得的制藥用水。主要作為注射用滅菌粉末的溶劑或注射劑的稀釋劑。
37.B
解析:本題考查利水滲濕中藥發(fā)揮利尿作用的機制。利水滲濕中藥發(fā)揮利尿作用可通過拮抗醛固酮受體、增加心鈉素(ANF)含量等途徑。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素具有抗醛固酮作用,澤瀉具有增加ANF的作用。
38.E
解析:考查根及根莖類藥物的性狀鑒別。
39.C
解析:考查動物類藥材的特征,蟾酥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40.B
解析:A-麻黃,麻黃科;B-穿心蓮,爵床科;C-鉤藤,茜草科;D-豬苓,多孔菌科;E-肉蓯蓉,列當科。
【41-43】BCE
解析:本題考查五味的效用。
【44-45】DB
解析:考查八法的應用。溫法:是通過溫中、祛寒、回陽、通絡等作用,使寒邪去,陽氣復,經絡通,血脈和,適用于臟腑經絡因寒邪為病的一種治法。
吐法:通過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治法。
【46-48】BAE
解析:考查道地藥材。西寧大黃;寧夏枸杞;秦艽、遼五味,關防風;福建澤瀉;山東阿膠;安徽宣城木瓜;江西枳殼;甘肅當歸。
【49-52】DEDC
解析:本題考查藥物的提取方法及特點。
水蒸氣蒸餾法適用于提取揮發(fā)油、小分子生物堿、酚類等;
煎煮法以水為溶劑,含揮發(fā)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熱易分解的中藥材不宜用;
回流提取法用于易揮發(fā)的有機溶劑加熱提取有效成分;
浸漬法是一種遇熱不穩(wěn)定的需要用溶劑法中不加熱的提取方法,適用于含有大量淀粉、樹膠、果膠、粘液質的中藥的提?。?/p>
升華法可用于提取樟木中的樟腦。
【53-55】BDC
解析:考查物質分離方法的原理。
【56-58】BAD
解析:牛黃具有解痙作用,其對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主要由去氧膽酸引起,而SMC作用相反,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縮作用。熊膽解痙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膽酸,其解痙作用原理與罌粟堿相似。蟾酥中游離和結合型的蟾蜍甾二烯類、強心甾烯蟾毒類成分都具有強心苷元的母核結構,所以它們都具有強心苷元母核的顏色反應。 強心甾烯蟾毒類具有甲型強心苷的反應。
【59-61】DAB
解析:考查生物堿的構型。麻黃中的生物堿類型是有機胺類;苦參中的生物堿類型是雙稠哌啶類;防己中的生物堿類型是異喹啉類。
【62-64】BDA
解析: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兩種,即木犀科植物大葉白蠟樹和白蠟樹。大葉白蠟樹皮中主要含七葉內酯(秦皮乙素)和七葉苷(秦皮甲素),而白蠟樹皮中主要含白蠟素和七葉內酯以及白蠟樹苷。秦皮中的主要成分類型是簡單香豆素。《中國藥典》中,銀杏葉的指標成分為總黃酮醇苷和萜類內酯。
【65-66】DA
解析:赭石、爐甘石、自然銅宜用煅淬法進行炮制。用扣鍋煅法(悶煅)炮制的要有血余炭、干漆等。牡蠣、石決明、石膏均用明煅法進行炮制。
【67-69】ECA
解析:注射劑的附加劑中氯化鈉和葡萄糖是滲透壓調節(jié)劑;鹽酸和氫氧化鈉可作為PH調節(jié)劑;苯酚、甲酚為抑菌劑。
【70-72】DEA
解析:考查清炒法及加固體輔料炒。斑蝥用米炒法;枳實用麩炒法;大薊用炒炭法。
【73-74】AA
解析:本題考查全草類中藥含葉量的檢查?!吨袊幍洹芬?guī)定,穿心蓮、薄荷的含葉量均不得少于30%,廣藿香不得少于20%。
【75-77】BAC
解析:佛指甲為蘄蛇特征。劍脊為烏梢蛇特征。馬頭、蛇尾、瓦楞身為海馬特征。通天眼為羚羊角特征。
【78-81】BCDD
解析:本組題考查丸劑的質量檢查。丸劑的水分檢查要求,除另有規(guī)定外:①蜜丸和濃縮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過15.0%;②水蜜丸和濃縮水蜜丸不得過12.0%;③水丸、糊丸、濃縮水丸不得過9.0%;④蠟丸不檢查水分。
【82-84】BAA
解析:具有酚羥基或潛在酚羥基的有效成分易被氧化,如黃芩苷等。酰胺類藥物及酯類藥物易水解。如青霉素、穿心蓮內酯等。
【85-87】DB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胡黃連的性狀鑒別。胡黃連切面木部有4-10個,類白色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因此85題答案選擇D,內皮層環(huán)紋明顯,有散在“筋脈”小點的是莪術,86題答案選擇B,切面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明顯,可見稍隆起筋脈紋呈放射狀排列的是白芍,87題選擇選項C。
【88-89】AB
解析:考查混懸劑、乳劑的不穩(wěn)定現象。
【90-91】AB
解析:考查液體藥劑的特點。
【92-93】DC
解析:考查膠囊劑質量要求。
【94-95】CD
解析:A-防己;B-商陸;C–川芎;D-莪術;E-川牛膝。
【96-98】EAC
解析:考查根及根莖類藥物的斷面特征。黃芪、甘草斷面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像菊花;狗脊斷面近邊緣處有一條凸起的環(huán)紋或條紋;何首烏斷面形成“云錦狀花紋”。A為大黃的斷面特征;C為牛膝的斷面特征。
【99-100】DE
解析:考查礦物類藥材的鑒別。
101.D
解析:考查第四章炮制作用。生山楂活血化淤;炒山楂酸味減弱,緩和對胃的刺激,善于消積化食,用于脾虛食滯、食欲不振、體倦乏力;焦山楂不僅酸味減弱,且增強苦味,長于消食止瀉;山楂炭收澀,止血、止瀉。
102.D
解析:炮制后可以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部位或趨向如萊菔子生升熟降。
103.D
解析:考查第六章丸劑的質量標準。
104.B
解析:考查黃芩的指標成分。黃芩在《中國藥典》中的質量控制成分是黃芩苷。
105.C
解析:考查黃芩苷的理化性質。
106.A
解析:考查第六章膠囊劑的輔料
107.D
解析:考查第六章膠囊劑的輔料
108.D
解析:考查第八章皮類藥材的來源。A-合歡皮,B-厚樸,C-肉桂,E-黃柏。
109.A
解析:考查第六章片劑的輔料。
110.C
解析:考查第二章道地藥材
111.ADE
解析:本題考查含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主要化學成分為香豆素的有前胡、秦皮、補骨脂、腫節(jié)風。
112.BC
解析:本題考查礦物類藥材的條痕色。礦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劃過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跡稱為條痕,粉末的顏色稱為條痕色。條痕色比礦物表面的顏色更為固定,更能反映礦物的本色,因而更具鑒定意義。有的礦物表面的顏色與粉末顏色相同,如朱砂,也有的是不相同的,如自然銅,表面為亮淡黃色或棕褐色,而粉末為綠黑色或棕褐色?;?、石膏、芒硝條痕色均為白色,故此題選BC。
113.DE
解析:糖漿劑與煎膏劑均含糖浸出制劑,糖尿病患者不宜用。
114.BCE
解析:本題考查具有祛痰作用的中藥。桔梗、川貝母、前胡、皂莢等含有皂苷類成分,能促進呼吸道的分泌功能而呈現祛痰作用。
115.BDE
解析:此題考查花類中藥的藥用部位。西紅花的藥用部位為柱頭、蒲黃的藥用部位為花粉粒、蓮須的藥用部位為雄蕊,其藥用部位均為花的一部分。槐花的藥用部位為已開放的花,旋覆花的藥用部位為已開放的花序。
116.ABE
解析:A-薄荷,B-廣藿香,C-穿心蓮(爵床科),D-青蒿(菊科),E-益母草。
117.ACE
解析:本題考查軟膏劑的質量檢查。軟膏劑的質量檢查項目如下。①外觀:軟膏基質應均勻、細膩,具有適當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膚或黏膜上并無刺激性;②應無酸敗、異臭、變色、變硬等變質現象;③粒度:含飲片細粉的軟膏劑不得檢出大于180μm的粒子;④無菌:用于燒傷[程程度較輕的燒傷(Ⅰ°或淺Ⅱ°)外]或嚴重創(chuàng)傷的軟膏劑應進行無菌檢查;⑤其他:裝量、微生物限度等應符合規(guī)定?!袄夏圻m中,均勻攤涂”是對膏藥外觀性狀的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