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朝的官員,也是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都保護自己的國家。林則徐是福建侯官縣人,福建作為沿海城市,是英國資本侵略的首要地點,這一生中林則徐都沒有忘記研究西洋人的文化科技,想著讓自己的祖國強盛起來。
林則徐生于1785年,字元撫,少穆、石麟,晚年號稱自己為“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他是福建侯官縣的科舉入官學子,在清朝末年頗受看重,曾經(jīng)官至一品,任職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就像虎門銷煙,也是受命禁煙。在1850年時因病去世林則徐的一生不是事事順遂,但卻燦爛而光明。生于書香門第,父親名叫林天翰,嘉慶年間的當?shù)亟虝壬?,在鄰居家開設的書塾上班,父親因自身13歲才入學堂被嘲笑,所以非常重視對林則徐的教育,四歲時就開蒙,還在學堂上為林則徐尋找到一個位置,教以曉字。七歲的時候就熟練文字。還曾在學堂上做出“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詩句,讓四鄰贊嘆。林父在他教書的年歲中,送出了十余名舉子進士,當然最杰出的還是兒子林則徐,兒子的天賦他看在眼里,更確切的堅定了他認為兒子會因讀書改變命運。林則徐的母親是一個貢生的女兒,家庭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卻是舞文弄墨的一家,有時見家中貧窮,有人建議林則徐學些手藝,讀書再好也不能當飯吃,但林父不許,直到林則徐中舉之后,才知道家庭對他的耳濡目染很重要。因為從小勤奮學習,林則徐從官不僅成為了政治家、思想家他還是一個詩人。
林則徐初任官職,直到最后一份工作都兢兢業(yè)業(yè),一直信奉者自己的原則。嘉慶25年,林則徐任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河岸有了缺口,但因為巡撫辦事不利,導致洪水水災,至使很多百姓喪命,但巡撫是滿洲貴族,很多人心里明白但不說出來,林則徐不懼怕他背后的勢力,照實向嘉慶帝稟報,并且直說巡撫的無能和過錯。因此他的清廉正直,成為了貴族攻擊和嘲諷他的理由,他從此厭倦官場,就著父親病重而辭官。不過此時的林則徐歷史人物沒有完成,怎么能黯然退場呢。道光年間,因為家人反對以及朝堂有人知音的幫助,林則徐復官,道光皇帝知道林則徐的能力所以對他頗為信任看重,他青云直上。
到了道光十八年,寵臣林則徐受皇命作為欽差大臣來到廣東禁煙。他本人對鴉片深惡痛絕,自然不會手軟,他于明察暗訪,強迫鴉片商人交出鴉片,沒收鴉片后在虎門,大庭廣眾之下銷毀。讓侵略者明白國威不可侵犯。虎門銷煙不僅是林則徐名聲在外的一次出任,更是政敵精心為他做的圈套?;㈤T銷煙原本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獎,皇帝說,可稱大快人心!“但是好景不長,英國人的軍艦來犯,硝煙讓中英關(guān)系陷入緊張狀態(tài),林則徐成了箭靶子,被革職卸任。
盡管林則徐一生都在宦海沉浮,但他沒有迷失本心,他對抗西方,但主張學其優(yōu)而用之。他會做事吟詩,但也會英、葡兩種外語,著名的《海國圖志》就是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林則徐生于福建濱海城市,死于不遠處的廣東,他至死都沒有忘記幫助祖國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