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因念個人癡小,乍窺門戶。
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
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
吟箋賦筆,猶記燕臺句。
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
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
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
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繁華的長街上,還能見到將謝的梅花掛在枝頭,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長滿一樹。街巷里青樓寂無人聲,只有那忙著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舊處。
我沮喪地凝神佇立,尋思那位玲瓏嬌小的舊情人。那日清晨初見時,她恰好倚門觀望。她前額頭上抹著淡淡的宮黃,揚起彩袖來遮擋晨風,嘴里發(fā)出銀鈴般的笑語。
如今我故地重游,訪問她原來的鄰里和同時歌舞的姐妹,只有從前的秋娘,她的聲價依然如故。我如今再吟詞作賦,還清楚地記得她對我的愛慕??上б寥瞬灰姡€有誰伴我在花園縱情暢飲,到城東漫步?歡情舊事都已隨著天邊飛逝的
孤雁遠去。滿懷興致回來有意探春,卻盡是離情別緒、感人傷懷。官道旁的柳樹低垂著金黃色的枝條,仿佛在為我嘆惜。我騎馬歸來時天色已晚,秋雨綿綿,纖纖雨絲打濕了衣襟,落滿了池塘。那令人傷懷斷腸的院落啊,風吹柳絮,滿院狼藉,那門簾上也落滿了隨風飄飛的柳絮。
章臺路:章臺,臺名。秦昭王曾于咸陽造章臺,臺前有街,故稱章臺街或章臺路,其地繁華,妓館林立,后人因以章臺代指妓女聚居之地。
試花:形容剛開花。
愔愔:幽靜的樣子。坊陌:一作坊曲,意與章臺路相近。
定巢燕子:語出杜甫《堂成》:“暫子飛鳥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巢?!庇挚軠省饵c絳唇》詞云:“定巢新燕,濕雨穿花轉(zhuǎn)。”
乍窺門戶:宋人稱妓院為門戶人家,此有倚門賣笑之意。
淺約宮黃:又稱約黃,古代婦女涂黃色脂粉于額上作妝飾,故稱額黃。
前度劉郎:指唐代詩人劉禹錫。
舊家秋娘:這里泛指歌伎舞女。
《燕臺》句:指唐李商隱《燕臺四首》。此處用典,暗示昔日情人已歸他人。
露飲:梁簡文帝《六根懺文》:“風禪露飲”,此借用字面,指露天而飲,極言其歡縱。
東城閑步:用杜牧與舊愛張好好事。杜牧《張好好詩》序云:“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zhèn)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歲,為沉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事與孤鴻去:化用杜牧《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恨如春草多,事與孤鴻去?!?/p>
官柳低金縷:柳絲低拂之意。官柳,指官府在官道上所植楊柳。金縷,喻指柳條。
這首詞,正如周濟所云:“不過桃花人面,舊曲翻新耳。”(《宋四家詞選》)孟棨《本事詩·情感》記崔護于清明在長安城南村莊艷遇故事,作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再結合周邦彥的身世和政治生涯來看,詞中的“劉郎”當系以自己比劉禹錫而言。劉禹錫是唐代順宗時的革新派人物,后遭貶放,又曾返京師。寫有《再游玄都觀絕句》,詩云:“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敝馨顝﹥A向新政,曾為宋神宗所賞識,后神宗逝世,高太后聽政,任用司馬光等,周邦彥外出為廬州教授,羈旅荊江,游宦溧水。直至哲宗親政,罷黜舊黨,周邦彥才得返都。但在當時執(zhí)政的新黨實已變質(zhì),他的抱負仍然不得抒展,所以這首詞當是暗寓這些情節(jié)的。
此詞,字面上的重見桃花、重訪故人,有“還見”、“重道”之喜,但只見“定巢燕子,歸來何處”“舊家秋娘,身價如故”,自己則“探春盡是,傷離意緒”??諄砜杖ィ涞谩皵嗄c院落,一簾風絮”。此詞,大開大合,起句突而又平。又其云在“章臺路”上,不寫眼前所見,卻說“還見”云云,梅桃坊陌,寂靜如故,燕子飛來,歸巢舊處,全系寫景,但以“還見”貫之,人之來,人之為懷舊而來,人之徘徊躑躅,都從字里行間露出,景中含情,情更濃烈,可見此詞的沉郁處。中片本為雙拽頭,字句與上片同。以“黯凝佇”之人的癡立沉思寫起,不寫他所訪求之人在與不在,而只“因念”云云,表面上描繪其昔時情態(tài)笑貌,實則追想從前的交游歡樂,但不明說,實是詞的頓挫之處。下片則鋪開來寫,加深描繪“前度劉郎”“舊家秋娘”,一則“事與孤鴻去”,一則“聲價如故”,對照寫來,頓挫生姿。“燕臺句”寫空有才名,而今只留記誦?!爸l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清游何在?真是沉郁之至。一結以“飛雨”、“風絮”,景中含情,沉郁而又空靈。這首詞以“探春盡是,傷離情緒”為主旨,直貫全篇。從時間上說,是以今昔情節(jié)對比寫來。上片之“章臺路”、“坊陌人家”均寫今日之景。
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 陳墨石 《瑞龍吟·大石·春景》
中片之“因念個人癡小”云云都是寫昔人的情況。今日之景是實寫,昔日之人是虛擬。一實一虛,空靈深厚?!斑€見”字猶有過去的影子?!耙蚰睢弊滞搅艚裉斓南胂螅质墙裰杏形?,昔中有今。
下片則今昔情事交織寫來,“前度劉郎重到”有今有昔?!巴瑫r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則是昔日有者,今日有存有亡?!耙鞴{賦筆,猶記燕臺句。知誰伴,名園露飲東,東城閑步?!庇质俏羧罩拢袢湛磥?,一切皆“事與孤鴻去”。最后又寫念日情況,是在“官柳低金縷”的風光中,“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有今而無昔。今之惆悵和昔之游樂成一鮮明對照。詞在時間上就是這樣似斷似續(xù),傷春意緒卻是聯(lián)綿不斷。詞又是一起寫景,一結寫景。一起靜景,一結動景?;L光中人具有無限惆悵,是以美景襯托出感傷,所以極為深厚。加以章法上的實寫、虛寫、虛實穿插進行,顯出變化多端,使這首詞極為沉郁頓挫而得到詞中之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