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330期:文/冰島啖冰)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國的唐代更是詩的王朝,在唐朝的詩壇,眾星璀璨,出現(xiàn)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豪劉禹錫等,甚至還有詩狂賀知章、詩骨陳子昂、詩杰王勃、詩奴賈島、詩囚孟郊、詩魁上官婉兒等,盡管后面幾個不太靠譜,但充分證明了唐詩的繁盛,但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這么多詩壇封號里,什么仙、圣、魔、鬼都有,為什么沒有詩神?是啊,詩壇里怎么可能沒有詩神?!今天小編就跟咱們聊聊這個話題。
不錯,唐代詩壇確實沒有詩神,但不等于中國詩壇沒有詩神。也許是上天太嫉妒唐代這個詩歌王朝了,所以就故意讓神位空缺,留給后代,不然唐朝把一切席位全占了,那么詩歌還怎么發(fā)展?然而這一席位一空,就空了300年!直到300年后的宋朝,詩神才橫空出世,沒錯,你已經(jīng)猜出,他就是大文豪蘇軾蘇東坡!
然而,蘇東坡有何德何能竟敢加冕詩神?各位看官莫急,先聽小編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絕對可靠話,小編這里只是略加潤色,通俗化了一下,各位諒解。話說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告別風景如畫的巴山蜀水沿江東下,首次出川赴京去參加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當時同行的還有他的父親蘇洵和小他兩歲的弟弟蘇轍。這弟兄倆,一個19歲,一個17歲,都是風華正茂,風度翩翩,對前途充滿信心,志高意滿。當然他們的父親蘇洵當時也并不老,還不到中年,也是飽讀詩書,儀表非凡。父子三人此次一到汴梁,便名動京城,自此“三蘇”的大名便響遍神州。
閑話少敘,進考場吧。才高八斗的蘇大公子對于考試向來視若無物。面對考卷,他胸有成竹,拿起筆刷刷刷一揮而就。交卷。當時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文壇領(lǐng)袖歐陽修,副考官也是詩壇名宿梅堯臣(從這二位考官就足以看出宋朝文壇的清新風氣),他倆批閱考卷的時候,立馬被蘇軾的文章給震了,這誰呀,太厲害了!蘇軾寫的文章是《刑賞忠厚之至論》,其立意之新奇,思想之深刻,文筆之華美,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梅堯臣說道,“歐陽兄,弟以為這篇文章當取第一!你看如何?”歐陽修也極其激動,但他緩緩地捋了捋他的幾綹美髯道,“老梅,淡定,淡定!”然后又道,“梅兄,這文章確實很牛,不過我咋覺得像是小鞏子的文章呀!”小鞏子即后來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當時是歐陽修的得意門生。
梅堯臣接道,“還別說,就是挺像的?!睔W陽修道,“不行,不能讓他得第一,否則讓人知道了,又要說我搞不正之風了。這嫌得避?!泵穲虺家舱f,“兄說的是,那應(yīng)給他第幾?”歐陽修說,“那就給個第二吧,也不能太虧了不是?!本瓦@樣本來該得第一的蘇東坡,拿了個第二名??墒堑焦汲煽兊臅r候,卷子密封線一拆,歐陽修懵了,只見把他震暈的文章上署的名字并不是曾鞏,而是蘇軾!怪我,怪我,得給這位蘇公子賠罪。這天,歐梅二人就請?zhí)K東坡到家一敘,以當面道歉。蘇東坡早聽說歐陽修這人外號醉翁,比較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也就不懼,就去了。
席間,歐陽修道,“敢問這位公子家居何方?尊師為誰?”蘇東坡一一答了。接著歐陽修把他們?nèi)绾涡蕾p蘇軾的文章,又如何只給他弄了個第二名的事情說了,并表示賠罪。蘇東坡大度地說,“沒關(guān)系,天下第二也挺好!多謝老師抬舉!”于是三人消除了一切隔閡,舉杯暢飲。酒過三巡,歐陽修又說到蘇東坡那篇文章,因為蘇文中寫了個典故:“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他和梅堯臣都認為這個典故用的妙,可就是不知道它的出處。
于是歐陽修鄭重地說,“實在慚愧,在下才疏學淺,敢問足下這個典故出自何方?”蘇東坡一看老歐那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心說,原來請我喝酒是為這,看來老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就故意道,“這還需要出處嗎?”梅堯臣一愣,蘇東坡也不理會他,只見歐陽醉翁一副老頑童的樣子,肯定不會怪罪自己,心中越發(fā)得意,于是道,“很遺憾,這個就沒有出處,是灑家臨時編造的!”“哈哈哈哈!”蘇東坡話音未落,歐陽修就仰天大笑起來,“豎子可教也!”梅堯臣也豎起大拇指道,“牛!”于是三人把酒言歡。
自此蘇東坡名聲大噪。他本來就天賦異稟,再加上歐陽修的賞識和點撥,很快成為文壇一匹大黑馬。你說,這樣的人沒有當詩神的資格嗎?如果不服,請繼續(xù)往下讀。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是,搞武學的,練武功的,可以來個排行榜什么的,能排出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不服了,干一架,決出第一就是了,像一些武林大會,就專門搞這個的??墒歉阄膶W或者文藝的,在一個時代或者一個區(qū)域內(nèi)很難說誰是第一,本來文藝這玩意,就沒有什么具體的章法,不能量化,見仁見智,各有各的看法。比如大唐詩壇,有人說李白第一,有人說杜甫第一,確實不好下定論。
不過在宋代是個例外。南北兩宋三百年文壇確實能說出來誰是第一,毫無疑問,這個人就是蘇東坡。而且蘇東坡在這300年里穩(wěn)居榜首,即便連長壽85歲、一生勤奮筆耕,狂寫1萬首詩,號稱中國第一高產(chǎn)詩人的陸游都難以望其項背!蘇東坡的文學才華舉世公認,不僅詩寫的好,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是頂呱呱的。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先說詞。蘇東坡的詞最著名,被稱為豪放詞宗。在他之前,甚至從唐后主李煜開始,詞一直是婉約派為主導的,即所謂“詩言志,詞言情”,詞多寫那女之間的愛情,傷春悲秋之類的東西,以柳永、李清照、晏小山等為代表。直到蘇軾才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他“以詩為詞”, 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徹底打破“詞言情”的規(guī)律,開豪放一派。后來的辛棄疾沿用這種寫法,后來二人并稱“蘇辛”。他的傳世詞作有360多首,皆為上乘之作,他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關(guān)于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還有必要介紹一下。
有人開玩笑說蘇軾和蘇東坡并非一個人。蘇軾是那個想當官的人,而蘇東坡是個大文豪。有一定道理。蘇軾開始仕途非常順利,24歲應(yīng)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號稱“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因為制科考試的選拔非常嚴格,宋朝三百多年的歷史,科舉考試選了4萬多進士,而制科考試只進行過22次,成功通過的人只有41人。當年制科考試的第一等和二等都是虛設(shè)的,第三等即是最高等,且只考上一名,即為蘇軾。
所以他當時可謂是春風得意,前途無量。然好景不長,4年之后,王安石變法開始,由于他跟王安石意見不和,反對變法,遭老王打壓。于1071年被逐出京師。數(shù)年內(nèi)他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給宋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文章中的一些個人色彩的字句,引起皇帝的不悅,這些話就被新黨利用,說他妄自尊大,諷刺朝廷,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等,他們又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了許多敏感詞,認為是隱含譏諷朝廷,一時間,朝廷內(nèi)掀起討伐老蘇的運動。
于是蘇軾被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shù)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獄式的“烏臺詩案”。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當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加上王安石等朝廷元老的說情,他才算躲過一劫。這也是宋朝的一大優(yōu)點,如放在明清,老蘇死八回了。
蘇軾被從輕發(fā)落,出獄后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從此官場的蘇軾死去,文壇誕生了蘇東坡。在黃州,蘇軾心情比較郁悶,開始對仕途有所反省,不再寄予多大希望。公務(wù)之余,他帶領(lǐng)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皷|坡居士”這個雅號便是在這時起的。同時,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并提筆寫出了大量傳世作品。像著名的散文《赤壁賦》《后赤壁賦》,當然還有那首豪放派宋詞的開山之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后來王安石退休,司馬光接班當宰相,廢除新發(fā),司馬光比較喜歡文學,也是蘇東坡的超級粉絲,于是又把老蘇調(diào)往京城,任禮部郎中。半月之后就又升官了,升為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又升中書舍人。不幾天,又升了,什么翰林學士、知禮部貢舉之類,老蘇又狠狠地風光了一陣。其實這些官看著怪大,都沒有什么實權(quán),基本都屬于教育系統(tǒng)的。不過對于年近半百的老蘇來說,已經(jīng)很不錯了。
然好景不長,他又被搞了。因為蘇東坡這人比較特立獨行,性格狂放,有啥說啥,他之前認為王安石的變法太超前太離譜,直接反對,被老王給擼了;現(xiàn)在又覺得司馬光的政策太落伍,又直接反對,并罵他是司馬牛,這就又得罪了老司,看看在朝廷不好混,于是他干脆申請退出京師,到基層去鍛煉。所以他就被貶到杭州當知州。他在杭州辦了不少好事,比如西湖里的蘇堤就是他的政績。
老蘇在杭州干了兩年,又被貶,被調(diào)往潁州任知州。一年后,1092年二月又調(diào)到揚州任知州,1093年九月又調(diào)到定州任知州,還沒完,1094年,蘇軾又被貶到惠州任職,惠州在廣東嶺南地區(qū),越調(diào)越遠,因為當時南方比較落后,等于把蘇軾往遠處發(fā)配。不過在惠州他到過了幾天好日子。因為那里荔枝很多,老蘇美美地吃了幾年荔枝。后來他寫詩吹牛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負長做嶺南人”。
可好景不長,接著貶,1097年又被調(diào)到儋州,一下弄到海南島,這下到頭了,再貶就到海里了。那時的海南還沒有開發(fā),到處都是野地,沒有幾個人,蘇東坡到那兒基本就是跟當?shù)厝艘粔K種種地,還辦學校教他們認認字,傳授點中國正統(tǒng)文化,后來他被尊稱為海南文化的奠基者。公元1100年,蘇東坡64歲時,宋徽宗登基,這位皇帝是個文藝愛好者,也是蘇東坡的超級粉絲,于是趁大赦天下的機會,招蘇東坡回朝任職。然東坡老矣,在回去的路上便去世了。
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由于他自持才高,老跟朝廷掌權(quán)者對著干,不為當政者所容,所以只有到地方上去,他先后在九個地方任州官,不過老蘇還行,在每個地方都有不少政績,都給當?shù)乩习傩沾虺梢黄?,他在民間的是聲譽還是很高的,以至于他的文學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
蘇東坡是一位全才,被稱為詩、書、詞、文、畫五絕。除了詞外,他的散文也是當世一流,行文汪洋恣肆,立意高遠,富有哲理禪意。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書法極具功力,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他的畫也非常出色,獨具風格,尤擅畫墨竹、怪石、枯木等。但蘇東坡既為詩神,說明他的詩還是最厲害的。前面說過,他雖貴為豪放詞宗,但傳世之作不過360多首,可他的詩現(xiàn)存的就有2700多首,可謂高產(chǎn)。
關(guān)鍵是他的詩境界很高,由于他的人生閱歷十分豐富,對社會對人生的思索就非常深邃,所以他的詩不是一般的所謂才子詩可以相比的。蘇詩完全超越了普通詩人對山川風物、離別相思等的描繪,對社會現(xiàn)實有著強烈的干預(yù),表現(xiàn)出一種犀利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許多詩作還有相當高的哲學意向。他對詩歌藝術(shù)技巧的掌握也達到了人詩合一的純熟境界,縱意所如,觸手成春,且表現(xiàn)能力十分驚人,在蘇軾筆下幾乎什么都可以入詩,這方面可以說超越了唐詩。
以“元祐”詩壇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詩的鼎盛時期,蘇軾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創(chuàng)作將宋詩藝術(shù)推向了高峰,以創(chuàng)作成就輪,蘇軾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即便后來南宋大詩人陸游都無法超越。所以蘇東坡的詩神地位毋庸置疑。但他真正被譽為“詩神”還是到了明朝的時候了。
明代有一非常著名的詩派叫“公安派”,詩派領(lǐng)袖袁宏道對蘇東坡詩評價極高,認為蘇詩“無一字不佳”、“卓絕千古”。又稱“蘇公詩高古不如老杜,而超脫變怪過之,有天地來,一人而已。仆嘗謂六朝無詩,陶公有詩趣,謝公有詩料,余子碌碌,無足觀者。至李、杜而詩道始大。韓、柳、元、白、歐,詩之圣也;蘇,詩之神也!”于是,蘇東坡詩神之譽響遍神州,無人置疑。
?
至此,中國古典詩壇,仙、圣、神、佛、魔、鬼、豪、杰,各歸其位,塵埃落定。然藝無止境,詩的國度并未止步,現(xiàn)代詩已經(jīng)另起一行,再度揚帆,各路豪杰,重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