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近日,大連外國語大學高端互動學術系列活動迎來了南京大學朱剛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金莉教授來校講座。
9月9日,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導、教育部英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朱剛教授為大連外國語大學師生做了題為“《麥琪的禮物》與消費文化”的精彩講座。在講座中,朱教授系統(tǒng)梳理了文化研究的源起、各派理論以及代表人物,內容涉及了英、法、美三國在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理論家及其著述。在理論廓析之后,朱教授結合消費文化理論對歐·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進行了獨到的文本分析,闡釋了消費文化對“送禮”習俗的影響,對底層民眾的誘惑與規(guī)訓,以及對新型倫理價值觀的塑造。在講座結尾,朱教授從文本抽身,聚焦歐·亨利創(chuàng)作該作品的特殊歷史背景和作家的個人經歷,對作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動機做出了詳盡的論述。整個講座兼顧文學理論與文本闡釋,融合了對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照,給人以啟迪。
9月20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前副校長、博導、《外國文學》雜志主編金莉教授為大連外國語大學師生做了題為“斯托的‘紅與黑’:談斯托的反種族主義思想與種族主義偏見”學術報告。金教授在報告中談及《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作品中兩條主線、兩個主人公的不同遭遇。她認為,斯托的作品抨擊了慘無人道的奴隸制,呼吁以基督教之仁愛拯救邪惡的社會;小說旨在喚起民眾良知、認清奴隸制真相,被視為美國內戰(zhàn)的重要起因之一。金教授也提出,作為中產階級白人婦女,斯托夫人也具有其歷史局限性,她雖然同情黑奴的遭遇,呼吁廢除奴隸制,但又無法想象出各種族和睦相處的美國,因而在人物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設計上都反映出種族主義偏見。金教授指出,《湯姆叔叔的小屋》目前仍為學界持續(xù)關注,成為談論美國文化、種族關系、性別等話題的重要論壇。講座后,金莉教授與大連外國語大學申報高層次項目的教師進行了座談,并對各位老師提交的材料逐一點評,著重從選題的價值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觀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之處及前期相關研究成果等方面,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價,提出了許多具體而又中肯的修改意見與建議。
兩位教授的學術報告開闊了大連外國語大學師生的學術視野,啟發(fā)了師生們的學術思路和靈感。他們在大連外國語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期間,與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領導、相關專業(yè)教師進行座談,針對大連外國語大學學科發(fā)展、科研方向建設、科研項目申報等問題進行了專門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