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行為
或許你會注意到,孩子愈來愈喜歡把“不要”掛在嘴里,不論你問他什么或建議他怎么做,他的第一個答案一定是“不要”。而你對這種現(xiàn)象,則愈來愈感到生氣及不耐煩。用餐時,當你叫孩子坐在某一座位時,他一定故意繞過那座位,遠遠地坐在另一個座位,說:“我不坐那里,我要坐在這兒。”或是外出前,當你為他挑好一套衣服,他一定有意見,非得再另外選出一套不可。
帶他去餐廳用餐,你請他乖乖地坐在餐椅上,他卻非得拿湯匙盤子制造噪音,剛請他放下湯匙,他馬上跳下椅子鉆進桌底,四處爬來爬去,搞得同桌的人心不在焉, 當你想去抓他,他又跑著去撞進兩手拿滿餐盤的待者懷里。好啦!終于你抓住他了,他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聲地哭將起來,聲音響徹云宵,讓你羞地無地自容。孩子有這樣的行為表現(xiàn),定會讓你覺得尷尬,而你或許還搞不清楚他為何如此。
幼兒的想法與感覺
整個世界似乎都在跟我作對,就連我最信賴的人——爸爸、媽媽也是一樣;他們不停地指揮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而且還時常強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
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與判斷,我也有屬于自己的作法,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要告訴全世界,什么是我想做的。
所以,當爸爸、媽媽要求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時,我必須告訴他們:“不!我不這么做?!闭f“不”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大人,我必須藉著說“不”來突顯我是獨立于父母之外的個體,而我,絕對也完全是可以自己“作主”的。
有時,我并不想和父母太接近,我希望和他們保持距離,證明自己可以獨立的存在,當然也不能距離太遠,因為那將使我不安。
因此,在餐廳里,我穿著自己選的衣服,坐在自己想坐的位子上,然后,我用湯匙敲敲餐盤,那制造出很棒的聲響,那制造出很棒的聲響,我希望每個人注意到我,我自己坐在這里。
當我吃飽了,我想找點事情做,我可不要一直呆呆地坐在這里,我想我可以照顧自己,我要離開座位了,跳下椅子,穿過桌下,哇!真有趣,又有新鮮事可看啦!
大人仍圍著餐桌講著我不懂的話,我不管他們懂不懂我的想法,但我真希望他們能懂,我是“我”。
這有什么意義
對十八個月大到三歲的小孩,他們希望呈現(xiàn)獨立的自我,并擁有控制自己的權(quán)力,所以,他們會開始表現(xiàn)出與你相左的意見,在公眾場合也開始不那么聽話,甚至在一切需要節(jié)制其自由的地方,他表現(xiàn)得不能盡如人意。
很幸運地,這種反叛期的行為,大概都只持續(xù)一、兩個月就會過去;而對于孩子的處處唱反調(diào),有些父母會自責是否自己是盡責的父母,才會導(dǎo)致孩子的偏差行為。事實上,這種行為絕非偏差,而且相反地,愈能贏得孩子充分信賴的父母,將會面對孩子更坦然、更強烈的反叛。
你必須了解一點:透過反叛,孩子以一種激烈的方式來表達其個人意愿,或許這種方式令你難以接受,但這確實是他忠于自我的表現(xiàn),透過這種對于自我的忠誠,他在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及不輕易人動搖的主見。
強迫兩歲的小孩去穿一件他不想穿的衣服,似乎不是太難,但當你事事命令他按照你的意旨行事時,你無形中已在傷害這個孩子,你破壞了這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同時也讓他喪失主見,當他十歲或更大時,他將連從鞋柜里挑出一雙自己喜歡的鞋子的自信都沒有。
如果你能在這個時期多花心思,教孩子如何去做自己的主人,并教導(dǎo)他如何有自我,而且不影響他人,那么孩子的反叛期將很快就會過去,而你的孩子也將成為一個有主見且尊重他人的人。
有的孩子反抗心較一般孩子強,這問題并非在孩子或父母身上,別因此對孩子貼上標簽;孩子的表現(xiàn),有絕大的部分受神經(jīng)機能或遺傳的控制。幫助他并了解,并不是只有你(或大人)才有自己的主見。
你應(yīng)該做的事
1.給孩子清楚的規(guī)范,但范圍別太大
大部分的時候,讓孩子擁有絕對的自主權(quán)。但在涉及危險或影響他人的場合,給孩子清楚而明確的規(guī)范。
2.慎選帶孩子出門的地點
避免你和孩子間不必要的沖突,也減少孩子在公共場合制造騷動的機會,在這個時期(其實為時不會太長,頂多兩、三個月),如果你想帶孩子上餐館。倒不如考慮帶他們?nèi)ヒ安徒加巍?/p>
3.肯定孩子說“不”的權(quán)利
當你對孩子提出要求,如:“請把你的臟衣服丟進洗衣籃?!焙⒆涌赡苤苯亓水?shù)鼗卮穑骸拔也灰??!笨隙ㄋ幕卮鹫f:“好吧!”或“你現(xiàn)在不想做,是嗎?”當你能接受他說不的權(quán)利,稍后或許他也會接受你的要求,主動地去做。
如果臨到你洗衣得前一刻,他還沒把衣服丟進籃子里,你可以給他一些選擇:「你要現(xiàn)在把衣服丟進籃子里馬?還是等一下,媽媽要開始洗時,你再拿過來?」當你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與時間時,孩子一樣享有主動權(quán),而你的要求也較易被達成,這是雙贏的戰(zhàn)略。
4.教孩子說出他所想要的
當孩子說「不」時,問他要什么及他想怎么做。在餐廳時,當孩子對快餐說不時,那么問他:「你想吃什么?」或給他選擇:「那么吃面?還是水餃號碼?」如果孩 子通通都說不要,那可能他還不餓,這時你必須向他將情況解釋清楚:「你可能還不餓,但現(xiàn)在是晚餐時間,如果你不吃,等會兒你就餓了,那你要不要點些東西可 以帶回家的,如果你吃不下,可以帶回家等你餓了再吃?!箘e強迫孩子去做任何合乎你意愿的決定,但孩子必須順應(yīng)周遭的狀況,即使他選擇不吃也不帶東西回家的,你也別另外在家里為他開伙。給孩子主導(dǎo)權(quán),并讓他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當然,你應(yīng)實現(xiàn)給他良心的建議。
5. 接受孩子的“否決”
當孩子對著青豆說:“難吃”或“不要”時,接受他,說:“喔!我知道,你現(xiàn)在不喜歡吃青豆。”接受孩子的觀感,讓他知道,他可以不必要大吵大鬧提出要求,同樣能得到重視。
而你說:“現(xiàn)在不喜歡吃青豆?!币矠楹⒆娱_了另一扇門——“將來”也許他會想吃。
6.告訴孩子如何適當?shù)仃愂龇磳Φ囊庖?/p>
大吵大鬧、哭喊或在地上打滾,是絕對不被接受的。以平常的語調(diào)教導(dǎo)孩子冷靜地說出自己的意見,只要他用平靜的語調(diào)說,你應(yīng)盡量替他解決他的問題,讓孩子知道,不需激烈的抗爭,他說能得到重視。
7.保護孩子遠離具控制欲的大人
每個家族里,總有些成員是篤信“囡子有耳無嘴”教條的,你應(yīng)盡量讓孩子不必去接觸這樣的成人,當他為你教訓(xùn)小孩時,你最好趕快將孩子抱離那場合,或向他直言:“我們家的小孩一向被鼓勵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看法不同,但希望你別干涉我們的家教?!?/p>
你不應(yīng)該做的事
1. 別和孩子做權(quán)力競賽
當與孩子意見相左時,別和孩子辯論或爭吵。如果最后孩子接受你的做法,他將喪失獨立自立的能力;如果你屈服于孩子,他將喪失對你的信任感。
所以,別和孩子做權(quán)力競賽,只要為他把情況剖陳清楚:“好!我知道你現(xiàn)在不想吃,但我要先讓你知道,回家后我也不會再煮了。”
2.別和孩子的唱反調(diào)而責罵他
當孩子提出相反的意見時,肯定他的意愿與想法——“真高興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謝謝你告訴我?!庇涀?!這是孩子培養(yǎng)主見的重要階段,你必須充分尊重他,但也告訴他,你有一些基本原則,他絕對不能逾越。
3.別讓孩子侵犯或影響別人
當一群人聚集聊天時,如果孩子吵鬧,你必須告訴他:“當大人交談時,小孩吵鬧打斷談話,是非常不禮貌的事?!蹦惚仨殘猿肿尯⒆硬挥绊懰?,必要時,可帶他到外面談。
不過,記住!你對孩子安靜的要求是合理的。如果要求孩子用餐結(jié)束,還得乖乖地坐上一個小時聽他不感興趣的話,那么這可能就要求太過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