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蘇說歷史關(guān)注
2023-05-18 18:53
來自新疆
孫悟空,那個在人間修行的猴子,干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竟然殺了六個凡人,而卻沒有為此付出任何代價,反而被封為了神仙,成為了斗戰(zhàn)勝佛。這使得眾人都感到疑惑,為什么一個佛門的弟子可以肆意殺戮?
然而,如果我們細細品味這段故事,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原來,這六個凡人的名字連起來念,才能揭示真相。
孫悟空與唐僧
孫悟空,乃是中國古代名著《西游記》中一位令人難忘的角色。當談及孫悟空時,我們常想起他馴服眾多妖精,保護唐僧一路平安。在眾人心中,他是機智勇敢的形象。然而,起初的孫悟空并非如此聽話。他學會了十八般武藝,大鬧天宮,完全不拘規(guī)矩。因此,佛祖將他鎮(zhèn)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在這段五百年的時間里,孫悟空經(jīng)歷了一番洗禮,他逐漸消磨了自己的脾氣。然而,命運卻眷顧他。正當他渴望著有人能解放他時,唐僧恰巧路過五指山。機緣巧合之下,唐僧救下了被鎮(zhèn)壓的孫悟空。所以孫悟空就成為唐僧的弟子。
唐僧和孫悟空本就身無分文,卻在旅途中遭遇了一伙強盜的打劫。他們掏出身上所有的東西,卻仍然不足以滿足強盜的貪婪。這伙強盜目光落在了唐僧騎的一匹白馬上。唐僧慈悲憐憫,愿意將所有的錢都交給強盜,但對于生命卻決不妥協(xié)。
面對這種局面,經(jīng)歷過許多風浪的孫悟空顯然不會坐視不理。他讓唐僧先離開,自己留下來處理。雖然在唐僧面前他裝出一副無辜的笑容,但一離開,他立刻變了臉。他不僅毫不畏懼這伙強盜,還要求他們把搶來的東西分一部分給他。這伙強盜豈能答應(yīng),他們甚至要動手。然而,面對這伙強盜,孫悟空輕松應(yīng)對,毫不費力地解決了他們。
然而,就在他們離去之際,唐僧卻意外地返回了。他看到了孫悟空殺生的場景,這是唐僧無法容忍的行為。盡管這些強盜曾搶劫他們,但他們的罪行并不足以致死,孫悟空的行為令他氣憤。他開始嚴厲斥責孫悟空,而孫悟空則因為自尊心的挑釁而生氣,并選擇離開。
為何要殺害六個凡人
孫悟空天生活潑靈動,曾經(jīng)大鬧天宮,被佛祖鎮(zhèn)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然而,他后來與唐僧結(jié)緣,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艱難旅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礪,最終成為了斗戰(zhàn)勝佛。
在這次取經(jīng)的途中,孫悟空降服了眾多妖魔鬼怪,其中包括了六個凡人。然而,佛家一向忌諱殺生,這讓人們對孫悟空的行為感到疑惑。
事實上,孫悟空之所以能夠成為佛,與這六個凡人的名字有關(guān)。當把這六個人的名字連起來念成一句話時,得到了"耳眼鼻舌身意",這六個字代表了六根。孫悟空打死這六個人,實質(zhì)上是摧毀了這六根,使一切歸于空虛。這樣,他才能跟隨唐僧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
佛教信仰中有十戒,包括不殺生、不飲酒、不妄語等。犯下重大戒律的行為將無法成佛。佛門要求弟子嚴守戒律,但孫悟空所殺的六人卻被似乎置之不理,甚至被封為佛。
這六人的名字連在一起正好是"耳眼鼻舌身意"。孫悟空將他們打死,實際上是除去了自身的六根。他生性狂妄,為了追求真經(jīng),他必須割除六根,專注心靜。許多人像唐僧一樣對孫悟空的行為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唐僧是個凡人,無法理解孫悟空所見到的超凡之事。路上的妖魔鬼怪在孫悟空看來都是邪惡念頭的化身。稍有縱欲,就會滋生邪念。而這六人代表著邪惡,孫悟空將他們除去,也意味著洗凈自己的雜念,踏上取經(jīng)之路。
孫悟空,齊天大圣,斬斷欲念,成就佛道。相比之下,豬八戒和沙和尚并未獲得成佛的機緣,他們所面對的妖精,不過是佛祖設(shè)下的試煉。
開始轉(zhuǎn)變
曾經(jīng)那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孫悟空,在斬斷了自己的六根之后,成為了齊天大圣,成為了師徒四人中的領(lǐng)導(dǎo)者。他全心全意地保護唐僧,護送他安全前行。他與唐僧一起降服妖魔,除去邪惡,劫富濟貧,扶危濟困。盡管唐僧對他多次誤解,導(dǎo)致他離開花果山,但他內(nèi)心始終懷著對師傅的忠誠,多次在危急時刻拯救唐僧于水火之中。
師徒一行人成功取得真經(jīng)后,回顧經(jīng)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和旅途中的點滴,不難發(fā)現(xiàn)所遇到的妖精實際上都是邪欲的化身。只要稍有一絲欲望的滋生,便會沉淪于無盡的邪念之中。這些妖精大多曾是天上神仙的隨從,無法得到所渴望的、或者因為貪心不滿足,便逃離天庭到凡間作惡。
孫悟空消滅這些妖怪,實際上是一層一層地凈化自己內(nèi)心的雜念,最終成為一顆純粹向佛的心。他與豬八戒和沙和尚的性質(zhì)不同,孫悟空原本是從石縫中誕生的精靈,而豬八戒和沙和尚則是因為在天庭犯錯被貶下凡的神仙。他們的取經(jīng)過程相當于反思和改正錯誤,而孫悟空則是通過自我成長。他經(jīng)歷過調(diào)教和學習,掌握了十八般武藝,天庭無人能降服他,他的武藝造詣高深無比。
孫悟空并非天庭的一員,卻超越了所有神仙的能力。佛祖深知他的潛力,所以決定讓他隨唐僧一同前往西天取經(jīng),途中設(shè)下重重關(guān)卡,讓他經(jīng)歷磨難,凈化心靈,并最終皈依佛門,成為佛教的利器。
孫悟空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成長,從一只不聽教化的猴子逐漸轉(zhuǎn)變?yōu)槎窇?zhàn)勝佛。他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打死了六個凡人卻升為佛,這實際上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但如果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掌控自己,時刻記住自己的使命,克制貪婪和膽怯,勇敢地放棄一些誘惑和挑戰(zhàn)。
人生短暫而珍貴,困難并非困難本身,而是我們內(nèi)心的恐懼。我們應(yīng)該學習孫悟空的勇氣,去直面困難,去戰(zhàn)勝困難,因為我們掌握著自己命運的主導(dǎo)權(quán)。
在這個故事中,孫悟空展現(xiàn)了他超越凡人的魄力和智慧。他的成長過程不僅是一場冒險,更是一次內(nèi)心的凈化和升華。他最終成為了佛教的偉大力量,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告訴我們只有通過不斷超越自我,勇敢面對困難,我們才能追求真正的成功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