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與“拾得”是唐朝天臺山國清寺的兩位隱僧,其行跡飄忽不定、言語非常,也是后世人們心目中的“和合二仙”。
寒山曾叫貧子,詩寫得非常好,最初隱居在天臺山始豐縣西的寒巖幽窟中,故而得名。他曾在國清寺當(dāng)廚僧,與拾得相見如故,情同手足。
拾得則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赤城荒郊,幸虧豐干和尚化緣經(jīng)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yǎng),并起該名,將他受戒為僧。拾得被派至廚房干雜活,常將一些殘湯剩菜送給當(dāng)時尚未入寺的寒山吃。豐干見他倆如此要好,便讓寒山也進寺,與拾得一起當(dāng)廚僧。
他倆于貞觀年間由天臺山至蘇州妙利普光塔院擔(dān)任住持,此寺廟也就是后來聞名中外的“寒山寺”。
寒山與拾得倆人在佛學(xué)、文學(xué)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作對,后人曾將他們的詩匯編成《寒山子集》3卷。雖然他倆的玄妙對談,常人難以理解,但有一段對話倒是廣為人知。
小編將這段對話摘錄在底下,相信大家一看,勢必會心一笑。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
“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p>
這段看似平常的對話,其中卻包含了人生的許多哲學(xué),其中一種很重要的人生哲學(xué),就是“包容”。
懂得包容的人,人生將會非?;磉_。對一般人來說,一生也至少要用包容心,原諒三種人。
1、原諒自己
原諒自己,不等于放縱自己。
在這世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少有完美的時候。每個人人都有犯錯和能力所不能及的事,所作所為也不可能得到每個人的認(rèn)同。
無法原諒自己的人,將長久浸淫于自責(zé)之中,人生也會變得悲觀。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同樣的錯誤不但不會消失,還可能在往后的人生中出現(xiàn)得更加頻繁,所以要時常保持開朗的心情,包容自己。
2、原諒敵人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我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樹立了敵人。特別是在職場上,難免有人與我們想法不一樣,這時對方可能會在背后議論、誹謗,把我們當(dāng)做敵人。
就算我們心胸坦蕩、與世無爭,麻煩還是隨時可能會找上門,這時我們要怎么看待?
是讓自己和敵人一樣,變得心胸狹小呢?還是時時刻刻記著,有那些人陷害過我們?
不如用一顆包容的心看待一切吧,因為我們的憤怒只會影響到自己和家人,很難影響到敵人,更會落入對方圈套。
我們要學(xué)會感謝敵人,因為他們展現(xiàn)出的丑陋,能讓我們更珍惜人生的美麗,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
3、原諒朋友
在我們往人生目標(biāo)邁進時,往往越親密的朋友,對我們的傷害越大,但他們所帶來的傷害很可能是無意的,又或者是在嫉妒心指使下,一時沖動所犯下的錯誤。
試著原諒朋友吧,因為他們也曾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過他們的雙手。
人生一世,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原諒的。
只要我們能在生活中學(xué)會包容,那么將來即使人生處于低谷,我們也能輕易打開另一扇窗,看見不一樣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