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熨三光通任督
三光是指慧光(印堂、祖竅處)、靈光(百會處)、金光(印堂與百會中間處)。熨三光是指經氣回熨,為真氣回授之大法。
歌訣:
天有三寶日月星,
地有三寶水火風,
人有三寶神氣精。
神、氣、精為人體內三寶,體現于慧光、靈光、金光。天,地、人三氣合一,大道方成。
“神”即人之神氣,指神氣飽滿,具有精神、智慧、靈氣的意思,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代表人體高級神經功能。
“氣”即人體真元之氣,指氣血旺盛、充沛。
“精”即人之精力,又指生殖之精,指人的精力旺盛。熨三光實際是調動人體潛在功能,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過程,加速神氣精的轉化,使真氣回授,其.日的是疏通任督二脈,使氣血運轉加快,打通小周天?!镀娼洶嗣}考》中講到:“人若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p>
任脈為陰脈之海,總領諸陰經;督脈為陽經之海,總督全身諸陽經;任督二脈主導全身經脈,故通此二脈意義十分重大。
本套功法對頭痛、頭昏、近視、弱視、散光、五官科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三叉神經痛、高血壓、心、肺病,及防治感冒均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功法】
一、右臂運功行氣
(一)馬步陰掌樁,行氣18~36次。
(二)吸氣,兩手內收拾肘,手心向下,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兩小臂上下重疊,上臂與肩平,兩臂上下相距三寸,雙手指失左右不過肘(見圖1),
呼氣時雙手中指扳動九次(見圖2),
如一呼不能扳完九次,可換氣再扳。扳指須帶暗勁。扳完指后雙手中指再正反各旋轉九圈。扳指旋指完后,再以同樣行氣方法雙手龍扳爪九次。
龍扳爪手法:五指自第一、二、三關節(jié)處用暗勁抓空,指尖互不接觸,以下簡稱龍扳爪(見圖3)。
(三)熨三光:接上式,雙肘下落,雙掌心內翻向體,,右于在外,左手在內,使右手內關輕貼左手外關穴,呈雙手交叉對準天突穴,相距七寸,以上為吸,雙手交叉成形后將氣呼出(見圖4)。
(1)運前八卦:雙手交叉向前劃圓,如球向前滾動九圈(見圖5)。
(2)運后八卦:運完前八卦,再向相反方向劃圓,如球向后滾動九圈,雙手恢復原位置。
(3)運左八卦:以外面的手指方向向左劃圓,范圍上至頭頂,下至鳩尾(即心窩),左右至兩肩,共運九圈(見圖6)。
(4)運右八卦:方法問上,反方向向右運九圈,恢復原位置。
(四)天突納氣:對準天突,前伸為吸,后收為呼,此為一次,共行氣九次(見圖7),恢復原位置。
(五)通任督。雙手交叉,上熨至與頭頂平為吸(見圖8),呼氣時下熨至鳩尾,此為~次,共進行九次,最后恢復原位置,如前圖4所示。
(六)熨心肺:吸氣抬肘分手,使雙手心對準左右心、肺區(qū),呼氣開始拔中指,隔空點心肺九次(即對心肺扳中指)(見圖9)。
如呼氣扳不完九次,可換氣再板。扳指完后雙手中指再正反方向各旋指九圈。
扳完中指和旋指后,再對準心肺龍扳爪九次,呼吸方法同上。
(七)熨太陽:吸氣雙手上熨至太陽穴,呼氣時對太陽扳食指九次,再雙手食指同時正反各旋指九圈,呼吸方法同上(見圖10)。
再對太陽穴作龍扳爪九次。
(八)恢復馬步陰掌樁:吸氣雙手上熨至頭頂百會,掌心向下(見圖11),
呼氣時雙手順任脈下熨至肝脾區(qū),再吸氣不動,呼氣時雙手平掌前仲,恢復成馬步陰掌樁。行氣一次。
二、左臂運功行氣
左右交換,左臂在上,右臂在下,扳旋中指,龍扳爪各九次;再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內外關相貼,雙手交叉,作熨三光,通任督。其行功方法與次數均與右臂運功行氣相同。最后恢復馬步陰掌樁。
三、馬步陰掌樁
行氣18~36次,收功。
練完第一套功法,如需再練,可接上勢,站樁行氣18~36次后,便繼續(xù)練下一套功。以此類推。如不再練,站樁行氣18~36次后,即可按收功順序與要求收功。
第一套功須練18天,每天兩次,18天后加練左、右大丁步桃的熨三光,通任督。先作左大丁步樁熨三光通任督,恢復馬步陰掌樁,行氣一次,再作右大丁步樁熨三光通任督。左、右大丁步樁的變換方法與第三套相同。其余功法與行功次數均與馬步樁熨三光通任督相同。第一套全套功法須練36天。36天后,加練第二套功,第一套功的行功次數由九減為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