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時期高僧寶志大師,顯現(xiàn)十二觀音面相的真身2
比如說五神通的“如意通”就是可以飛行,瞬間轉(zhuǎn)移,能大能小。還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由此記錄就可以看出,寶志和尚能夠應(yīng)該就是其中神通中的五神通。
我們通過文獻先來看一下,寶志和尚施展的神童有幾次。在北朝的齊朝,就是齊建元年間,寶志和尚開始初次展現(xiàn)自己的神通力,這個時候大約就是寶志和尚大概五六十歲的時候。在齊朝他一共做了五次預(yù)言,全部都靈驗了。而在南朝的梁朝,則是出現(xiàn)幾次分身的現(xiàn)象,設(shè)置有人在多地同時看到寶志和尚,這是他開始施展分身神通的開始。
在寶志大師所有的神跡中,最為有名的就是兩條。
其中一條就是一個叫陳征虜?shù)?,全家人都對寶志和尚都非常的崇敬,而面對信徒的這份真摯,志曾為他顯示過自己的真面目,其面目就和寺廟中的菩薩一樣,這是寶志大師第一次顯菩薩像。
第二次就是形相光澤像菩薩的塑像一樣。
梁武帝曾經(jīng)命畫家張僧繇給寶志大師畫像,寶志問張僧繇你是要畫我的皮相還是法像,梁武帝說當(dāng)然是畫法像,于是寶志大師一點自己的眉心,頓時人面分開,顯出十二面觀音像,眾人這時才知道,原來寶志大師原來是觀音菩薩分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