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腳掌部位水仙穴25
水仙穴
定位 在內踝後直下二寸,跟筋前緣凹陷處。
主治 同水相穴及腎虛之背痛。
針法與應用 針深五分。
水仙穴
穴位:在內踝骨直后,跟筋(阿基里斯腱)前緣貼骨下陷處下五分,即十四經中腎經之太溪穴下五分。大鐘穴內五分處為水相穴。內桌骨后下二寸為水仙。
解剖:腎之支神經、腦神經。
取穴:水相穴當內踝骨尖直后二寸下五分處是穴。即十四經大鐘穴內五分骨縫中取。太溪下二寸取水仙。
歸經:入腎經。
穴性:利水清腫,通調沖任。
主治:腎臟炎、四肢浮腫、腎虧而引起之腰痛、脊椎骨痛、婦科產后風、白內障。
針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針感:酸脹麻電感。
辨別:水相穴與十四經腎經之太溪穴相距五分,兩穴位置不同,切勿混淆。
說明:水相、水仙、水晶一帶如有見烏黑之色,可先就其穴上用三棱針放血,對通經活絡有幫助。
經驗:(一)水相、水仙、水晶配下三皇可治腎臟炎及四肢浮腫。
(二)水相、水仙配腎關、三叉一穴對視力弱及飛蚊癥有效。
(三)本穴配上白穴、分白穴,長期下針,對白內障有幫助。
(四)腎虧引起的腰痛可本穴配腕順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