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會有特別不安全的區(qū)域,這就是我們的情緒按鈕。
夫妻相處,為何不要輕易去觸碰“情緒按鈕”?
1.我們雖然彼此相愛,但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我們其實并不真切、全面的了解彼此。
2.我們說夫妻要合二為一,但本質(zhì)上,他們還是獨立的個體。獨立就意味著自由和隱私。
3.情緒按鈕是每個人潛意識中的傷痛,怕被人觸及,哪怕是最親的人。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她)需要被尊重,不去揭傷疤就是彼此最大的尊重。
我老師的故事
我老師和她先生,都是高知,2位大學教授,有經(jīng)濟地位、社會地位。
他們成婚較晚,彼此就更加珍惜,相敬如賓?;楹?周年慶,2人雙飛澳洲,玩得不宜樂乎。搭“紅眼”飛機回家,已是疲憊不堪。他兩是熱心人,給親朋帶了不少禮物。作為體貼的丈夫,害怕妻子勞累,趕緊打開行李箱,準備幫妻子整理禮物。我老師更心疼老公,邊推邊催促說:“趕緊、趕緊,去睡覺,明天再收拾?!?br>
不知她老公,是哪根神級被觸碰到了,立馬翻臉,從未有過的憤怒,甩開妻子,摔門進入臥室,再不搭理她。
我老師納悶,不知自己一番好意,為何惹怒了他。幸好學心理學的她暗想,一定是自己無意間開啟了他的情緒按鈕,冒犯了他。
我老師通過慢慢深入的觀察和了解,才知道,他老公出生貧寒,幼年喪父,寡母帶大2兒1女,實屬不易。忙碌的母親,一天勞作回家,還要生火做飯喂養(yǎng)3個半大的孩子,那有精力、閑暇聽3個孩子瞎掰,分享他們的悲喜。每天渴望被母親看見的孩子,卻得到最多的話是:“趕緊、趕緊,去睡覺?!币驗?,只有3個孩子睡了,媽媽才能喘息一下。
可是,童年不被母親重視、看見,一直折磨著他,他渴望被了解,他厭煩被催促,不被需要。所以,當妻子無意識的舉動,傷害到了他。他本想幫忙,卻換來被否定,被拒絕。這無意的舉動,換起來他潛意識的傷痛,傷害了他的自尊,于是他一股無名火爆發(fā)。
這就是情緒按鈕,這就是再親密的夫妻,也要彼此小心翼翼,彼此了解“情緒的按鈕”,不要輕易去觸碰它。
我和老公的故事
我和老公也經(jīng)歷同樣的事件。我開始學心理學,開始有了“原生家庭”的概念,于是,時不時和老公探討,“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和傷害。
開始,彼此感覺都還挺好。直到一次,我無意識地說:“老公你比較小氣,就是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彼ⅠR翻臉,氣勢洶洶的嚷道:“不要以為學了點兒狗屁,就來分析我,我怎么樣,誰影響我,我比你清楚明了?!?/p>
我覺得他莫名其妙,之前我們討論別人,他尚好,說到自己,就開始咆哮,這不是小氣,是啥?
我也想爆發(fā),突然想起老師的故事,我隱忍不發(fā),我猜想,他的情緒按鈕就是他家。
經(jīng)過更深一步的觀察,我才知道,我老公和他媽媽在鄉(xiāng)下,吃了不少苦,也備受家族其他兄弟排擠,所以,我婆婆特別敏感,怕別人瞧不起她。她謹小慎微,同時也斤斤計較,無形中影響了孩子。但孩子深刻體會到媽媽的辛勞和不易,所以努力維護她。他們埋怨爸爸在城里工作不顧家,不管爸爸多么努力,讓他們從農(nóng)村到城市,他們總覺得媽媽辛苦,媽媽需要保護,媽媽交給他們的都是最好。當我質(zhì)疑他的原生家庭,其實就是懷疑他對媽媽的信任和繼承,這是他的傷痛,怎能不惹惱他。
他的情緒按鈕,來著他對母親的憐惜和絕對的信任,不容忍任何人的質(zhì)疑和打攪。所以,不要去觸碰它,我們彼此可以相安無事,快樂無比。
兩則故事做個分享,愿我們都彼此珍惜夫妻間的情誼和不易,因為愛需要呵護,尊重需要體恤。
如何避免觸碰他的情緒按鈕?
1.他無緣無故或為雞毛蒜皮發(fā)火時,不要責怪他,多問問為什么?
2.觀察一下,他是不是時常遇到相似的場景,就會發(fā)火?細心撲捉他的敏感之處,發(fā)現(xiàn)他的“情緒按鈕”藏在何處?
3.一旦找到,就不要去觸碰他,彼此呵護,就是尊重,就是獲得婚姻甜蜜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