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一個擁有兩千多年帝制史的國家,心懷帝王夢的人在中國并不鮮見,即使進入新中國后,也依然難以斷絕某些思想愚昧者的念頭,一旦他們自以為時機成熟,必然會在窮鄉(xiāng)僻壤過一把稱王稱帝的癮。譬如,在上世紀80年代,四川老農(nóng)張清安便借助邪教組織蠱惑世人,并在陰靈山僭號稱帝。那么,張清安是如何當上“皇帝”的?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01 妖言惑眾
張清安是四川省達州市巴中縣的農(nóng)民,生年不詳,早年間曾讀過幾年私塾,不僅會寫工整的毛筆字,并且還懂些醫(yī)術,經(jīng)常在當?shù)刈\行醫(yī)。不過,張清安更擅長占卜算卦,早在解放前便靠裝神弄鬼來騙取錢財,并由此獲得“半仙”的稱號。新中國成立后,張清安因為有文化、懂醫(yī)術,一度被當?shù)卣蚊鼮榘椭锌h平梁區(qū)衛(wèi)協(xié)會副主任、棗林鄉(xiāng)衛(wèi)協(xié)會主任。
張清安舊照
不過,張清安嫌棄正當工作掙錢少,背地里仍然靠占卜算命賺外快,經(jīng)人檢舉揭發(fā)后,被批判為復辟封建迷信,各項公職也被撤銷,但仍留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上班。“文*革”期間,張清安先前的“罪行”被舊事重提,由此帶上“壞分子”的帽子接受批斗,而鄉(xiāng)衛(wèi)生院也將他開除。此后,張清安靠種田為生,生活倒也算過得去,但他對此卻并不滿足。
改革開放之初,伴隨著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大轉型,產(chǎn)生了一大批無法適應社會巨變的人群,他們或缺失信仰,或彷徨困惑,從而為邪教的沉渣泛起提供了良機,尤其是在環(huán)境閉塞、愚昧落后的山區(qū),這種情況最為明顯。順應邪教死灰復燃的“潮流”,張清安從1981年2月開始,在巴中縣北棗林鎮(zhèn)境內(nèi)的陰靈山附近傳播邪教,沒多久便把下崗工人廖桂堂、何變等人發(fā)展成為忠實的信徒。
陰靈山
張清安在傳播邪教的過程中,炮制了一本名為《五公經(jīng)》的“神書”,向信徒們預言1982年7月左右會是“世界末日”,全球性的大劫難會使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毀滅,而只有信奉《五公經(jīng)》、受五公佛保佑的人,才能逃脫劫難。不僅如此,張清安還把自己塑造成五公佛的化身,奉上天之命,要在人世間創(chuàng)建“佛國”、拯救眾生。信徒們對張清安的欺世妖言深信不疑,并紛紛拉來親友加入邪教組織,使得信徒人數(shù)大增。
02 竊號自娛
正所謂“打鐵要趁熱”,張清安自認為形勢一片大好,于是決定抓緊實施其建國稱帝的計劃。當年5月20日,張清安乘車來到廖桂堂家里,在結伴同游巴中縣城的過程中,跟后者詳細講述自己的計劃,并允諾事成后讓廖桂堂做頭等功臣、封侯拜相。在張清安的鼓動下,廖桂堂干勁十足,在此后1個月的時間里,又幫助邪教組織拉來數(shù)十位信徒。
“中原皇清國”的州縣印鑒
6月22-28日,張清安在家閉門7天,最終炮制出一份長達4萬多字的“建國綱領”-《天律森令》,這份材料共分國令、國法、國政、國史、信財、三乘九品和薪玉案等七個部分,總體上反映出張清安的治國設想。6月29日,張清安把《天律森令》拿給骨干成員傳閱,并決定在7月2日舉行“登基大典”,地點設在一名骨干成員閑置的院落中。
7月2日凌晨,張清安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宣布國號為“中原皇清國”,以“皇清”為年號,并自稱為“正黃大帝”。隨后,張清安又冊封妻子和其他6位信徒獻納的女兒為“皇后”、“皇妃”,廖桂堂為“副皇帝”,何變?yōu)椤巴ㄌ旆◣煛保?/span>另外50多位骨干信徒也獲得封官賜爵的待遇。為顯示“正統(tǒng)性”,張清安還雕刻了“玉璽”和各種“官印”,并給所有的受封者都發(fā)放一份委任狀和《天律森令》。
張清安給老蔣的“委任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張清安還冊封流亡在臺灣島的老蔣為“威國王”,并親自書寫了一紙任命書,準備通過縣郵局寄往臺灣,殊不知老蔣早在7年前便已去世。張清安冊封老蔣的目的不得而知,但郵寄任命書到臺灣的舉動卻是危險至極,因此廖桂堂趕緊站出來阻攔,好說歹說才讓張清安放棄荒唐的念頭。
03 走向覆滅
“中原皇清國”建立之初,張清安將“軍權”交由廖桂堂,并組建了一支由70多名健壯信徒組成的“軍隊”,準備全球性的大劫難一到,便馬上實施奪取巴中縣城、進圖天下的計劃。然而,整個七月一晃而過,并沒有發(fā)生張清安口中宣揚的“世界劫難”,如此一來,信徒難免會對他心生質(zhì)疑,而“中原皇清國”的根基也由此發(fā)生動搖。
張清安的“妃嬪”們
眼見信徒們要散伙,心急如焚的張清安決定“御駕親征”,通過奪取巴中縣城來重新聚攏人心。然而,當?shù)卣芸飓@悉張清安的行動并迅速做出反應,由縣公安武警持槍前往制止。看到持槍而來的警察后,張清安的“軍隊”一哄而散,他本人則因逃跑不及被逮捕,而在“行宮”中留守的人員聽到消息后也趕忙逃走。不過,在巴中縣公安局的努力下,“中原皇清國”的骨干最終都落網(wǎng)被捕。
1982年12月21日,巴中縣人民檢察院依據(jù)已徹底查明的案情,報請四川省公安廳、達縣地區(qū)公安處批準,以反革命罪將張清安及其心腹黨羽逮捕入獄。經(jīng)巴中縣、達縣地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張清安被判處死刑,廖桂堂無期徒刑,其余骨干分子分別處以有期徒刑。但是,經(jīng)過四川省人民法院核準,張清安最終被改判無期徒刑,廖桂堂改判20年有期徒刑。
被抓捕的邪教骨干
隨著張清安等人的落網(wǎng),僅僅存在1個多月的“中原皇清國”,便以荒唐的結局收場,給后世增添幾多笑料。不過,張清安雖然失敗,但效仿者仍不乏其人,此后又陸續(xù)出現(xiàn)湖北瞎老漢丁興來、山東巫婆晁正坤、湖南邪教首領石金鑫等人“稱帝建國”的事例,并且無一例外都發(fā)生在交通閉塞、愚昧落后的地區(qū)。如此看來,只有改善落后地區(qū)的經(jīng)濟、交通、教育水平,才是徹底杜絕民間稱王稱帝現(xiàn)象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