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張郃作為五子良將之一,在當(dāng)時天下的知名度非常高,就連劉備諸葛亮都對他非常忌憚,然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卻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張郃言過其實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五子良將之一
說起三國名將,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便是蜀漢的五虎上將,不過在三國正史中,蜀漢并沒有五虎上將,倒是曹魏,有一個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五人!我們今天要談到的主角張郃,便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
張郃本是袁紹手下,后來他在官渡之戰(zhàn)中投靠了曹操,受到了曹操的禮遇,開始跟隨曹操作戰(zhàn)。漢中之戰(zhàn)時,當(dāng)黃忠斬殺漢中曹軍的主帥夏侯淵之后,劉備并沒有夸獎黃忠,反而說了這么一句話,引得眾人側(cè)目!
《魏略》: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dāng)?shù)闷淇?,用此何為邪!?/p>
按照劉備此話的意思,就是說夏侯淵是比不上張郃的,黃忠斬殺夏侯淵,不值得驕傲,只有斬殺了最厲害的張郃,黃忠才算是立下了最大的功勞!由此可見,劉備是多么的看重張郃!而除了劉備,諸葛亮等人也對張郃非常忌憚!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遭到了張郃的嚴厲打擊,馬謖的街亭之戰(zhàn)便是敗于張郃之手!而后的北伐之戰(zhàn)中,張郃表現(xiàn)得非常驍勇,以至于蜀漢眾人,上至諸葛亮,下至普通士兵,對張郃都非常忌憚!可以說,從表面來看,張郃簡直就是三國中后期戰(zhàn)神一般的人物,深受蜀漢眾人的忌憚,也深受各位讀者的喜愛。然而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眼中,張郃的光環(huán)似乎扒下來了!
原文: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yōu)榉Q,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
陳壽點評,曹操時期有五大良將,其中張郃以擅長巧變而出名,樂進以驍勇果敢而出名,看似這個點評非常到位,非常美好,但隨后陳壽畫風(fēng)一轉(zhuǎn),補上了這么一句:“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意思是看這兩位的戰(zhàn)績,似乎和傳說的不一樣,屬于名不副實!這就非常奇怪了,在大眾心目中,張郃強悍無比,連劉備諸葛亮都對他非常忌憚,為何陳壽會點評他為“名不副實”呢?正史中的張郃,究竟有多厲害呢?
事實上,陳壽的點評還是非常到位的!諸葛亮、劉備忌憚張郃的說法,確實存在于史書中,但這些說法其實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從張郃的戰(zhàn)績來看,其實他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厲害!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張郃的戰(zhàn)績!
官渡之戰(zhàn)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張郃在官渡之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非常不錯,算是忠義的代表了,是因為郭圖進讒言,想要誣陷張郃,所以張郃才背叛了袁紹,投靠了曹操的。然而這只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而已,正史中的張郃,在此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非常不堪!
首先,從軍事能力來看,張郃在此戰(zhàn)中表現(xiàn)并不是非常出色!當(dāng)時曹操率軍偷襲烏巢,眾人都建議率軍前去增援,但事實上增援已經(jīng)來不及了,所以袁紹才會決定,讓張郃率軍強攻曹操的營帳,準備趁機攻破曹操的老巢,使得雙方重新站在同一水平線上。你曹操不是偷襲了袁紹的糧倉嗎?那袁紹也占領(lǐng)你的老巢,雙方也算是打平了!然而張郃卻未能成功,沒能擊破曹軍營壘,使得袁紹的計劃功虧一簣!
其次,從操守來說,張郃在此戰(zhàn)中表現(xiàn)得也非常拉胯!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張郃是因為讒言才選擇了投降的,然而從正史來看,其實并沒有人說張郃的閑話,是張郃自己眼見烏巢糧倉被毀,主動投降的曹操!更為重要的是,張郃的投降直接引起了連鎖反應(yīng)!
原文:臣松之案武紀及袁紹傳并云袁紹使張郃、高覽攻太祖營,郃等聞淳于瓊破,遂來降,紹眾於是大潰。是則緣郃等降而后紹軍壞也。
裴松之在考證三國志的時候,參照了《武帝紀》的說法,認為張郃是主動投降的,正是因為他的主動投降,才使得袁軍軍心大亂,最終大敗。而《后漢書》等史書的記載,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后漢書》:紹聞操擊瓊,謂長子譚曰:“就操破瓊,吾拔其營,彼固無所歸矣?!蹦耸垢哂[、張合等攻曹營,不下。二將聞瓊等敗,遂奔操。于是紹軍驚擾,大潰。
說白了,正史中的張郃,其實遠沒有那么光鮮!當(dāng)時烏巢雖然被襲,但袁紹實力強大,后方穩(wěn)固,軍心原本是可用的,正是因為張郃這等大將率先投降,才導(dǎo)致袁軍軍心崩壞,最終大??!
漢中之戰(zhàn)
“當(dāng)?shù)闷淇么撕螢樾?!”這句話被用來證明劉備非??粗貜堗A,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張郃在漢中之戰(zhàn)的表現(xiàn)!
早在漢中之戰(zhàn)前,張郃就曾率軍入侵蜀漢的巴西郡,結(jié)果被張飛吊打,最終只帶著十幾個手下逃脫,近乎全軍覆沒。從此戰(zhàn)便可以看出,張郃雖然名氣大,但很明顯他還是比不上張飛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法正力勸劉備,趕緊出兵進攻漢中!
《三國志》:二十二年,正說先主曰:“……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毕戎魃破洳?,乃率諸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
可以看到,法正參考了夏侯淵和張郃的表現(xiàn),認為他倆的才能也就一般般,不足以被評為頂級,所以劉備應(yīng)該盡快出兵進攻漢中。而從定軍山之戰(zhàn)的表現(xiàn)來看,法正的說法乃是非常正確的!
當(dāng)時夏侯淵和張郃出兵圍困定軍山,劉備選擇進攻張郃,打得張郃抵擋不住,只能向夏侯淵求救,而當(dāng)夏侯淵分兵給張郃之后,劉備立馬命黃忠出兵夏侯淵,一戰(zhàn)將夏侯淵斬殺,直接打破了漢中僵局,令天下震驚!
《三國志》: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zhàn),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zhàn)死。
三國正史中,劉備的統(tǒng)兵之才,只能算是將才,遠遠達不到帥才的地步,然而他卻能將張郃與夏侯淵耍得團團轉(zhuǎn),可見張郃、夏侯淵的軍事才能,確實達不到頂級!
諸葛亮北伐之戰(zhàn)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敗在了張郃手中,于是不少人認為,張郃實力超群,然而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張郃之所以能勝,完全是因為他的對手太菜了!
《三國志》: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lián)?。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馬謖這哥們,和趙括有的一拼,乃是紙上談兵的典范,街亭明明有城池,他不去守,反而跑到山上去,最終被張郃擊敗,此戰(zhàn)若不是馬謖不聽諸葛亮調(diào)令,放棄城池,張郃怎么可能取得如此大功?不信你看張郃擊敗馬謖后,在遇到王平時的表現(xiàn)是什么樣的!
《三國志》:眾盡星散,惟平所領(lǐng)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
在王平的計謀之下,張郃竟然嚇得不敢前進了,使得自己錯失了圍殲蜀軍的機會,其軍事才能,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而除了這一次面對王平吃癟,在鹵城之戰(zhàn)中,張郃又一次在王平手中吃癟,愣是沒辦法擊破王平守衛(wèi)的城池,導(dǎo)致諸葛亮能夠集中兵力攻打司馬懿,把司馬懿打了個大敗,損失玄甲三千!之后諸葛亮撤退,張郃不甘心,貿(mào)然追擊,又中了伏擊,遭到射殺,再次令人震驚,這張郃的表現(xiàn),真的是不敢恭維??!
結(jié)語
總的來說,相比于我們普通人,張郃確實算得上是一個名將,人家確實會用兵!但是和那些頂級名將相比,張郃就要差上了不少,無論是劉備、張飛還是諸葛亮、王平,都曾讓張郃吃了不少大虧,可見張郃確實算不上頂級名將!怪不得陳壽在陳述了“張郃以巧變?yōu)榉Q”后,立馬補上了一句“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魏略》《后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