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大多愛情開始的原點。能溝通,就是有話說,能談得來。無論說什么,對方都能給予良好的回應。
能溝通,情感才能繼續(xù)。因為情感是交互,是流動。所謂“談戀愛”,你看,“戀愛”就是用來談的。
不是說話就叫溝通。
溝通,愛情中的溝通在于交流感受,自己的感受能被對方理解、接受。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你說什么,對方要么就是“嗯”,“哼”,“知道了”,不能做出積極的回應,讓你感到興味索然;
要么就是不吭聲,或者“這跟你有關系嗎”,直接掐住你的話語開關;
要么就是“吵架”。而吵架是最劣等的交流。不過也比不吭聲強。
難怪無數女人抱怨,寧愿老公和自己好好吵一架,也比不吭聲強。
好愛情,首先就是交流順暢和愉快。可以有爭議,但是雙方能說出感受和看法。
無論說什么,對方都能積極回應,而不是敷衍和直接嫌棄。
琴瑟和鳴就是就連你說廢話、八卦、家長里短的時候,那個人都能給你積極回應。
而要做到這點,相當的共情能力、懂得聆聽、耐心、理解,共同愛好等等都不可或缺。
許多夫妻,隨著時間流逝,日常交流僅僅限于事務性交待,就跟公司同事或者路人似的;這叫說話,不叫情感交流。
夫妻需要情感交流,需要溝通感受。難怪會經營感情的夫妻,每天都會同時上床,只為說說體己話。
感情好,能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爺爺奶奶,也是因為他們對對方說了一輩子廢話,都還不嫌棄,都還聽不夠。
TA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要和你共度余生,如果連說話這么基礎的愿望都不能讓你愉悅地得到滿足,余生和TA共處是不是太委屈自己?
沒有良好溝通的親密關系,讓人感到孤獨,像是獨角戲。
隨著關系發(fā)展,性行為無可避免。
照我看來,性是相愛的兩個人自然而然的反應。
愛TA,就要得到TA的全部,也愿意給出自己的全部。性讓雙方感到非常親密。你看,都是負距離接觸了,比零距離還近……
什么時候發(fā)生性行為合適?
只要想好了,以后不會感到后悔就可以了。如果還有顧慮,或者是礙于男友說“不給,就是不愛我”而不得不,不是自己所想所愿,就根本不能感到愉悅,就需要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說“不”。
戀愛時,都不能感到性的愉悅;結婚后漫漫幾十年的人生道路,還是要謹慎!性是男人女人的正當權利,辜負了自己的合理和正當的權利,就是讓自己的人生有遺憾。
又有許多得夫妻,隨著相處久了,性吸引力減少。而這更以男人居多。
對大多數男人而言,他們和每個女人啪啪啪的生理感受幾乎沒有不同。渡邊淳一說,男人更在意性行為的場景、女人的感受等等。
因此,懂經營感情的夫妻也會經常變換親熱的場景和式樣,以期制造新鮮感;而意志薄弱的男人或許會很容易與不同的女人有性行為,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得到新鮮感。
戀愛/婚姻中,當一方對另一方都沒有“性趣”時,感情可能就亮紅燈了。
女人可能最初都在無性婚姻糾結,畢竟“性”在我們國家還是比較難以啟齒。于是苦熬著,非要等到有一天自我覺醒,或者強有力的外界因素,無性婚姻才能終結。
無性,就感覺不到自己被需要,被欣賞。無性婚姻和路人朋友過日子有什么兩樣?
性是感情的升華。戀愛“談”著,還屬于精神范圍;性行為讓二人的“靈”和“肉”終于結合了。
性讓感情有了切實的著陸點,身心有了切實的歸宿感,和自己作為“人”的被需要感。
幾乎每個女人最初都做著灰姑娘嫁給爸媽王子的夢?!皩幵缸趯汃R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車后笑”。
物質,對三觀正的女孩,在感情乃至婚姻的最初,或許都不是特別重要。那時候,有情飲水飽,戀人的一個微笑就可以滿足一整天。
隨著感情/婚姻深入,物質漸漸變得重要。不是拜金,而是物質對人的自尊有最切實的保護,當沒有自尊的時候,愛就是奢談或者病態(tài)。 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經濟拮據的時候,人就覺得生活擰吧,目光變得狹隘,為人變得刻薄。人窮志短。
多少愛侶敗在彩禮,敗在房子,敗在婚后的經濟不平等。
錢,讓人有更多的選擇自由,也能更自由地體驗愛的感覺。
當然,也有能安于貧賤的夫妻,但這基于的前提幾乎都是能溝通、性滿足。
能相守的愛情、婚姻,不過是情(溝通)、錢、性的最優(yōu)配置。
需要錢的人,給錢較高的配置比例;
在意情的人,優(yōu)先選擇情。
只不過,人的欲望永不會滿足。當無錢的時候,錢就是想要的一切;當有了錢,愛又變得非常重要。
無數的嫁給富款老頭子的年輕女孩過得不開心,最初都是因為錢重要,得到錢了又期望愛情。
人心永不滿足。
無數因為丈夫不掙錢而出軌的女子,大多也是因為外遇讓他們體驗到了體面和更多的社會尊嚴。
如果三者,有一處不能得到滿足,婚姻都存在隱憂。有責任心的理智的人或許能壓制自己對缺失部分的渴望,但缺憾畢竟是缺憾,當引誘足夠強烈,強到已經能壓倒其他兩者的比例,婚姻就面臨解體;
如果有二處不能得到滿足,那要看能滿足的那一處在人心中位置幾何。比如拜金的人,如果還有錢能滿足,婚姻都還暫時安全??粗厍楦械娜耍绻诨橐鲋懈杏X不到愛,再多的錢也不能留住TA的心。
三者都不能滿足的婚姻,對生命還有什么意義?
有些人或許礙于孩子,對三者都不能滿足的婚姻還苦苦相守,給孩子一個表面完整的家庭。
但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難道不是愛的教育?
孩子,會讓本來幸福的婚姻更幸福,但卻不能讓不幸和痛苦的婚姻幸福。
缺乏愛的家庭,教養(yǎng)出來的孩子勢必也缺乏愛的能力。而愛的能力,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一個孩子沒有愛的家庭氛圍,一生都將苦苦尋覓和尋求補償,以后的戀愛和婚姻都會面臨重重困難。
好愛情/婚姻,就是說不完的話,花不完的錢,上不完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