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琳
她患乳腺癌,卻是“不幸中的萬幸”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乳腺外科王昕醫(yī)生,前段時間接診了一位40歲的山西女患者李英(化名)。回憶自己的生活,李英從來沒有感到過有什么異常,可卻在單位組織的體檢當中,通過鉬靶檢查發(fā)現(xiàn)了右側乳房當中有大片細小、簇狀的鈣化點。
圖1:李英的右側乳房鉬靶檢查
簇狀鈣化就好比一棵樹的分支上有很多白色的點
當?shù)蒯t(yī)院判斷李英70%是得了乳腺癌,建議她來北京最終確診。通過進一步的穿刺活檢,李英最終被確診乳腺癌。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但王昕醫(yī)生的一句話讓李英的病情有了轉機:“她的乳腺癌可能尚處在0期”。
您聽說過“0期”乳腺癌嗎?
原來我們都只聽說過1、2、3、4四個期的乳腺癌,怎么現(xiàn)在又出來個0期乳腺癌?0期聽起來怎么像是還沒得乳腺癌呢?王昕醫(yī)生說,0期乳腺癌又稱乳腺原位癌。如果說1期乳腺癌治愈率在90%以上,2期乳腺癌治愈率在80%以上,那么乳腺原位癌治愈率近乎能達到100%。
圖3:乳腺導管內橫截面示意圖
乳腺原位癌是啥意思?如上圖2和3,乳腺由多個腺葉及導管組成,導管內的上皮組織里又分布著很多上皮細胞。乳腺癌就是這上皮細胞發(fā)生了惡變(圖中藍色球代表癌細胞)。不僅是乳腺癌,各種癌癥都有個開始階段,乳腺原位癌就是癌細胞依舊在乳腺導管的上皮組織里“按兵不動”,沒有沖破下面兜著它們的那層基底膜。所以通常來說在原位癌時期,癌細胞是不會擴散轉移到其它臟器的。一旦哪天原本“按兵不動”的癌細胞沖破了基底膜,那么就進展為浸潤癌,也就是我們說的1-4期乳腺癌了。這時候癌細胞就有可能轉移到其它臟器了。
王昕醫(yī)生說,乳腺原位癌如果及時發(fā)現(xiàn),甚至是不用做化療的,通過影像學檢查和穿刺活檢確定腫瘤位置及性質后,直接手術切除病灶,配合必要的放射治療和口服內分泌治療就可以康復。李英術后情況很不錯,目前已經回到山西老家??梢娫琰c兒發(fā)現(xiàn)乳腺癌,將它扼殺在“萌芽”之中有多么重要!
想早期發(fā)現(xiàn)乳腺癌,到底應該怎么查,您心里有譜嗎?
怎么才能早早發(fā)現(xiàn)乳腺癌?這就要說說關于乳腺癌的各種檢查方式了。咱們先來做道題吧!
初篩只做這三種檢查就夠了
王昕醫(yī)生說,對于初篩乳腺癌來說,只做三種檢查就足夠了。
初篩手段1:乳房自檢
首先就是乳房自檢,建議每月查一次。為保證不遺漏病變,每次多摸幾遍,按照下圖所示,用指腹順時針轉圈按壓乳房及腋下部位。如果摸到像花生米硬度的硬塊,且這個硬塊固定不動,就要警惕乳腺癌的發(fā)生。需要注意在月經后7-10天內是自檢的最佳時期。因為月經期間受雌激素的影響乳房也會脹痛,摸起來也會有硬塊,容易給不知情的我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初篩手段2:超聲
王昕醫(yī)生說,無論在自檢時是否摸到可疑腫物,到了30歲就要開始每年做一次超聲來篩查乳腺癌了。(30歲以下的人群極少會得乳腺癌,不必進行每年的乳腺癌篩查)。超聲檢查簡便易行又便宜,而且沒有任何輻射,連孕婦都能做,所以是非常安全的乳腺癌篩查方法,準確率在80%。這種檢查主要依靠超聲波的回聲血流情況等判斷是否有腫瘤。超聲報告上如果看到“低回聲;混合回聲”字樣,就提示可能是個腫瘤。
初篩手段3:鉬靶
鉬靶檢查有人叫它“小夾板兒”,有人叫它X線檢查。這種檢查能很明確的發(fā)現(xiàn)乳腺的鈣化點。鈣化這個詞我們總聽說,其實就是指鈣元素在乳腺里的沉積。王昕醫(yī)生說,乳腺里的鈣化也分良性和惡性。像爆米花一樣粗大的、散在的鈣化點,通常都是良性的。而那種細小、沿導管分布的簇狀鈣化就有可能是惡性。
B超和鉬靶又該如何選擇?
王昕醫(yī)生說,有別于西方女性,亞洲女性在40歲以前需要做超聲來篩查乳腺癌。因為40歲以前的女性乳房就像一只薄皮大餡的包子,脂肪少、腺體多,所以乳房偏小、偏硬。而脂肪在鉬靶當中看是黑色的,腺體及鈣化都是白色的。所以這樣的乳房在鉬靶下一看,都是白花花的一片,病變就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了。
而40歲以后的女性則推薦常規(guī)做鉬靶來篩查。因為40歲以后乳房就會逐漸脂肪化。老年人乳房為什么會下垂,就是因為脂肪化后變得越來越軟。這時候再通過鉬靶檢查,大多數(shù)都是黑色的脂肪,其余的白色部分就很容易被看到了。
圖:鉬靶檢查下發(fā)現(xiàn)的乳腺腫瘤
有人拒絕鉬靶檢查,因為這種檢查會把乳房夾的很疼。今年查完沒事明年就不想再查了,這就是在撞大運。因為今年的變化不代表明年的變化。還有人會擔心鉬靶檢查“吃線”的問題,擔心做一次鉬靶會遭到嚴重輻射。王昕醫(yī)生說,有研究顯示,每年做數(shù)十次的鉬靶檢查才可能會對身體有影響,但誰也不可能每年做這么多次。每天您少看點電視、少接觸點電腦和手機,這些環(huán)境因素的輻射足以抵消您做一回乳腺體檢的輻射。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胸特別小的女性和胸很大的女性都會因為夾板夾不住乳房而很難做鉬靶。再有就是隆過胸的女性朋友也不能做鉬靶,因為夾板容易把乳房內的假體擠破,假體也會干擾鉬靶的判斷。這幾類人群還是建議通過超聲或者核磁共振診斷。
乳腺核磁共振什么情況下才需要做?
圖:核磁共振下的乳房結構
王昕醫(yī)生說,核磁共振檢查對超聲、鉬靶看不到的微小腫瘤敏感性更高,但它并不能作為乳腺癌的篩查手段。因為它雖然“物美”但卻價不廉。而且為了看的更清楚,需要往乳腺當中注射造影劑,屬于微創(chuàng)的檢查方式。自檢、醫(yī)生的手診、再加超聲、鉬靶,四項檢查都是無創(chuàng),已經足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腫瘤,又何必去做微創(chuàng)來篩查呢?
提醒:當通過鉬靶、超聲等檢查初篩后,醫(yī)生懷疑有乳腺癌的可能,就需要通過核磁共振來進一步確診。核磁共振對于確定腫瘤的大小和周邊情況有很強的靈敏度。
一滴血查癌癥的腫瘤標記物靠譜嗎?
體檢時候有個腫瘤標記物的檢查,抽一管靜脈血就能行,很簡單。所以大家都認為這是發(fā)現(xiàn)腫瘤最簡便的辦法。王昕醫(yī)生說,CA153、CA125這兩項標記物確實跟乳腺癌有一些相關性,但特異性不高。因為腫瘤標志物升高存在于惡性腫瘤當中,也存在于一些良性疾病當中,甚至有的健康人也會出現(xiàn)某一項標記物輕微升高,因此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對于初篩乳腺癌來說這種方式意義不大,主要針對腫瘤患者的療效觀察,以及是否復發(fā)來做意義更大。比如某位乳腺癌患者在術后腫瘤標記物突然增長了好幾倍,就可能提示醫(yī)生這位患者的癌細胞復發(fā)或者轉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