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從前的人很認真,認真的戀愛,認真的結(jié)婚 | 曾瑞


          文/曾瑞

          村里凡有女兒的人家,屋邊多會栽幾根泡桐樹。泡桐樹易活肯長,落地生根,不幾年就躥了過屋頂,枝葉稀疏,開大朵大朵的花,葉子闊大翠綠,枝干肥壯,樹皮深褐多紋似苦瓜,越長越起皺開叉,直苗苗的好材料。因其肯長,這樹并不緊致堅硬,解成的木板,輕巧潔白,打家具時,特別適合做衣柜的內(nèi)層。那時女兒出嫁,娘家陪嫁的家具,都是請木匠打的,泡桐樹必不可少。

          我喜歡從前的婚姻,因為有儀式感。我無意美化從前,認為一切都是從前好。相比而言,我是喜歡從前的有親有敬,不浮不躁。二〇〇八年我弟結(jié)婚時,村里尚有純正風氣。今年春節(jié)表弟結(jié)婚,相隔不過十年,風氣全變了。他們頭天去娶親,次日中午回來。一伙平日的朋友,把表弟攔在屋邊,給他臉畫烏龜,身穿女人的內(nèi)褲胸罩,手持破盆敲打,回答各種刁鉆問題稍有差錯,當場受罰。如今的結(jié)婚,是不光玩新郎新娘,還玩公公老,大家固然玩的開心,實則粗俗至極。從前的人很認真,認真的戀愛,認真的結(jié)婚,儀式雖也簡單,卻是處處平順得體。

          某家的女兒長到出嫁年齡,有看中的小伙子,先請媒人去說。媒人一般是村里能說會道的婦女,家里日子相對好過,經(jīng)常打伴得干干凈凈利利索索,善講笑話戲謔又懂分寸,與人親近,受人敬重。媒人上門探口風,除了男方備下的禮物(通常是一包白糖一把面一封餅干),不管天晴下雨,還要自備一把傘,表示愿意成人之美。進門先講笑打隱語,說是某某請我來給某某吃回耳朵肉,不曉得吃得成吃不成。無論成與不成,媒人都要往返三次,對方才給答復,以示慎重。若行,便開始看人家。

          看人家,是媒人引著男方到女方家,備的禮物是苞谷酒十斤,臘蹄子一只,衣服幾套,糍粑十個,還有白糖面條餅干等副食。小伙子去看,也是被看,人才如何,性格怎樣,周不周正,都在女方眼里。女方設(shè)酒席款待男方來客和媒人,并將女兒的“八字”送給男方,表示兩家正式聯(lián)姻。看人家,即為定親。定親后通常有一年半載的觀察,若合適,則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不合適,就算。算也很正式。男方隨媒人去到女方家,坐下來大家把道理說明白,把男方送的禮算清楚,折合成錢當場退給男方,再不糾纏。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俗稱過門或插香。先問期。小伙子跟媒人去女方家,女方家會喊來自己的親戚和族人,幫著一起“相親”。幾番商量后,如果同意婚事,媒人便問過門日期。過門前一天,小伙子在媒人陪同下,去接女方家人。男方家里,早已叫來親朋好友,開起流水席,其熱鬧程度,僅次于婚禮當天。待夜飯吃過,堂屋里打掃干凈,小伙子便在家神下燒香告祖。其恭敬認真神態(tài),真是當著大事,圍觀的人也都保持距離,一時間安靜下來。事畢,大家才又繼續(xù)談笑。山野黑靜無聲,惟堂前檐下燈燭明亮,一團喜氣充盈。

          次日吃過早飯,開始打香桌,即把女方家人請到家神下香桌邊坐定。昨夜告祖的紅燭殘痕猶在,燃盡的香兀自剩著一截竹簽。男方親戚一個一個上前來認親,并給紅包。姑娘接過紅包,隨小伙子叫一聲這位親戚,謂之改口。大家做得來都極認真,又隨和,臉上的笑,是拋卻了人間一切憂患得失,只有喜。姑娘帶著羞澀,紅暈滿臉,倒也大大方方,一聲聲叫的清甜。此外,男方還要給女方一定數(shù)目的禮金,俗稱打發(fā)錢,以供女方準備嫁妝。諸事完畢,則鳴鞭放炮送女方回家。女方漸遠漸隱,進了竹林樹林。炮火煙子悠悠升起,散在碧空里。

          過門插香后,婚事就定下了,不出大意外,再無變動。猶記得,春芝姐許給楠木園羅家,過門插香后,她卻調(diào)皮。原因好像是,她跟二隊廖家某小伙子曾是初中同學,互有好感。畢業(yè)后,春芝姐在村里教書,小伙子出遠門打工去了,再無聯(lián)系。不想,幾年后,小伙子遠道歸來,找到她,舊情仍在。本已議定婚事的春芝姐,鬧著要退親。孃孃和姑爺都不同意。有天,她竟私自跑到廖家,要和男的一道出遠門。擦黑邊,孃孃風急火急跑過來,去廖家攔人。我母親叫她進屋坐,她只略站一站,喘氣發(fā)狠說,我硬是要把她攔回來,背時猴兒,門都過了,她還調(diào)甚門子皮。我從沒見孃孃像那次般生氣過,絕然過。最后,春芝姐和廖家小伙子不得不分開,嫁給了羅家。

          雖是訂了親,男女雙方并不常在一處,單是生朝滿日逢年過節(jié)見一見。小伙子背著禮物,翻山過水而來,走得渾身是汗。丈母娘在階沿口接著,未婚妻打來洗臉水,老丈人遞上一根煙,問候道乏,親親熱熱。他們是拿他當貴客待。老丈人向來是默然的,丈母娘話就多了,跟準女婿聊個沒完,小伙子唯恭恭敬敬聽著,比待自己母親還有一種親。未婚妻只是在忙著,很少說話,他也不知該說什么,看在眼里,似乎就夠了。兩人心里都有,表面看去,卻是處處回避。人世是如此的火雜雜,且又端然不可褻玩,他們是連談?wù)剳賽?,似乎也都顧不上,甚至像小學生寫作文的不切正題。只當無人時,才顯出一些親昵燕好。

          姑外婆家三個女兒,一把水蔥似的漂亮。因無兒子,選大女招上門女婿。在我很小時,這門親事就定了,男方是老高山的,家里母親早逝,姊妹多,窮得只有一間五柱二的土墻房。過門插香后,我們已改口叫大姨爹。他是木匠,也會泥瓦工,幾乎常年在姑外婆家打家具賣。姑外婆家房子也不寬,他和大姨要成親,連間新房都騰不出來。他便開始建房子。姑外婆待他,真如親生兒子。他性格也好,做事勤快,嘻嘻笑笑,跟誰都合得來。一屋子人說他好,唯有大姨總不滿意,說他涎皮寡臉,沒大沒小,不懂分寸。他也確實活潑,每常去,只見二姨幺姨跟他嬉鬧一處。有時爭搶某個東西,二姨幺姨搶不過,就喊大姨:都是你的人了,也不快來管管,以后怎么行啊。

          有年正月我們照常去姑外婆家去拜年,新屋快建成要道板,大姨爹在樓上忙著釘跳板??此伦鲆环萑思遥?zhèn)€不容易,忙進忙里又是一團喜氣。大姨剛在人前大說他的種種壞話,轉(zhuǎn)背爬上梯子去找喊他吃飯。見她嘴里正吃著一塊酸蘿卜,大姨爹就說,給我一口。大姨不耐煩地丟一句,灶屋里有。他一盯,沒看見我手里不得空啊。大姨嘻嘻一笑,便伸嘴喂給了他。恰好被我看見,我還直納悶,一點看不明白。后來,他下恩施包工地,一路做起,發(fā)了大財。時代在變,人也在變。他開始花天酒地,不免外面養(yǎng)人。大姨得知后,與他吵架打架,終也奈何不得。喂酸蘿卜的尋常瞬間,他們或許都已忘記,卻是有著人世的至親與大信。

          大伯家的翠翠姐許給楠木園劉家,我們叫楊林哥,他每回過來,見到人都恭敬,連對我們小孩子也熱情。翠翠姐不像大姨那么亮麗灑然,在家做姑娘時話也少說,見到誰都是低首一笑。許配人家后,楊林哥但凡到來,她在人前又安靜了幾分,頭也更低了,話是一句不說。有一回擦黑邊,我聽見他們放活路回去走在山間路上,竟在嬉笑打趣,還有追趕之聲。大伯娘在梁子上茶地里,想必他們不知道,只是一路忘情追趕嬉鬧。冷不防大伯娘怪然問一聲,你們怎么了?兩人都囧在原地,不知如何答白。楊林哥趕緊去幫大伯娘背茶,翠翠姐獨自一人走了。向晚的天,一寸一寸的黑,一點一點的靜。

          置辦嫁妝是場大活路。先喊鄰里團轉(zhuǎn)來幫忙砍樹。杉樹、樅樹、青岡樹、楓香樹、泡桐樹等,砍了運回柴房,堆放數(shù)月陰干。再請匠人解板。場壩里支起兩個木馬,將木料抬出,置于其上,鋸成一節(jié)節(jié),粗粗經(jīng)斧頭片過,按多少公分厚為一板,吊線彈墨為記。然后置于高腳馬,用抓釘釘牢,兩人里外拉動大鋸,白色的鋸木面雪片般兩邊撒出??諝庵校瑥浡驹久娴那逑?。不移時,解開一板,再解第二板。如此反復,木料全解完,總得十天半月。

          木板解好,等些時日,便請木匠來打家具,砍削推刨拼接組合又得好幾個月。家具不用太多,十抬八抬就夠了。一般是大小衣柜各一口、碗柜一口,抽屜柜一口、箱子一口、床一架、椅子幾十把、桌子幾張、圓爐一兩個,都很實用。后來,也有打組合家具的。打好,再買回各色油漆,請漆匠來刷。如此,鮮亮明艷的家具才算成了。一切置辦好,已過了年把時間。雙方商量,請人擇定良辰吉日,舉辦婚禮。婚禮多會在秋后農(nóng)閑季節(jié)舉辦,尤其集中在國慶和元旦,會熱鬧三天。

          頭天團客,幫忙的全部到位。幫忙的雖多,但各有明確分工,誰裝煙,誰倒茶,誰煮飯,誰下廚,誰上菜,誰擦桌子,誰洗碗,等等,都一清二楚寫在一張大紅紙上,貼在大門口。吃過早飯,知客司站在大門口,按名字喊人,當場宣布擔負什么職責,并發(fā)一包煙一個紅包,以示慰勞。在知客司安排下,一部分人去團轉(zhuǎn)鄰里各家借東西,大桌子、高板凳、轎桿、椅子、圓爐、鋪蓋、鍋碗瓢盆等,都要借。留在家的開始殺豬宰雞,清掃整理,各司其職。

          所有人都在火雜雜的忙,大家嘻嘻哈哈,一團喜氣。唯有要當新郎的不需做事,一身新衣,見人只是裝裝煙,道聲勞慰,對誰都恭恭敬敬如子侄。眾人對他也客客氣氣的,偶有同輩玩笑幾句,都是適可而止,絕不過火。不拘平日多么興頭輕狂的,今天他也恭恭敬敬領(lǐng)受,像個聽話懂事的好子弟。

          吃過中飯,娶親隊伍就要出發(fā)了。娶親隊伍打頭的人,稱為客總,一般由姑爺(孃孃的丈夫)擔任。娶一回親,女方必有各種慣例的禮行。所謂禮行,通常是給紅包。去到女方家的一切禮行,都由客總出面。俗話說,大小是個禮,人親禮不親。一切都是老規(guī)矩,有絲毫差錯,遭人笑話,對方客總也是不依的。碰上那規(guī)矩多禮行大的,還不免各種刁難。這就需要男方客總能說會道,解各種圍。按老規(guī)矩,這邊要趕一頭豬,抬一擔白酒,豬頭和白酒上都貼有紅紙,是為過禮。后來,禮豬多折成錢,只兩個年輕后生抬一擔白酒。鞭炮一炸,客總背起花背簍走前頭,新郎緊隨其后,再是抬白酒的,挑籮筐的,抬嫁妝的,浩浩蕩蕩的隊伍便出發(fā)了。

          到黃昏時候,男方家里東西都借回來了,殺豬宰雞忙歸逸了,屋里屋外門前柱頭上對聯(lián)貼上了,鞭炮聲里,嫡手親戚也都接連來了。人客漸多漸熱鬧。毛焦火辣忙了一天的人,終于有了點閑空,坐著打牌的打牌,日白的日白。知客司一聲喊,一聲吩咐,眾人放下手里的牌,兀自嘻嘻哈哈,開始在桌上擺碗放筷,上酒水飲料??腿硕家灰粐雷隆V宦犚宦暆n油漬油啊,一人手舉條盤,自廚房悠然而來。菜有人端,飯有人打,茶有人上,煙有人裝,各種伺候,席上人都是貴客。夜飯吃過,到九十點鐘,幫忙的打著火把電筒各自回家休息了。次日才是大忙的一天。

          女方家里,這一天卻是最熱鬧的。辛辛苦苦盤養(yǎng)二十來年的姑娘,一旦就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父母不忍心,姑娘也不舍。一整天,姑娘都坐在自己房中,母親陪著她,像是最后的陪伴。鞭炮一聲聲炸起,親戚們前腳后腳地來。一團喜氣中,做母親的不免要哭,沒有聲音,只是眼睛水順著面頰流。下午,娶親的人翻山過水而來,鞭炮又連不連地炸,屋里頓時更熱鬧了。做母親的聽著一聲一聲鞭炮響,想著接女兒的人真來了,竟是放聲大哭起來。

          送來的禮物中,有兩個包袱,置于家神下香桌上,需要小孩子解開。翠翠姐出嫁,便是我和弟弟當堂解包袱。所有人都望著我們。我們也如臨大事,恭恭敬敬站在香桌前,仔仔細細地解,好像里面裝的是稀世珍寶。解開包袱,有兩個紅包是專為我們備的。大人從里面拿出,端端正正遞給我們,我們接在手里,不敢隨便拆封。交到母親手里,她也滿臉喜氣?;氐郊遥虐褋聿痖_,每個包著一塊二毛錢,新嶄嶄的,泛著絳光綠光。那錢不值什么,貴在有喜氣彩頭,且我們沾到了一份。

          到晚上,要陪十姊妹。堂屋里置開幾張大桌子,擺著一盤盤花生瓜子糖果小點心,當中放一個大紅包,規(guī)矩是只有女孩和未嫁的姑娘才能上桌。新姑娘坐上位,兩面排下去,團團圍坐。一人起頭唱歌,按老規(guī)矩,是要唱“十姊妹都請坐,聽我唱個開臺歌,說開臺就開臺,大家歌兒唱起來”,在我小時候,就不這樣唱了。桌上的姑娘們不拘唱什么都可以,眾人一首一首唱下去,唱的最多的便得大紅包。新姑娘不用唱,端端正正坐著聽,臉上戚戚有哀色。

          翠翠姐出嫁晚上陪十姊妹時,在座唯有廖清秀唱的最多。她是大伯娘的表孫女,與我同班同學。小小年紀的我,對她有些好感,聽她唱歌,只覺真是優(yōu)美動聽。其中有首《青青河邊草》——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燒不盡/風雨吹不倒/青青河邊草/綿綿到海角/海角路不盡/相思情未了——柔和的旋律,至今縈繞在我心間。那天晚上,我還差點和她睡在了一起??腿撕芏啵跇巧祥_了鋪。一邊睡男的,一邊睡女的。我們一幫子湊在一起,嘻嘻鬧鬧,在樓上玩到很晚沒回。她說,你可以睡在這里,小孩可以,大人就不行。母親卻幾遍喊我回去,我只得回去了。

          后來翠翠姐生孩子,我們?nèi)コ匀啤T敬蛩泐^天回,因為次日要拿成績單。奈何姐夫不讓,只得又住了一晚。次日一大早,我們不顧吃飯,也不等大人,便往學校趕。那是六月天,陰沉欲墜,沒走多久,暴雨突降。我沒帶傘。她撐開花布傘。傘很小,我們擠著走在山間小路上。沒走幾步,我便跑了起來。還清晰記得,我當時并非害羞而跑的。在那一刻,我似乎想用一種優(yōu)美的跑姿來取悅她,想讓她看看我能跑得多快。所以,她越是喊我停下,我越是加快了速度。跑出那片樹林,跑過一道田埂,跑到一處葡萄架下,我才停下來等她。她追上我時,指著我的后背說,你衣服上全是黃泥巴。那一刻,我特別狼狽。

          發(fā)親一般在中午。柜子、箱子、抽屜等家具,以及親戚們送的鋪蓋包單,都已一抬一抬捆好在轎桿上,停在場壩里。姑娘就要離開,向父母告別,必得要哭一場。土家人的傳統(tǒng)風俗里,哭嫁是不但哭,還得唱,哭唱自己的命運,哭唱父母的養(yǎng)育恩,哭唱哥嫂姊妹情,都有特定的歌詞。比如哭父親是這樣:“天上星月多不明,爹爹為我苦費心,爹的恩情說不盡,提起話頭難言罄。一怕我們受饑餓,二怕我們生疾病,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傷腦筋……”后來這種哭唱也不實行了,單是臨出門哭一場。

          女方客總還有一些交判,一些札咐,男方客總無不一一應(yīng)承。大家歡歡喜喜,客客氣氣。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男方客總辭過眾人,嘴里說著“再喝酒,再喝酒,等到洗三朝,好好喝一頓”的道別話,背起花背簍打頭走。新郎也拱手辭別,仍是緊隨其后。早已站定在轎桿邊的年輕后生,嘿嚯一聲抬起嫁妝,也邁步開走。轎桿是兩根楠竹做成,嫁妝捆在中間,抬起走時,便一閃一閃微微起伏。新姑娘猶自嚶嚶啜泣,由哥嫂侄兒侄女陪伴,走在最后面。父母站在大門口抹著眼淚,呆呆望著。所有客人也都望著。一隊人走過場壩,沿門前山路曲折蛇行,漸行漸遠。鞭炮還在炸,白煙騰騰而起,散在秋日的晴空里。秋日的晴空,高而淡遠,飄著疏疏的白云。一時,鞭炮炸完了,熱鬧了幾天的屋里屋外,客人還在,卻頓然冷清了許多。一個人的離開,似乎帶走了所有。

          而此刻,男方家里卻是熱鬧不過的。這天,是婚禮的正日子,鄰里團轉(zhuǎn)所有的親朋好友,都紛紛前來吃喜酒。小時候,我特別盼望這樣的日子,因為可以去好好玩幾天、吃幾天。在我六七歲時,也即90年代中期,村里的酒席還不算豐盛,一桌八盤十盤,多是豬肉,雞魚只是陪襯,但已足夠讓我們垂涎。那肥膩柔滑的扣肉、坨坨肉,清香滿口的芹菜肉絲、胡蘿卜肉片,黃金亮色的酥肉、苕圓子,道道菜我們都愛吃。后來,便有了整雞整魚,蹄髈肘子豬腳等。這些平常絕難吃到的東西,在那幾天里,卻能吃個夠。

          我父親是廚子,每當村里誰家有大務(wù)小事,都喊他去下廚。對于父親會下廚,我起先是驚訝的,因為在家里,他幾乎從不煮一頓飯。有一次,田灣陳家打發(fā)姑娘,又請他去下廚。我打灶屋邊過,還真看見他揮舞著菜刀,極嫻熟地在切菜。廚子是很受尊重的,迎進送出都放鞭炮,按禮行,還要給紅包,并回一些剩肉殘菜。這些剩肉殘菜,我們又可以吃幾天,在那年月,簡直是難得的美味。

          人們最期待的,當然是新姑娘的到來。秋陽暖暖和和照著,場壩外的桂花樹,隨風送來幽幽的香氣,只覺人世的深穩(wěn)與平正。大家吃了飯,或正在吃飯,圍坐一處談白說閑,又有著人世的大歡喜。孩子們都在追進追出的嬉鬧。時不時,有人會問一句,新姑娘什么時候到啊。人們便會翹首望一望山路。山路迢迢,秋陽滿山,巴茅草花在風里蕩著,兀自悠悠閑閑,對人世的喜悅似乎漠不關(guān)心。

          小時候,只有一次抬嫁妝的隊伍從我家屋后路過,隔老遠,我們就跑去看。那是戽口李家院子的姑娘,嫁到二隊廖家屋場里。家具都漆成淡黃色,捆在轎桿里,兩個人一前一后抬著,共有十幾抬。抬的人弓著背,肩上搭根帕子,不時揮起擦擦滿頭滿臉的汗水。新姑娘由高親陪著,走在最后頭,一身淡青色衣服,臉色端凝,目不斜視,只顧走路,走得不快不慢。有人打招呼,高親會簡短聊幾句,并不像平素嬉笑隨便,渾身當著大事般的憬然。

          路途實在遙遠的地方,娶一回親,特別惱火。那年月交通不方便,全靠走路。據(jù)說,我父親結(jié)婚時,抬嫁妝的真是淘了大神。外婆家住在野雞灘的浪壩,坐車過去,也就半個鐘頭。但當年走路,至少得三個小時。去拜年,我走過。從芭蕉坡上翻下去,過一條河,到杉木壩、草子壩,經(jīng)小河灣、牛鼻子洞、野人孔,在黃石匠家屋邊轉(zhuǎn)向豬腦殼梁子,算是走了大半,一路翻山過溝,直走得腳妑手軟。當年他們抬著重重的嫁妝,中午發(fā)親,走到我家,硬是到了擦黑邊。多年后,有人跟我談起那次娶親,還直甩腦殼,嘆息真不松活。

          翹盼中,新姑娘終于到了。山路上,抬嫁妝的累得七生八死,眼看快到了,也就齊聲打起了喔嚯。屋里所有人都如臨大事??腿藗兗娂娕艿綀鰤芜叄粗迠y隊伍貼地而來。在知客司安排下,幫忙的年輕媳婦已舀好洗臉水,圓親的一對夫妻站定在大門口,家神上備好了紅燭香紙,鞭炮一條條如走龍蛇,擺在場壩頭,或是掛在竹竿上。本地風俗,此時做母親的要回避,以免日后婆媳不合。做母親的若沒走及時,有人便開玩笑,還不趕緊走啊。做母親的笑一笑,滿臉惶急地走了,真像避災星一樣。

          鞭炮炸起了,噼里啪啦響聲不斷,白煙陣陣升騰。客總背著花背簍上了場壩,知客司趕緊上前迎接,問乏道辛苦。抬嫁妝的緊隨其后,一抬,兩抬,三抬……停在場壩里。一個個年輕后生恍如勝仗歸來的壯士,渾身熱汗淋漓,與見到的人縱聲談笑。眾人數(shù)著嫁妝,不免評說談?wù)撘环H缓?,新姑娘姍姍其來了。齊刷刷的目光,瞬間在她渾身上下打量,又是一番嘀嘀咕咕的評說談?wù)?。身材高大的,就贊好高大,身材小巧的,也贊好標致。新姑娘沒有不漂亮的。

          新郎站在大門外階沿口迎接,執(zhí)了新姑娘的手,進堂屋。圓親的前導,引一對新人到家神下。堂上紅燭高燒,當中插著三炷香,燭光灼灼,香煙繚繚。主婚人站在家神左邊,待新人站定,喊一聲,一拜天地。兩人不用下跪,只是站著,轉(zhuǎn)身對著大門外鞠一躬,再回身。又喊,二拜高堂。父母并未在座,只是空空的家神。兩人也不跪,鞠一躬即可。再喊,夫妻交拜。兩人便對拜一下。最后喊一聲,送入洞房。還是圓親的前導,引新人進去。

          事先安排的一對童男童女,用瓷盆打來熱水,讓一對新人洗手洗臉。洗完,新郎新娘拿出備好的紅包,給他們。隨之,便有一撥撥婦女孩子進新房。新姑娘要給每個人發(fā)喜糖。大家來討點彩頭,順便看看新姑娘是怎樣一個人。相陪新姑娘來的高親,是請到專門備下的高親房,奉茶裝煙,待如上賓,圓親的還會叫來專人陪座說話。一般人不能進這個房間。小時候,我打那房間外走過,瞥一眼,見里面的人都恭敬客氣,連話也少說,只覺他們是如天人的不可靠近。

          吃飯時,新郎與男高親一桌,新娘與女高親一桌。男高親一桌只有男的,都是嫡親中最重要的人。女高親一桌只有女的,也是嫡親中最重要的人。其余桌上鬧熱哄了,大家高聲笑談,舉杯暢飲,無所顧忌。惟有兩桌陪高親的安安靜靜,舉筷夾菜,端杯敬酒,都規(guī)矩斯文,講話也輕言細語。廚子上來的菜,有一盤插著柏樹枝,大家便紛紛掏出一塊兩塊錢,放在樹枝間。菜全部上桌,圓親的安排新郎新娘與眾人裝煙敬酒。煙是雙份,酒是一口,都行得來恭敬客氣。飯后,新娘由女圓親的帶回新房;高親由男圓親的帶回高親房,又是奉茶裝煙,陪座說話。

          吃喝談閑說笑一整天,到晚夕,來吃跑跑酒的客人漸漸散了。嫡手親戚們還在,仍是熱鬧。屋里屋外燈火通明,照得雪亮。男人們或坐在桌上斗地主、炸金花,或圍著觀看。炸金花的場面尤其熱鬧。女人們多是三五扎堆,家長里短,曲曲拱拱說閑話。孩子們跑進跑出,追逐打鬧。夜里清風爽氣,暗黑闃靜,山間幾家燈火微明,天上星月無聲。唯有這家人的堂前檐下,人客談笑不止,只覺連那燈里光里都是喜氣。

          次日一早,新婦便要下廚做羹湯,端給公婆吃,表示以后有孝心。此時的新婦已是家常裝扮,卻渾身透著一股新,一舉一動,都是那么端然平順。公婆接過羹湯,客客氣氣,眉里眼里都是笑。三天后,要回門。一對新人,背著禮物,過山過水回娘家。山路依舊崎嶇難行,兩人一前一后不緊不慢走著,迎面緩緩而來如水的風,抬眼是天高云淡的秋空,談笑間,山一程水一程,次第都是人世的風景無限。新婦好比開得正好的花,有綠葉扶持,就要結(jié)出果來。

          婚禮后,一切又如常,只是屋里多了個人。照樣吃飯干活,早出晚歸,田里地里農(nóng)事無盡,只因多了一個人,卻又一切不一樣了。從此,家里的一雙筷子,一杯茶,一擔清水,似乎都在新婦的照耀里,日子也就有滋有味起來。那門邊柱頭上的紅紙對聯(lián),窗玻璃上的大紅喜字,場壩里的鞭炮碎屑,一切都在著,又漸漸蒙塵而暗淡湮滅。歲月就像屋邊的泡桐樹,靜靜地長,又如溝里的水,細細地流。新婦成為身邊最親的人,愛里恨里都是她,燒茶煮飯,洗衣挑水,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甘難苦愁扶持著過。這樣的日子,便是人世的山長水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結(jié)婚習俗
          專 欄 | 李慶祥:西陳莊婚俗
          鄲城民俗
          [樅陽二三事]樅陽民間婚嫁習俗趣談
          中式傳統(tǒng)婚禮的習俗,原來這么美!
          苗族婚姻習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