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名人言《道德經(jīng)》

           

           

          毛澤東(1893—1976,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 

              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關(guān)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

           

          孔子(前551-前479,思想家、教育家)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史記·老子列傳》)

           

          莊子(約前369——前286,思想家): 

              關(guān)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ā肚f子·天下篇》)

           

          胡適(1891—1962,哲學家): 

              這個在老子書里萌芽,在以后幾百年里充分生長起來的自然主義宇宙觀,正是經(jīng)典時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學遺產(chǎn)。(《中國哲學里的科學精神與方法》,1959年,第三次東西方哲學家會議)

           

          黑格爾(1770~1831,德國哲學家): 

              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性——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shù)……。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jīng)》,最受世人崇仰。(《歷史哲學》)

           

          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文學家): 

              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1884年3月10日日記)

           

          林語堂(1895—1976,文學家): 

              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自閃光耀。(《老子的智慧》)

           

          李約瑟(1900-1995,英國科學家): 

              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于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jīng)爛掉了的大樹。這些樹根今天仍然生機勃勃。(《中國科學科技術(shù)史》)

           

          張岱年(1909-2004,哲學家):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范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卡普拉(美國科學家): 

              在偉大的諸傳統(tǒng)中,據(jù)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是最完美的生態(tài)智慧。(《非凡的智慧》)

           

          湯川秀樹(1907~1981,日本物理學家):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jīng)預見到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狀況,甚至已經(jīng)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將達到的狀況。(《創(chuàng)造力和直覺——一個物理學家對東西方的考察》)

           

          金岳霖(1895-1984,哲學家): 

              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就是道。(《論道》)

           

          魏源(1794—1857,思想家): 

              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義》)

           

          清世祖(1644-1661年在位): 

              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余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經(jīng)序》)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jīng)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御注道德經(jīng)》)

           

          蘇轍(1039—1112,文學家): 

              言至道無如五千文。(蘇籀《雙溪集·遺言》)

           

              歐陽修(1007-1072,文學家)

              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于治人之術(shù)至矣。(彭耜《道德真經(jīng)集注雜說》卷上)

           

          宋太宗(976-997年在位):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并在其中。(《宋朝事實》卷三《圣學》)

           

               唐玄宗(712-756年在位):

              (《道德經(jīng)》)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欲,以虛心實腹為務。(《御制道德真經(jīng)疏》)

           

          王弼(226-249,哲學家): 

              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司馬談(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之父):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shù)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記·太史公自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今中外部分名人談老子和經(jīng)典
          中國名人論《道德經(jīng)》
          中華道學百問丨《道德經(jīng)》是怎樣的一部經(jīng)典?
          莊子[zhuāng zi]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莊子,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一張表速記中國哲學!
          道德經(jīng)大智慧 第四章:古今中外對《道德經(jīng)》的評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