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是杜甫青年時期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思的精妙奇絕。詩人通過描寫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春望》
《春望》原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文開篇描繪了國都蕭索的景色,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zhàn)事持續(xù)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環(huán)環(huán)相生、層層遞進,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夠引發(fā)人們共鳴、深思的境界。
表現(xiàn)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nèi)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原文: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約兩年時所作。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農(nóng)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原文: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首詩是杜甫于765年離開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詩人用闊大無垠的夜景襯托深沉滯重的孤獨,使人感受到詩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筆下奔涌的江流一樣澎湃難平,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飄泊無依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