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不吝惜贊美在惡劣環(huán)境中美好成長的事物,因為我們深知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俺鲇倌喽蝗荆鍧i而不妖”,這是難得的品性,但又有多少人可以近墨而不黑呢?如圣賢孟子,也需孟母三遷,敦敦教誨;東晉陶侃一世清廉,亦離不開他母親封鲊付吏的訓導。
家庭是人生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那么家風便是人生成長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家風優(yōu)良,人便如生活在芝蘭之室,雖久而不聞其香,卻已經與之相融,花香滿衣。家風惡劣,便也如入鮑魚之肆,雖久而不聞其臭,卻也已經遭受熏染,遺臭萬里。
我們每個人在出生時,都是纖塵不染的,似一張白紙,而原生家庭就是人生長發(fā)育最初的土壤。我們時常聽到這樣一對相反的話——“家教真好”和“沒一點教養(yǎng)”。什么是家教?什么是教養(yǎng)呢?其實不就是家風家訓嗎?古人常言:“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古時的大戶人家,都有行之成文的家規(guī),有系統(tǒng)的家法,以督促子孫后輩,要行為得當,規(guī)行矩步?!额伿霞矣枴繁忝鞔_寫到“吾家風教,素為整密”。即便小門小戶,也有不成文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子孫后代。中國勤儉節(jié)約、以和為貴、謙遜禮讓的傳統(tǒng)美德,又何嘗不是古之家庭千千萬萬戶的家風匯聚而成、流傳至今的國家風范呢?
當今社會,一個家教好、有教養(yǎng)的人,其家訓一定嚴格,家風一定嚴謹。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董卿,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母親端莊大氣,蕙質蘭心,父親嚴謹、堅忍而又善良。董卿在主持人的生涯中,無數(shù)次一遍又一遍的核對臺詞,主持過無數(shù)個電視節(jié)目,從未有差,她站在臺上氣質如蘭,談吐芬芳,這難道不是家庭的家風家訓熏陶的結果嗎?我們也時常會調侃“上梁不正下梁歪”,因為家庭教育并不是歇斯底里的呵斥怒吼,而是像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父母長輩的言行舉止,便是家風最直接的體現(xiàn),作為“上梁”的長輩如果不思進取、言行無當,作為“下梁”的孩子又如何能不扶自直呢?
我的父母并不識得幾個字,但他們勤勞能干,樸實節(jié)儉,尊老愛幼,這便是我賴以成長的家庭土壤,便是浸染熏陶我的家風,我感謝生于這樣的家庭,讓我學會仁與愛。
我堅信,家風便是“居芝蘭之室,弄花香滿衣”的傳遞與感染,是“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的訓誡與教誨,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儒雅與淡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戶匯聚而成的家風可以展現(xiàn)國家風范的一部分,國家風范也指導家風的建設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家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我們的小家庭更應傳承美好,秉承“家和萬事興”的傳統(tǒng)美德,踐行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努力建設優(yōu)良的家風,惠己、惠家、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