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聆聽更多考古大咖、文博達人的講座嗎?
↑↑ 點擊上方“愛考古”關注我們 ↑↑
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李存信,今天講座的內容是《實驗室考古的方法梳理》,主要是以?;韬钅乖嶙鳛榘咐?。
? 敲黑板,劃重點 ?
什么是實驗室考古?為什么要做實驗室考古?實驗室考古有什么裝備和利器?實驗室考古的工作內容不僅有精細化的發(fā)掘和提取遺存,還要對遺存進行修復、復原、復制。讓我們以大名鼎鼎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葬為例來講述實驗室考古的操作和規(guī)范#滿滿的干貨大放送#
李存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文化遺產保護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理事。1977年至今,主要工作為考古現(xiàn)場出土遺存應急處置保護和實驗室考古研究,參與并負責的重大考古發(fā)掘的實驗室考古項目有: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江蘇盱眙大云山漢墓、江西南昌西漢?;韬钅箞@、貴州遵義南宋時期土司楊價夫婦墓葬、“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考古發(fā)掘遺存、河南偃師二里頭二期墓葬、河北行唐故郡東周時期車馬坑等等。
隨著現(xiàn)代考古學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不同歷史時期的遺存和墓葬發(fā)掘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研究的進步和發(fā)展。但考古遺存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經過近百年來的考古調查和發(fā)掘,使得不同歷史時期的考古資源越來越少,并且越來越稀缺。
這就要求我們在考古實施過程中更加珍惜考古資源,以最大可能獲取考古信息和實物資料為宗旨,縮小或者減少大規(guī)??脊虐l(fā)掘面積,利用較少的考古資源,多學科共同參與,進行精細化的考古發(fā)掘和項目研究。近些年的考古學的方法,已經從傳統(tǒng)的田野考古逐步向田野考古和實驗室考古并存的趨勢發(fā)展。可以說實驗室考古是田野考古的延續(xù)和擴展。
實驗室考古是運用多種科技手段,開展古代文化遺存的發(fā)掘、清理、處理和保護。通過對遺跡遺物的現(xiàn)場觀察和研究,探索古代人類社會以及相關方面的科技狀況。發(fā)掘清理和分析檢測,包括處理保護、復原研究、展示利用為我們實驗室考古的基本工作要素。
面具出土時狀況和經修復后的對比
一是環(huán)境可控。自然環(huán)境下我們無法把控遺存的溫濕度的控制,當我們把遺存遷移到室內,就可以通過使用加濕機、空調機等,讓它和墓葬埋藏環(huán)境比較接近,形成高濕低溫的空間范圍,可以更好地保護出土遺存。
二是時間可控。田野考古會受到四季氣候的影響,遺存遷移到室內后,清理的時間便可控。
三是工作節(jié)奏可控。因為有很多出土的遺存,從顏色、外觀、形狀來講,不能馬上認定材質,我們需要用儀器進行分析檢測,進行材質的認定。我們在遺存遷移到室內后,在工作節(jié)奏可控的前提下,比較方便采取有效措施。
四是全方位發(fā)掘。常規(guī)的田野考古,一般的情況下是從晚到早的進行發(fā)掘,先做最上層遺存,然后依次是中間層位和更早期的遺存,如果遺存的疊壓狀況比較豐富的話,用傳統(tǒng)方法處理會非常麻煩,這時我們就可以把它做整體包裝,遷移到室內,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進行發(fā)掘清理。
比如在發(fā)掘商周時期的墓葬時,不管是頭箱,還是墓葬的墓主人身體的上方或下方,經常出現(xiàn)遺存疊壓情況非常復雜的情況。有時表層的遺存非常脆弱,如果不把它處理好,不能有效地提取出來,就無法梳理和發(fā)掘下層遺存。我們把遺存打包遷移到室內,對箱體進行翻轉,從側面或者從底面進行發(fā)掘,保證遺存的完整性、原始性,有效地進行提取。把遺存的保存狀況完完整整地保存下來并進行有效清理是我們實驗室考古的顯著優(yōu)勢。
五是保證安全。在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尤其是北方地區(qū)的商周時期墓葬,基本上都至少七、八米深到十多米深的墓葬很普遍,發(fā)掘期間,對墓葬四壁土方的牢固程度,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遺存本身的安全要充分考慮,一旦把墓葬整體包裝拿到室內以后,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實驗室考古的技術路線包括出土遺存的現(xiàn)場應急處置,提取。對一部分遺存在表層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應急措施,比如臨時加固或者封護使遺存保持它的原始出土狀態(tài)。遇到比較大規(guī)模的遺存疊壓狀況,就對遺存進行整體包裝,遷移到室內進行考古清理發(fā)掘、信息采集、樣品的檢測,包括加固、保護、復原、研究等等。
頭飾的出土狀態(tài)和修復后狀態(tài)
同時實驗室考古需要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容納大箱體。
社科院考古所實驗室考古操作間
目前在全國其他城市也建立了不少實驗室考古的工作場所,如山東大學青島校區(qū)的實驗室考古空間、我們和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共建的實驗室考古基地、社科院考古所和無錫市政府合作共建的華東考古基地等。
南昌?;韬顚嶒炇铱脊挪僮鏖g
2015至2018年做江西海昏侯墓葬時,在南昌新建區(qū)專門做的實驗室考古的操作間,面積600多平方米。
河北故郡實驗室考古操作間
這是從2018年到現(xiàn)在,我們正在做的河北省行唐故郡遺址中發(fā)掘的車馬坑,這是在工地現(xiàn)場建的工作用房。
在實驗室考古中我們需要具備一些特定或特制的設備,比如說液壓的升降可移動的車輛,在室內使用的移動箱體的小設備“地坦克”。還有一些專門分析檢測的儀器,比如超景深三維視頻顯微鏡,可以放大數(shù)十倍數(shù)百倍甚至到上千倍;可認定材質的便攜式X光光譜儀以及無影燈、偏光顯微鏡、做壓強實驗的測力儀等。
在處理出土遺存中的絲紡織物、皮質器物,漆木制器物時,它原來的支撐底一般都已完全老化腐蝕掉,全靠土體來支撐,我們需要對土體進行加固,對這些脆弱質遺存形成固定的支撐,不能因為土體的松散坍塌造成遺存的損壞或者缺失,這時我們需要用測力儀對土樣進行大量的壓強試驗。
超景深三維視頻顯微鏡
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
這些儀器幫助我們對遺存的保存狀況,先進行前期的認知,了解到它的外觀形狀,材質,腐蝕狀況,進行一數(shù)據(jù)收集,然后進行有效的處理保護。
常規(guī)實驗室考古工具
還有自制的一些竹木工具,把它們做成一定的弧度,在清理遺存過程中就不會造成損傷。
大氣中的氧氣對更加脆弱的遺存氧化速度非??欤赡茉诤芏痰臅r間內,就使這些遺存的發(fā)生卷曲、顏色變化,甚至粉化,有條件的話我們會使用無氧工作空間進行保護。
最后進入到制圖階段,我們利用工作站等計算機設備對發(fā)掘的圖片進行后期的編輯和整理。
舉兩個例子,在山西大河口的墓葬M1,一共發(fā)掘了11個壁龕,在不同的壁龕里邊出土了不同的漆木器,表面是髹漆層,木質部分已經完全喪失,靠土體來支撐。
保護后狀態(tài) vs 模擬復原效果
處理保護后的遺物狀態(tài) vs 模擬復原效果
這是一個蚌飾鑲嵌的大型漆木器,根據(jù)它的出土狀況進行模擬展開的圖,包括這個俎也是蚌飾鑲嵌的。
漆木俎保護狀態(tài)
通過對這些漆木器的有效清理保護,我們把它們的狀況,包括形制、器型、規(guī)格做了深度的了解,我們還分析了它使用的是什么木材、用的是河蚌還是海蚌、髹的大漆等等。這就是我們通過電腦制圖后,使用原材質、原始的材料進行復原復制。
下圖是在江蘇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劉非漢墓的7號坑,里邊陪葬了30多輛這種明器車輛。
我們提取了一輛,把它的材質,包括是木質部分、漆、還有金屬飾件,在進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對它進行了復原復制。這張圖片就是最終呈現(xiàn)的一件復制品,現(xiàn)在在南京博物院陳列展示。
下面就具體講從2011年到2018年,我們一直在做的江西南昌?;韬钅乖岬那謇戆l(fā)掘實驗室考古過程。
當初在2011年的時候陵園內發(fā)現(xiàn)被盜現(xiàn)象,于是江西省所考古隊員馬上介入,對陵園區(qū)域進行調查,做了部分的試掘。經過兩年的鉆探,調查了陵園內的墓葬、車馬坑包括建筑的基址等等,考古的前期調查都做得非常到位后便開展了正式發(fā)掘工作。
?;韬顒①R,漢武帝劉徹的孫子,父親劉髆是劉徹和李夫人唯一的兒子。劉髆年幼時就分封到山東巨野,為第一代昌邑王。在劉賀五歲的時候,父親劉髆去世,劉賀繼承了昌邑王王位(公元前86年),到他19歲的時候(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昭帝無后,權臣霍光和張安世扶持劉賀,讓他繼承帝位,迎劉賀到長安,27天后,霍光和張安世以劉賀在27天內做了1270多件壞事的理由把他罷黜。罷黜后發(fā)還原地,削昌邑王王位。十年后,劉賀29歲時,漢宣帝重新封他為?;韬?,封地在鄱陽湖邊豫章郡?;杩h,距離今天的南昌差不多60公里的直線距離,四年后(公元前59年)年僅34歲的劉賀在郁郁寡歡中去世。
從這張圖上看海昏侯陵園非常完整,東墻和北墻包括西墻的一部分現(xiàn)在還保存著,M1就是劉賀的主墓,甲字型帶墓道,墓穴的總體面積約400多平方米左右,墓葬規(guī)模非常宏大。
2014年墎墩漢墓考古現(xiàn)場發(fā)掘航拍影像圖
南側是它的墓道,有7米多寬,整個口字形的墓葬部分長寬約17米多。四周是回廊,三槨兩棺的葬制葬式。
我們在進行發(fā)掘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回廊四周有衣笥(sì)庫、武庫、樂器庫、廚具庫、車馬庫、文房四寶庫等等,當時出土了上萬件遺存,后期又清理出大量的簡牘、孔子畫像屏風等等。
我們把四周回廊部分遺存完全提取走以后,對中間主槨室的部分繼續(xù)進行發(fā)掘,發(fā)現(xiàn)主墓上面槨室的部分,已經塌陷到了底部,完全和槨的底板基本上相接。
主槨室分為西室和東室,中間有一個木質隔梁,在隔梁的西端出土了大量的金飾,包括馬蹄金、麟趾金、金餅等,出土了好幾盒,有數(shù)百塊。在隔梁東部是放主棺的部位,主棺的南側有一個大俎案,上面擺置了很多如銅豆、鼎等器物,差不多有幾十件,盛放著可能用于祭祀的東西和劉賀生前喜歡的一些食物。
東北角就是劉賀主棺的位置,下圖是現(xiàn)場的出土狀況。
?;韬顒①R之主棺(外棺棺蓋)保存狀況
在發(fā)掘到這個層面的時候,我們對主棺進行了綜合性的研判:他的主棺保存得還是原始狀態(tài),里邊的東西沒有經過盜擾,保存得應該非常完整。它塌陷了,受到上方的槨木、土體重壓,原來高度應該在一米左右,現(xiàn)在壓成了基本上也就20公分到30公分這個厚度。
主棺它有拱軸,也叫尸床,它是一個日字形的架子,兩邊各有兩個輪體,方便拖動,外棺和內棺放在拱軸之上。
根據(jù)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在現(xiàn)場我們對這個棺進行開啟的程序。
現(xiàn)場揭取主棺外棺蓋
先打開外棺,看看里邊的遺存狀況、保存形態(tài)。開啟過程當中想了許許多多的辦法,因為木質的外棺蓋近三米多長,埋葬在地下2000多年,雖然它有一定的厚度和強度,但在局部受力時,外棺蓋可能會斷裂,所以我們從底端撬動以后,馬上平均分布支撐杠桿,穿插到外棺蓋的底端,共同受力,緩慢地通過航車起吊把外棺蓋打開。
揭取外棺蓋之吊裝程序
棺蓋打開以后,在外棺當中有一個頭箱,頭箱的部位出現(xiàn)了一個漆木盒,壓得基本上是片狀破碎狀了,這個盒子原來的高度約10~20公分,長約60~70公分,寬40公分左右。
雖然壓成破碎狀,盒子的各部件還是完整的,把它每一塊碎片完整地揭取下來,包括小木頭匣側面、端面、蓋子的部分。提取來以后,發(fā)現(xiàn)底下有兩塊玉璧。
棺的左側頭箱有完整的一盒黃金制品,有金餅、馬蹄金、麟趾金還有20塊金板。
外棺蓋揭取后之遺存出土情況
外棺頭箱出土金飾
馬蹄金、麟趾金
金板、金餅
外棺頭箱里黃金制品的出土狀態(tài)是密密麻麻的疊壓在一起,總數(shù)量約有200多塊,它們上面還有一些文字,比如說鑄造的“上”“中”“下”,有的金餅上還有墨書,埋藏了2000多年,雖然江西南昌的紅色土壤酸性偏高,但黃金并不會受到腐蝕。
這些金制品取走以后,開始清理內棺。外棺、內棺兩側側板已經完全壓得粉碎了,基本上是缺失狀態(tài)。
據(jù)史料記載,大約在五代時期,鄱陽湖西南方發(fā)生過一次地震,應該是在地震的影響下,劉賀的槨室震塌了。同時地震造成了鄱陽湖水位抬升了好幾米,?;韬顒①R的墓葬就完全被水淹沒了。后來的盜墓人就很難盜墓成功了,所以?;韬钅鼓鼙3值浆F(xiàn)在的這種完整狀態(tài),出土遺存如此豐富,和鄱陽湖的水位抬升有很大的關系。
那么對內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是在現(xiàn)場做,還是拿到實驗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