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字節(jié)跳動旗下的西瓜財經希望借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之際,讓更多人了解巴菲特、查理·芒格和他們的思想。于是,當年采訪巴菲特的知名財經記者孫思遠老師代表西瓜財經找到我,希望和我一起探索和介紹價值投資、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
說來慚愧,對于投資我是一個小學生,甚至是門外漢。按理我沒資格做這樣的交流工作。
但有兩個原因,讓我在明知積累不足的情況下,答應下來這件事。
首先是因為我曾有幸成為芒格思想和價值投資思想的學習者代表,與芒格團隊當面求教;這樣的殊榮不是靠我個人的能力獲得的,而是讀者朋友以及芒格、李錄等前輩的善意、信賴和支持促成的。因此,我由此收獲的感受和啟發(fā),也不屬于我自己。我應當把我有限而不成熟的感受和思考分享出來,在大家的批判和交流中,逐步掃清迷霧,啟迪智慧,讓我們有可能進一步探訪到芒格先生及其背后精神思想的實質。
其次,就我個人而言,我也一直對價值投資及其代表人物芒格、巴菲特、李錄先生的智慧和思想充滿好奇與興趣,也很希望借此機會進一步學習。
因此,我把對查理·芒格及其思想的粗淺認識進行了一些整理,供大家批評指正。
查理·芒格是誰?
很多人知道股神巴菲特。
但知道芒格的人可能相對少一些,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某種程度上的精神導師。
巴菲特對芒格最經典的評論是:“是芒格讓我從猴子進化成人”。由此可見兩人的親密關系,以及芒格對巴菲特的影響。
但查理·芒格究竟是誰呢?
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美國金融大鱷?還是一個年老幽默的智者?
我第一次去見芒格的時候,芒格和我說:“我是孔子思想在美國的實踐者?!?/p>
芒格思想對中國人有什么用?
芒格的得意門生、合伙人李錄先生在給《窮查理寶典》寫的序言中提到芒格時道:“我常常會忘記他是一個美國人。他更接近于我理解的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彼^士大夫價值觀,就是儒家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我成長、自我超越的過程。
當然,芒格之于中國人的價值,不僅僅在于他讓我們看到了哪怕是一個美國人,當他秉持儒家思想時,也能夠在美國這樣的現代社會中取得極高的成就,進而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芒格秉持東方儒家精神的修身成長之路上,發(fā)展出了新的、結合西方科學文明成果的修身方法,這對完善傳統(tǒng)儒家修身方法、建立符合當代文化的儒家修身方法有重要貢獻。
儒家講求格物致知。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也很喜歡曾國藩,曾國藩被譽為半個儒家圣人。曾國藩格物的過程,主要是一邊讀圣賢書,一邊在實踐當中研幾,通過靜、思、悟不斷自我反省,尤其是最后,曾國藩做到了副國級干部,身邊有很多厲害的人、又參與了時代的重大事件,這些都給他巨大的啟迪,他自我修養(yǎng)自然比我們這些凡間俗人要深刻得多。
可惜,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沒有曾國藩這樣的機緣和環(huán)境。
我們沒有副國級的條件,怎么樣有效格物致知,修齊治平呢?
在這個問題上,芒格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我們今天時代的人,比曾國藩要幸運和幸福得多。我們利用便捷的知識網絡,可以向人類各個領域最頂級的思想家、實踐家、科學家學習,通過研究各個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形成跨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型,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武裝自己、靠近智慧。
我認為,芒格這種整合跨學科智慧的多元思維模型學習法,是對儒家修身的方法論上的一個重要貢獻。
這個貢獻從思維方式上提供了新角度:過去我們更多強調專業(yè)分工、分科治學,而多元思維模型強調跨學科、多視角的打通。這對我們應對今天越來越復雜變化的時代而言,是有重大積極意義的。
我覺得單是這一點,芒格就對我們中國人做出了很有價值的貢獻。
芒格思想對投資者有什么幫助?
我對投資的了解和實踐都很有限。
對于價值投資,也只是在北大的價值投資課上,懵懵懂懂旁聽過2年。
因此,我只能從我價值投資初學者的角度,談一點感受。
我認為,芒格和巴菲特在繼承格雷厄姆安全邊際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出了“能力圈”這個概念。而能力圈的提出,一下子把投資的主要問題,從“如何選擇有價值的股票”轉變?yōu)?strong>“如何提升能力才能看懂股票的價值”。
因為能力圈的概念,首先要求你得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什么,就是李錄先生常說的一句話,要保持“對知識的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如果不能極度誠實地面對自己,弄清楚自己到底懂不懂投資的企業(yè),背后的風險是什么,那么在漫長的市場起伏中,總有一天市場會找到你的弱點,讓你付出代價。
因此,對自己誠實,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不僅對投資人很有價值,其實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只是由于投資人所處的金融市場,對人性弱點放大得更極端,因此,需要保持對自己誠實的態(tài)度就更嚴格,這其實也是更加嚴格的“正心、修身”的過程。
這兩年我對芒格思想的新認識
2019年我有幸采訪芒格先生后,完成了介紹多元思維模型的書籍《好好思考》。有一段時間我還在想,“我花了將近8年的時間,研究芒格的思想,寫了介紹多元思維模型的書籍,應該是摸到了芒格思想的主旨了吧?”
然而,過去兩年里,隨著我和芒格團隊的接觸增加,有幸和李錄先生、常勁老師以及喜馬拉雅資本團隊的同事交流合作,我越發(fā)感慨,“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我其實還是在外圍打轉轉,并沒有真正理解到芒格思想的精髓。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因為,過去兩年在和芒格團隊的交流合作之中,我逐步意識到芒格的整個思想,最重要的不是多元思維模型,最重要的是對常識的尊重,以及由此體現的知行合一。
我在李錄先生、常勁老師和他們的團隊身上,感受到了對常識的堅定、耐心,在每一個事情上區(qū)分何為重要,真誠地對待生活。這種安靜的力量,這種對常識的尊重,對真知的信心,這種知行合一的力量,遠遠超越了我們看到的具體方法、策略和技巧。
所以,我在《好好思考》講的多元思維模型,更多還是在術的層面上去理解芒格方法論。而這個方法論背后更底層的力量,源自對知識的誠實、對他人的善意,對常識的耐心以及由此衍生出知行合一的力量。
我想,這種生活的態(tài)度,才是為什么芒格的人生能夠在他九十多歲的時候都豁達開朗和充滿樂趣,這種誠實、真誠、知行合一的精神態(tài)度非常重要。
學習芒格思想最推薦的幾本書?
首先第一本就是芒格本人的演講集《窮查理寶典》,是最重要的必讀書。
另一本是芒格的親密好友、合伙人、一起合作了將近20年的李錄先生寫的《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這本書繼承了《窮查理寶典》的精神內核,但是融入了李錄先生獨特的思考。我覺得這兩本書對理解芒格思想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因為我們了解一個人要知人論事,不僅要了解芒格的思想,還應該了解他的人生經歷,這樣才能全面理解芒格的思想。芒格有一本傳記,中文叫《查理·芒格傳》,英文叫《Damn, right》。雖然不是芒格本人寫的,但是確實是采訪了芒格和芒格的家人寫的傳記,我覺得也很有助于理解芒格的思想。
所以《窮查理寶典》、《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還有《查理·芒格傳》,我覺得這三本書,如果對于芒格思想感興趣、想了解他的話,應該都是必讀的。這幾本書我這些年都是會反復深入讀的,我也會在“萬物皆可盤”的學習社群中,和對芒格思想感興趣的用戶,一起在接下來幾年持續(xù)共讀學習,期待大家能夠進一步理解這些書籍背后的思想智慧。
最后,特別感謝西瓜財經的平臺,提供一個機會,讓我能夠把對芒格思想和價值投資的膚淺認識進行整理,形成一個視頻記錄,保留下我這個階段的無知與膚淺,這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
【相關推薦】
“萬物皆可盤”社群的伙伴們可能知道,我今年在不定期地做關于“復利人生”的主題分享,在其中分享了可能促進實現復利人生的五股力量:信念力,意志力,方法論,創(chuàng)造力,反思力。這五股力量,我們可能怎么樣去實踐、獲得,我也在不斷學習、探索和實踐的過程當中。當然,我也在不斷閱讀和這5個主題相關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