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命百歲”是很多人的夢想吧?但是我們身邊能活過百歲的“壽星”可以說寥寥無幾。
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日本的“敬老日”。厚生勞動省每年都在這一時期匯總、公布全國百歲老人的數(shù)量。截至9月15日為止,日本百歲以上老人達到了6萬7824人。
在這近7萬名百歲老人中,女性占到了87.9%,有5萬9627人。最高壽的是鹿兒島縣的田島娜美,現(xiàn)年117歲。男性中最高壽的是北海道的野中正造,現(xiàn)年112歲。
政府給117歲的田島娜美發(fā)長壽證書
日本人天生就有長壽基因嗎?
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研究,是否有特定的基因決定人能長壽。但通過對部分110歲以上的“超級人瑞”進行調(diào)查,并未發(fā)現(xiàn)他們存在什么特別的基因。而且,雖然日本人長壽是世界聞名的,但他們并不是一直如此。
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45歲。30年代以后,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逐漸提高,到20世紀末,男性平均壽命為76.4歲,女性壽命在81歲以上。男女平均壽命都達到世界第一位。
而日本每年公布一次百歲壽星人數(shù)是從1963年開始的。1963年日本百歲壽星只有153人,以后每年都在增加,1994年達到5000人,2000年后超過一萬人,2015年超過了二萬人,今年達到了將近七萬人。
顯然,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和壽星人數(shù)大幅度提升是從這半個多世紀以來才開始的。
100歲的長岡三重子2015年在松山市參加日本業(yè)余短池游泳錦標賽,順利完成女子1500米自由泳比賽,成為世界首位100~104歲年齡組游完全程的選手
為什么日本“盛產(chǎn)”這么多百歲老人呢?
不是因為他們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主要原因是醫(yī)療水平的進步和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
特別是這半個多世紀以來,日本人的飲食生活發(fā)生了改變。那些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年代,如今60歲以上的人,多數(shù)飲食比較清淡,因為他們的飲食中熱量和膽固醇成分較少,所以很少患有會導致各種疾病的動脈硬化,免疫力也大幅提高。而一項最新科學研究證明,低熱量飲食能延緩人體衰老的速度。
也就是說,健康的飲食習慣是日本人壽命延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界最高壽的男性 112歲的野中正造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
讓我們來看看日本人主要有哪些飲食習慣值得我們借鑒:
日本家庭料理
長命百歲秘籍
1、每頓菜肴品種花樣繁多,但數(shù)量少,而且用小碟、小碗盛裝,這樣每頓飯都攝入多種營養(yǎng)成份,但熱量不高。
2、魚、肉類食品和五谷雜糧、豆制品、蔬菜各占一半,不偏食。
3、一日三餐都有蔬菜,確保纖維素和維生素的吸收。
4、每天吃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鈣、維生素A和維生素B等成分。
5、經(jīng)常吃魚,而且吃魚多于吃其它動物肉。魚肉含有能使細胞新生的核酸,還有使血液凈化、血管暢通的EPA,有助于預防心肌梗塞,比其它動物蛋白質(zhì)更好地吸收。
6、每天吃一個雞蛋,而且和米飯一起吃。雞蛋里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等。和米飯一起吃,會使人更好地吸收米飯中的蛋白質(zhì),同時控制飯食的熱量。
7、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量,以醋、芥末等香辛料代替鹽來調(diào)味。很多來日本旅游的朋友都覺得日本料理口味過于清淡。你知道嗎?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告,各地的胃癌發(fā)生率和使用的鹽量密切相關,使用鹽量越多,患胃癌的幾率越高。而且吃太多鹽還會導致腎臟病、心臟病、高血壓、風濕、脫發(fā)、皮膚病等,一定要適量為宜。
8、每天都吃豆腐等大豆食品。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而且容易消化,還可延緩衰老。
9、每天吃海藻。海藻制品含豐富的碘和蛋白質(zhì),對于內(nèi)分泌,尤其是甲狀腺十分重要,還能有效預防便秘和大腸癌,是很多日本家庭做湯、煮面、拌涼菜必不可少的食材。
10、每天吃水果,確保維生素C的攝入。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可以總結出來了,日本人之所以長壽,正是因為他們注重營養(yǎng)、均衡膳食,而且飲食較為清淡。而這些也正是健康飲食的特點,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想知道日本百歲長壽老人每天吃什么、喝什么嗎?
~請繼續(xù)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