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周報 · 社會雜談
Photo by Clarisse Meyer on Unsplash.
作者:閃閃,諾友,金融工作者,不惑之年開始覺醒,正在開啟不一樣的人生下半場。一諾文末給大家送新年驚喜。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奴隸社會(ID:nulishehui)不端不裝有夢有趣的原創(chuàng)文字,聽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者講自己的故事。
前言
“愛使人生不再一樣”,《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中的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我已經(jīng)走過的近 40 年歲月。童年是缺愛的,少女時代是不懂愛的,嫁為人婦后才知道了自己不懂愛、不會愛,所以走上了一場自我認知、自我成長的漫漫探索之路。愛,使我的人生從灰白黑的背景中逐漸呈現(xiàn)出了斑斕絢麗的色彩。
孤獨的童年
在三歲左右,父母為了賺錢每天把我送到親戚家,陪伴我的是一個雙目失明同時半身癱瘓的奶奶。到五歲的時候,跟著父母一起外出做運輸生意,主要在長三角一帶運輸石灰。
而我哥就留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每次我們回來,哥哥都用那冷漠的眼光看著自己的父母,那目光我至今記憶猶新。
在我上小學之前的這兩三年時間,我就是在船上長大的,陪伴我的沒有小伙伴,只有一條小狗。我的童年非常孤獨,以至于在我慢慢長大后,還是很怕天黑,當黃昏降臨的時候我就覺得一個人好孤單,心情特別的失落。
▲ Photo by Christopher Harris on Unsplash.
印象中父母從來不會表達愛,親密關(guān)系不和諧,親子關(guān)系也很生疏。媽媽作為農(nóng)村婦女,任勞任怨,辛勤持家,但她不會愛,不懂愛,不會營造溫馨的氛圍,家里就是冷冰冰的感覺。從來不會有肢體語言如親親我、抱抱我,對我很生分,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孤僻的少女時代
孤獨的童年,缺愛的我,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很多時候都是我行我素、獨來獨往,成了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埋頭傻讀,一心學習,可是盡管成績不錯,但我始終沒有自信。因為自卑,我主動封閉自己,隔絕外界;因為自卑,我讓自己停滯了向上生長、向前奔跑。
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領(lǐng)導(dǎo)希望我當大隊長,但我沒敢答應(yīng)下來,我對自己沒信心,我對其他人其他事也沒什么興趣。
中考憑著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省重點中學,全市尖子生匯聚一堂,不再是昔日老師的得意門生,沒有朋友,也沒有父母朋友可以傾訴溝通,高中生活過得很失落,很痛苦。
高考也如意料之中發(fā)揮失常,剛上一本線,本來填寫省內(nèi)的一所高校,可是我覺得沒臉留在這里,其實這里也沒什么好留戀的。于是我私自修改填報的志愿,跑到了千里之外的大西北。從此,我又成了老師的得意門生,年年一等獎學金,勤工儉學,經(jīng)濟上自給自足。
縱然到了千里之外,父母也很少聯(lián)系我,我也很少聯(lián)系父母,我感覺自己是世界上可有可無的人。于是在網(wǎng)絡(luò) qq 興起的時候,我加入了網(wǎng)戀的大軍,靠著異地虛無的愛活著。這段戀情最后也是無疾而終。
面對高考的失利和人生意義的缺失,我走上了考研之路,因為我心無旁騖,也因為我別無選擇,所以我順利實現(xiàn)了自己的考研夢,以筆試和復(fù)試雙第一的成績考上了浙大。
在考研上我哥無論是物質(zhì)還是精神上都給了我很大的支持,父母無論在我的求學上還是就業(yè)上始終沒給予什么意見,一切都是我自己拿捏定奪。因為在原生家庭里,我就戴著模范生和隱忍者的面具活著。
研究生畢業(yè),順利找到工作,畢業(yè)后的 4 年里我的職場之路發(fā)展迅速,恰逢國內(nèi)金融行業(yè)飛速發(fā)展,作為招聘的第一批浙大研究生,公司重點培養(yǎng),我成了大老板的紅人,一起組織會議,一起出差,成了得力的助手,我對自己的職場前景充滿信心。
工作順風順水,可我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我也成了所謂的剩女。于是,29 歲的時候我下定決心在 30 歲前把自己嫁出去,我也真的如愿了。
這就是我前 30 年的人生,雖然過得不快樂但我從未覺得自己失敗、有問題。因為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覺得自己就是一棵任憑風吹雨打都屹立不倒的無名小草。
抑郁的少婦
《愛的五種語言》中,戀愛是神魂顛倒的,但我是沒經(jīng)歷過的,因為在 30 歲的時候我選擇了閃婚。
我們的閃婚,不是一見鐘情,我和老公都是理性的人,老家是省內(nèi)同一地區(qū)的(也許能少一些區(qū)域差異的矛盾),物質(zhì)條件從面上看尚可,我在國企工作穩(wěn)定,他處于自主創(chuàng)業(yè)階段。
我倆是通過相親網(wǎng)站認識的,當時我寫的內(nèi)心獨白:
一個自信、獨立的上進女青年,不奢求大富大貴,也沒想通過另一半來成就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積極樂觀、責任心強、孝順父母,有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業(yè)。
當時老公就是被我的獨白和照片打動了, 以至于他對我一見鐘情。
▲ Photo by Farsai Chaikulngamdee on Unsplash.
我一度也覺得我們倆的結(jié)合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黃金組合,但我還是遠遠低估了不同家庭環(huán)境成長起來的兩個生命體的格格不入。雙方都是大齡青年,閃婚后立馬要了孩子,所以二人世界時間不長,了解磨合也不夠。
等到孩子出生后,經(jīng)濟問題、婆媳問題等家庭矛盾開始不斷涌現(xiàn)。初為人婦、初為人母的我抑郁了。結(jié)婚后,我學會了罵人,學會了撒潑,把人生前 30 年的粗話臟話都說了,眼淚也都一并處理了,結(jié)婚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惡毒。
其實在結(jié)婚的初期,婆家給了很多次愛,但我接受不了愛,同時也不會愛,所以慢慢地,老公的愛箱也空了。老公的原生家庭也是千瘡百孔,老公的外公 36 歲就去世了,留下外婆和她的 2 個女兒(其中一個就是我婆婆),在農(nóng)村沒有男人的家庭受盡欺凌。
婆婆的姐姐遠走他鄉(xiāng),留下婆婆和外婆相依為命,家境貧窮,為了給家族留后,選了公公做上門女婿,可公公對外生性懦弱,而對內(nèi)又脾氣暴躁,家里吵架、打罵是家常便飯。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強勢的婆婆和靠拳頭保護自己的老公。
婚后我才發(fā)現(xiàn)老公是一個情緒極度不穩(wěn)定的人,隨時都會爆發(fā)戰(zhàn)爭,我就像懷揣一枚定時炸彈,成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次次的吵架,一次次的撕心裂肺,好多次都堅持不下去了。
2012 年,我開始了求助心理咨詢師之路。我知道了自己內(nèi)在小孩的存在。我明白了兒時的缺愛,也回顧了過去 30 多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不斷剖析、不斷尋找答案。
我抱抱內(nèi)在小孩,希望能盡快成長起來,但成效甚微。創(chuàng)傷越積越多,一遇到問題就是新帳舊帳一起算,無數(shù)次在撕裂。
▲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但這一切我都沒找父母或朋友傾訴,一個人默默抗著。我的老公也是如此地沒有安全感,如此地需要有人來尊重、來擁抱、來慰籍他的內(nèi)在小孩。這樣兩個奇葩的個體生活在了一起,演繹了比狗血劇還要狗血的劇情。
但即便在這樣艱難的關(guān)系里,我們在婚姻期間還是完成了三件人生大事。
生子:兒子是我最大的安慰與寄托,沒有他我可能也堅持不到現(xiàn)在,現(xiàn)在兒子給我越來越多的愛。
買房:嫁給老公的時候,老公在遠郊買了一套房,當時他們老家住的是 60 年代的木頭老房子。2011 年一起湊錢在老家買了房 ,2015 年又在主城區(qū)買了房。
買車:老公在 2015 年又換了新的車。
其實這幾年我們在物質(zhì)上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這一切都沒給我們帶來幸福,更多的還是彼此的譴責與互相的攻擊和傷害。
愛開啟自我成長之路
2017 年 8 月,就在我們搬新家的當天,我們又大吵一架并互相動了手,我絕望至極。恰時因為秋天的《那些離婚教我的事》那篇文章引領(lǐng)我來到了諾言,讓我第一次對自己、對老公、對我們的關(guān)系進行了重新認識。
在我們的婚姻中,老公是有問題,但我自身更是存在著大量問題需要解決。在一諾課程的指引下,我一頭扎進了自我成長之路。
▍自我成長的第一步:認識自己,重拾自信
記得山本耀司說過: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所以與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這才是自我。
在 30 歲之前我沒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 8 年的婚姻存續(xù)期,兩個獨立的鮮活個體不斷撞擊,前期我一直覺得是他有問題,進行了外部歸因。一直生活于痛苦之中,很多時間在不斷逃避、退縮,甚至多次想通過放棄婚姻來獲得重生。
自從去年 7 月加入諾言社區(qū),在一諾和其他諾友的影響和熏陶下,我把過去發(fā)生的典型性事件重新進行了梳理,映射出了我和老公的原生家庭、我和老公的性格特征,我和老公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模式是如此的不同,慢慢地我看到了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和事情實際的運行軌跡。
我的童年是獨孤的,是缺愛的,所以我不懂愛,不會愛,我必須學習愛。這就很好地回答了為什么每次吵架時我都歇斯底里地問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我要承受那么多的痛苦。原來如此,過去的種種造就了現(xiàn)在的我。
隨著復(fù)盤的進行,我見到了自己,通過與諾友的交流我也見到了他人,原來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傷痛,我僅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壞。
▲ Photo by Jacek Dylag on Unsplash.
同時我又得到了太多人的關(guān)愛與溫暖,有原生家庭比我幸福的朋友,也有原生家庭比較慘烈但通過自己努力過上幸福生活的朋友,這讓我覺得自己不是最悲慘的,同時世界也沒有放棄我,其實老天爺對我不薄。我的內(nèi)心變得柔和、充實,看到了活著的希望。
▍自我成長的第二步:接納自己,愛自己
不管親密關(guān)系能否改善,我都需要先對自己有個交代。要是連自己都不愛,我又如何奢望別人愛我呢?我需要自己內(nèi)心有愛,然后再用自己的光和熱去影響對方,尊重他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讓他活成他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開始了一系列自我行動。
去年 11 月份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我訂了每周鮮花,每周一收到鮮花,剪枝插花,隨手一拍,開啟美好的一周;
今年 2 月份報了水彩畫,開始學畫畫,作畫的時候很靜心,心無旁騖,看著自己的一幅幅作品很開心,好有成就感;同時學會了制作美篇;
3 月份辦了健身卡,開始練瑜伽;
8 月份請私教學會了游泳,在注重運動的同時開始關(guān)注飲食,盡量少吃,健康飲食……
插花、畫畫只是讓我感到美和高興的東西,健身、飲食是讓我在健康方面感到安全的東西,但這些還是比較淺層讓我幸福的因素。按照一諾幸福同心圓的理論(見一諾課程第十節(jié):幸福的根本),我逐漸認識到,要增強幸福更重要的是要有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和人生價值感。
人作為群居動物,生活在家庭中,社會群體中,幸福真不是做好自己、使自己開心就好。 所以我必須學習愛的語言和愛的能力。
9 月份我報名成為了諾言社區(qū)《愛的五種語言》讀書群班長,領(lǐng)讀期間我進行了“愛使人生不一樣”的直播分享,對我過去近 40 年人生進行梳理。
這是與過去和解的第一步,也是我第一次愿意心平氣和地主動將不堪的或痛苦的過去進行復(fù)盤,迫使自己能夠有勇氣進行分享甚至愿意相信我們的婚姻還有拯救的機會,這歸功于《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和我們的共讀小組。
我們發(fā)起了大型虐狗場景話題,羅列伴侶的優(yōu)點,并用肯定的言語去贊美他(她),忽然發(fā)現(xiàn)你的那個他原來還是很值得愛的;
我們分享了彼此喜歡的那些精心時刻,并不斷去實踐;
我們討論了在重要的日子如何創(chuàng)造儀式感,送什么禮物,如何送;
我們發(fā)起了“我們一起做家務(wù)吧”、“愛我你就抱抱我”等的號召,我們一起為我們的婚姻進行診斷,一起為彼此的婚姻問題出謀劃策,一起為我們各自的愛箱加油。
《愛的五種語言》的共讀是我婚姻修復(fù)的行動指南。
▍自我成長的第三步:覺察幸福,愛他人
過去的事情,無論多么讓人糟心,也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不可能再有機會把“糟心的結(jié)果”重新改寫。如果說和過去的和解從某種意義上讓我消除自己內(nèi)在的懼怕,那么現(xiàn)在我應(yīng)該考慮下我渴望什么?
過去是因,才有現(xiàn)在的果。找到了因我就能接受現(xiàn)狀,也就可以對過去不好的人與事釋懷。未來是果,我為自己描繪了一個藍圖:希望我自信滿滿,神采飛揚,每天嘴角上揚,腳步輕盈;希望我們的家庭和睦相處,歡聲笑語,愛意濃濃;我希望自己光彩奪目,并影響感染到周圍的人。
我找到了自己活著的意義,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了使自己幸福,快樂、充實地度過未來的每一天,不枉自己來人世走一遭。
我希望能通過在親密關(guān)系方面的修煉,實現(xiàn)靈魂與外在的統(tǒng)一,做自己生命里的太陽。放下了過去,認清了自我,我開始活在當下,學習更多覺察幸福的能力,透過更多的覺察,不斷積聚改變自己、成長自己的力量。
▲ Photo by Federico Respini on Unsplash.
10 月份我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諾言“主動察覺幸福號”的巨輪,我堅信愛的力量,我要實踐愛的行動。我開始有意識地去關(guān)注與我聯(lián)結(jié)的每個人,覺察當下發(fā)生的每件事情,仔細體會事情本身,關(guān)注內(nèi)心的情緒波動。
在幸福號上,我積極打卡,主動察覺關(guān)系,太多的諾友給了語言上的鼓勵,同時也現(xiàn)身說法為我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
與諾友們的互動讓我認識到了愛一個人從尊重開始,同時我也想讓我的老公了解我。李詠的離世也讓我認識到了生命的無常,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希望在到達終點前我能把想做的事都做完,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親密關(guān)系里,我一直是個驕傲的人兒,我們沒有處于一個對等的關(guān)系上,我希望這次我能放下身段,能與老公進行平視。
10 月 29 日,我把復(fù)盤發(fā)給他,并發(fā)了一條微信:
X,發(fā)你這篇文章,想讓你知道我最近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過去我處事比較自我、獨斷,給你帶去了很大的痛苦,給我們家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向你道聲‘對不起’。
現(xiàn)在的我雖然還是那么得笨拙,在關(guān)系處理上還是那么得僵硬,但是我有改變的心,我愿意去做嘗試和努力。
就這樣我跨出了與老公和解的實質(zhì)性一步,趁機搬回了主臥。
11 月 2 日,因為一件小事老公的情緒又爆發(fā)了,一直在那里喋喋不休,抱怨兒子抱怨我。在這過程中,我也是內(nèi)心戲多多,白天還在想本月策劃個生日加結(jié)婚紀念日的精心時刻,極力想修復(fù)我們的關(guān)系。
但老公老是這樣無理取鬧,只要有一點不合心意就火冒三丈,我還是別折騰了,到時吃力不討好又是埋怨。看吧!我又退縮了。
這樣因小事吵架的情形在我們的婚姻里出現(xiàn)過了 N 多次,我都知道后面的演變和結(jié)果。
按照往常:
吵架模式一:老公發(fā)起攻擊,又開始扯那些陳年爛芝麻的事,我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刺激,進入受害者角色,開始反擊,于是一場大戰(zhàn)拉開帷幕。
吵架模式二:老公發(fā)起進攻,我堅守自己內(nèi)心陣地,不被他挑釁激怒,鴕鳥策略,事態(tài)不會演繹得太激烈,但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各自把負面情緒留在了心底,下一次冷不防就冒出來作怪了。
忽然就有一個聲音出現(xiàn):你說要努力去改變,你就不能進入以前的自動思維模式。于是我決定這次換種模式,首先我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我接受老公說的一切,但我要引導(dǎo)他,最后希望能達成一些共識。試試看吧!我對自己說。
一場史無前例的對話開始了。一開始他在那喋喋不休地抱怨,我就注視著他的眼睛,不說話,真誠傾聽!中間省略一萬字,老公就有那么多的抱怨,我不反駁,只做了兩件事:共情和引導(dǎo),他有情緒,我先理解他,然后適時把他拉回來,進入到下一步。
▲ Photo by Wynand van Poortvliet on Unsplash.
雖然表面上看我很柔弱,但節(jié)奏和強度我在把控,這是一場理性的兩人間對話,需要我眼耳手腳并用,難度絲毫不亞于我主持重要會議。
一改平時強硬的姿態(tài),全程溫柔地對視著他的眼睛,中間我還做了個暖心的小動作:老公半躺在床上,原本我是站著,看到他赤著腳,我就坐下去,把毛巾蓋在老公腳上,并給他腳趾按摩了下。中間還撒了個嬌:你就教教我吧,好不好嗎?(我兒子那里學來的。)
最后,老公被逗樂了,有點不好意思,一骨碌爬起來走了,邊走邊咕嚕:早點來睡覺,否則又把我吵醒。昨晚我還在考慮是否搬回小房間睡覺,因為我睡覺晚,老把老公吵醒,他嘴上不說,每次都在那里哼唧一下。
一場可以預(yù)見的吵架居然最后愉快結(jié)束,而且變成了我融冰之旅的里程碑事件。我主動了,老公感應(yīng)到了,可能老公等這一刻也是等了好久。所以親愛們,為了我們的幸福,主動點又何妨?放下身段又如何?
▲ Photo by Fabrizio Verrecchia on Unsplash
后記
生活從混亂的節(jié)奏中慢慢理順,回到有節(jié)奏且健康的狀態(tài)中。開始逐漸感受到我的人生我可以做主,為了拿回自己生命決定權(quán),我必須不斷堅定地積蓄力量。
我知道,冰凍三尺并非一日之寒,想要融冰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我知道,那些曾經(jīng)長期在黑暗生活中支配運行的各種模式,在我身上留有根深蒂固的影響,要想徹底的改變,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在過去的這個月,通過刻意練習我已經(jīng)學會將自己抽離出來,去覺察情緒和人際關(guān)系,開啟了新的關(guān)系模式。
我相信,當我在這條路上不斷往前走,我的光會越來越長、越來越亮,我改變自己、主宰自己生命品質(zhì)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強大。慢慢地,身邊的人將感受到我的變化,開始被我的變化而吸引,我的影響力開始由內(nèi)而外地向外散發(fā)與延展。
我相信,終究會有那么一天,我自帶光芒,智慧具足,圓融溫暖,活出真正的自由和自在,并且充滿愛和慈悲。愛使人生不一樣,我能行,你也可以!
END
TEDx演講 | 自由是點燃希望的靈
▲ 掃描二維碼支持“一校一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