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網(wǎng)購知識的普及,很多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各種美味的外賣小吃或快餐,加之喜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飲食不規(guī)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大家患胃?。ㄈ缥秆住⑽笣儭⑾涣嫉龋┑膸茁试絹碓酱?。有不少胃病患者不把胃病當回事,往往自行服用胃藥,但療效并不理想。除了用藥不對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服藥時間不正確。
治療胃病的藥物種類較多,大部分又多是口服用藥。由于不同類型胃藥的作用機制不同,受食物的影響不同,使其服用時間也不盡相同。因此,即便選對了藥物,也要注意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詳細介紹如下。
如胃動力藥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及莫沙必利等,能夠增強胃腸道蠕動、促進胃中食物排空,宜在飯前半小時服用,待進食時,藥效正好到達高峰,使整個上消化道在藥物的疏通下能正常運轉。
某些堿性藥物,如氧化鎂、氫氧化鎂、三硅酸鎂等,主要對過多胃酸起中和作用,可放在飯后1至2小時服用,但皆不宜久服,否則會引起鎂中毒。腎功能不全者也應禁用。
治療慢性胃炎及潰瘍病,常用硫糖鋁、米索前列醇或麥滋林-S等治療,以保護胃黏膜。近些年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多采用含有膠體枸櫞酸鉍的得樂、迪樂等治療,予以殺滅??墒撬鼈兘孕枧c胃黏膜直接接觸才能發(fā)揮作用,故宜在飯間服即兩餐之間服用。
抗酸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奧美拉唑等,均是強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它們不僅能緩解因潰瘍或胃黏膜糜粒而引起的疼痛,促使?jié)冇?,而且可制止因潰瘍病或胃黏膜糜爛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張早晚各服一次,待病情緩解后,改為每晚服維持量。
總之,胃病按其病種、病情的需要和藥物作用機理的特點,要掌握好用藥的時間與方法,才能獲得最佳療效。所用胃藥的服用時間也不可隨意,要科學選擇服藥時間,以保證最大的藥效,最小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