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秦陵博物院公布了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4號和28號百戲俑的最新研究成果,經(jīng)媒體報道后引起廣泛關注。為此,該院在文物陳列廳推出4號、28號百戲俑特展,讓觀眾近距離欣賞這兩尊“明星俑”,展出時間為7月24日至8月24日。
一
直播引發(fā)“百戲俑”話題
考古工作部付建等多位工作人員,從百戲俑的考古發(fā)掘、保護修復,到文物的展示和活化,全方位、立體化詮釋解讀了這兩件 剛剛修復完成面世的百戲俑,并在直播間為網(wǎng)友們實時答疑解惑。專家學者們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詳實的工作資料,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直播方式,在直播間吸引好評無數(shù)。
二
兩次發(fā)掘“百戲俑”坑
三
兩尊“百戲俑”各有特色
K9901陪葬坑出土的4號百戲俑上半身裝飾有類似明清時期皇宮大門上的圓形泡釘,暫被稱為泡釘俑。在已發(fā)掘出土的秦代陶俑中,泡釘俑是保留秦代藝術信息較多的一件藝術精品。其呈站立姿勢,通高1.57米(不含頭),雙腿分離,略呈小弓步,身體稍微向側(cè)面扭轉(zhuǎn),左臂上舉,右臂搭手于胸前,雙臂殘缺。陶俑通體彩繪,是目前發(fā)掘百戲俑中殘存彩繪最好的一件文物?!?/span>
泡釘俑上身著衣,布滿泡釘,泡釘間飾以太陽八角紋;下身著裳,繪有大量精美紋飾。殘存的彩繪圖案主要集中于泡釘俑的上衣、領緣、袖緣和褲子腰帶等部位,主要有八角星紋、幾何紋飾和云氣紋三種圖案。上衣為黑色的八角星紋,中間為黃色連珠紋裝飾。領緣、袖緣和腰帶為幾何紋飾,間或裝飾有草葉紋,肉眼可觀察到白色、黑色、黃色和紫色。
研究人員分析泡釘俑服飾是絲綢面料的可能性最大。秦陵博物院聯(lián)合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了泡釘俑彩繪紋飾的紡織品復原工作,較為完整地展示了泡釘俑服飾的基本原貌。
歷時9個月修復完成的28號百戲俑與秦陵出土的陶俑姿態(tài)都不一樣,呈兩膝著地,兩腳收于臀下,兩臂向后舒展,暫被稱為仰臥俑。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復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其腹部彩繪表面上發(fā)現(xiàn)了三枚連續(xù)的指紋痕跡。專家研判,這尊陶俑上殘留的指紋很可能為青少年的指紋?!?/span>
據(jù)悉,秦陵博物院在對4號百戲俑和28號百戲俑做好科技保護修復工作的同時,積極聯(lián)合國內(nèi)科研機構和專業(yè)團體,開展文物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活化利用工作。
文字 | 漢唐三三
編輯丨趙建蘭
校對 | 漢唐三三
審核丨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