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算無遺策,言無錯語,堪稱當(dāng)時最聰慧的人之一。而其計謀的靈感都得益于他善于洞察敵方的心理定勢,反其道而行,來個出其不意。在心理學(xué)上,這些都是逆向思維的突出表現(xiàn)。
賈詡年少時并不出名,只有漢陽的閻忠認為他有張良、陳平之奇才。賈詡最初屬于董卓所部,在董卓叛亂被殺后,他為求自保,獻計于李催等人襲擊長安,使之大獲全勝。但李催等人把持朝政后,開始爭權(quán)奪利,賈詡多次勸阻無效,便投奔了段煨。不料段煨雖以禮相待,卻對賈詡暗自防備,怕賈詡奪其兵權(quán)。因此,賈詡轉(zhuǎn)而投靠張繡,開始了他奇謀妙策的人生。
擊曹敗而再戰(zhàn):缺點型逆向思維的運用
據(jù)記載,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張繡,包圍了張繡據(jù)守的穰城。此時,曹操獲悉袁紹想乘虛襲擊許都,迎獻帝而號令天下,便立即從穰城撤兵。張繡率兵尾隨追擊曹軍,劉表也派荊州軍配合,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不想曹操竟出奇兵大敗張、劉聯(lián)軍。曹軍獲勝后,速行北撤。張繡不甘失敗,決計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也,追必敗?!睆埨C不聽,強行追擊,結(jié)果被曹兵再次擊敗,逃回大營。此時賈詡卻對張繡說:“促更追之,更戰(zhàn)必勝。”張繡說:“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敗,奈何復(fù)追?”賈詡說:“兵勢有變,亟往必利?!睆埨C聽從了賈詡的建議,聚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后衛(wèi)部隊擊潰。
在張繡看來,用精兵追擊退軍比用敗兵追擊勝軍更容易得到成功。而賈詡的計謀之可貴在于他認清了曹操的思維定勢,看穿了其缺陷所在,然后利用這個缺陷,使得張繡軍隊化被動為主動、化弊為利,以散兵殘將追擊退軍,從而克敵制勝。賈詡事后坦言,前不可追是因為“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后,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后兵而追是由于曹操“力未盡而退,必國內(nèi)有故”、“縱留諸將斷后,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換言之,賈詡料算曹操解圍撤退必有蹊蹺,而其退兵必是精軍先行、弱兵在后,這就為張繡以散軍擊敗弱兵創(chuàng)造了基礎(chǔ)。
勝曹后降曹:反轉(zhuǎn)型逆向思維的運用
建安四年,袁紹遣人招降張繡,并與賈詡結(jié)好。張繡準備同意,賈詡于繡坐上對來使說:“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張繡驚問:“若此,當(dāng)何歸?”賈詡說:“不如從曹公?!睆埨C說:“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賈詡說:“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從三也。愿將軍無疑?!睆埨C聽從了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果然得到曹操的禮遇與重視。曹操不僅褒贊賈詡“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還與張繡結(jié)了姻親之好。
照常理而言,人們大多會選擇歸附強者,因為它更具實力和威懾力。在袁強曹弱的情況下,賈詡卻打破了這種思維定勢,選擇降曹,這主要歸功于其反轉(zhuǎn)型逆向思維。他不是從當(dāng)前局勢來做出決策,而是從投降袁紹或曹操的結(jié)果進行比較。他認為袁紹兵雖眾多,但其心胸狹隘,所以在降袁后肯定難以與之共謀;相反,曹操雖勢力不及袁紹,卻禮賢納士,所以張繡歸順他后,曹操一定會看重張繡,使之得到信任。更重要的是,張繡降曹,會避免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這是送給曹操的最大見面禮??傊?,曹操比袁紹更懂用人之道、容人之術(shù),現(xiàn)在棄強擇弱,雖逆反而行,卻前途無限。后來事情的發(fā)展證明了賈詡的判斷的確準確。
速勝袁軍:轉(zhuǎn)換型逆向思維的運用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對峙于官渡。曹操軍糧將盡,問計于賈詡,賈詡說:“您明智超過袁紹,勇敢超過袁紹,用人之道超過袁紹,當(dāng)即決斷也超過袁紹,有這4個超過而半年之久未能平定袁紹,原因是您只考慮萬全之策的緣故。您一定要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決斷,那樣只需片刻就可以打敗袁紹。”曹操聽從了賈詡的意見,合兵而出,襲擊了袁紹30多里外的營地。后來,袁紹遣淳于瓊率兵萬余護送軍糧,至距袁軍大營40里的烏巢。此時,許攸聞其家屬犯法下獄,憤然投奔曹操,獻計偷襲烏巢。眾人皆疑,只有賈詡與荀攸力勸曹操出擊,曹操采納其計,率軍出擊,果然大敗袁軍。
就定勢思維而言,行軍打仗必糧草先行。如糧草不足,則軍隊的生存和士氣都會受到嚴重威脅,當(dāng)盡快安排撤兵。面對久攻不克的戰(zhàn)事,賈詡沒有力勸曹操盡快撤兵,而是激勵他力求速戰(zhàn)速決。如此審時度勢,雖危險甚大,卻當(dāng)機立斷,令曹操堅定了必勝的信念。特別是他激勵式的勸解,非常具有溝通技巧,算得上是神機妙算。
以退為進,巧勸曹操立曹丕為世子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尚未立太子,其思想斗爭非常激烈。曹丕從政經(jīng)驗豐富,曹植則才名方盛,兩人各有優(yōu)勢。曹丕派人求計于賈詡,賈詡說:“希望將軍修養(yǎng)品德、勤于學(xué)習(xí)、日夜孜孜不倦,不違背做兒子的道義,這就夠了?!辈茇爮牧怂慕ㄗh,刻意磨練自己,使自己在才學(xué)上大有長進,得到曹操另眼相看。后來,曹操曾支開左右,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默然不語,賈詡回答說:“下屬正在琢磨一些事情,因而沒有回答?!辈懿賳査谙牒问?,賈詡回答:“我在想袁紹父子和劉表父子啊?!辈懿俅笮Χ?,于該年立曹丕為太子。
在曹操立嗣的事情上賈詡可謂心思靈巧,懂得以退為進。其他重臣都極力向曹操推薦曹丕或曹植,陷入了世子之爭的兩難局面。賈詡則不像他人那樣直言相諫,而是以轉(zhuǎn)換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其實,就在曹操詢問的當(dāng)口兒,賈詡也是緘默再三,最終以袁紹和劉表廢長立幼引起內(nèi)亂的教訓(xùn)來點撥曹操,使曹操幡然醒悟。這種委婉而深刻的溝通方式使他的意見得到了曹操的重視。
終賈詡之一生,其逆向思維表現(xiàn)出超人的膽略和眼光,雖幾度易主,卻總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