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的文化至今仍然熠熠生輝,其中俗語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的總結(jié),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有的是關于農(nóng)事的,有的是關于習俗的,種類多樣,習俗中就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在古代農(nóng)村對于紅白喜事的看重,因此相應的就會有很多講究,就比如農(nóng)村常常說“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這句話說的就是關于蓋房子和選擇墓地的禁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是什么意思。
這里的起屋指的是建造房屋,意思是在建房子的時候如果周圍都很偏僻,沒有遮擋的話就不選擇在這里。人們都是群居生活,人們建造房子很多都可以自己選址,但是人們在選擇土地的時候也是會有很多考慮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風水堪輿都是要注意的,建造房屋的時候最好能夠四周都有鄰居,這樣才符合人們?nèi)壕由畹谋举|(zhì)。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開始了群居生活的模式,那時候是為了防止野獸的攻擊,再有就是食物獲取比較稀少,所以就需要群居來進行分工合作。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已經(jīng)不用再考慮野獸和食物的因素,但是群居生活的方式還是保留了下來,應該很少有人躲到深山野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吧。所以群居生活也成為了人們的公認生活模式,如果將房子建在一個周圍都沒有房子或者樹木的地方,單獨一戶住外邊,這樣就很不方便,沒有鄰居相互幫助,遇到危險也很難應對,所以老一輩的人建議不要去空曠的場地建造房屋。不過到了現(xiàn)代社會房屋選址也沒有那么隨便,人們也更加愿意住在城市里面,不管是生活、交通還是工作都比較方便。還有最好選在北山面水的地方,有樹木的地方,不要四周太空曠。
“地空莫葬墳”,一來是不要選擇土地虛空的地方建造墳墓,二來是不要選擇太過于空曠的地方,空地上什么作物都沒有就證明這個地方?jīng)]有朝氣,這樣的地方風水也會很不好,而且還沒有遮蔽會經(jīng)常被風吹雨淋,最好選擇有有山有水的地方,這樣的意思就是背后有靠山,面前有財運。
再有在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天空”和“地空”,是指的日期,是古代先輩根據(jù)“紫薇斗星”推演出來的,以“天空、地空、截空、旬空”,為四大皆空,“空”也就是空空如也、落空的意思,古人認為這四個時間段都是很不好的,所以人們就建議在天空的這一天最好不要蓋房子,而在地空的這一天也不要葬墳,不然很容易落空。從古至今,我們的老祖宗無論辦什么大事,都喜歡算上一卦,結(jié)婚要選一個黃道吉日,喪葬要選一個天時地利的時辰,就連出遠門都要選擇一個宜出行的日子,所以“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也蘊含了很多老祖宗的規(guī)矩。
當然,這樣的說法是沒有根據(jù)的,只不過是老一輩人對于這些人生重大事情的避諱,目的就是為了選擇一個最好的日子寓意一個好的未來。所以我們對于這種文化,要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
小編有話說:其實關于蓋房子或者是選擇墳墓這些,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是一定要看風水的,很多人會覺得這個風水很厲害的樣子,或者是覺得這就是封建迷信行為,其實都不太客觀,其實古代看風水的實質(zhì)就是通過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合理利用自然客觀條件和規(guī)律,去選擇更加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從而適宜人類生存。所以風水主要就是三點:第一是能讓人生存下來,第二是有生活的條件,第三是能夠更好地發(fā)展。風水學中很多的詞匯其實總結(jié)起來就是通過一些辦法去掉一些對人們生活不利的因素,創(chuàng)造更好地生活環(huán)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方便、舒適、衛(wèi)生,符合上述四個條件的就是好的風水。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這四個條件也是我們生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