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河馬哥來說,
看電影最大的意義,就是打破以往認知,對世界上的人和物有進一步的了解。
而今天的這部電影,就是如此,
它讓河馬哥看到了之前不曾了解過的現(xiàn)實——
一個邊緣人的生活境況。
《55步》
主演之一海倫娜·伯翰·卡特,年輕時美得驚為天人,被稱為“英倫玫瑰”。
可她雖然顏值高,卻偏偏喜歡演一些瘋癲丑角。
《哈利波特》里招人恨的食死徒,《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神經(jīng)質(zhì)的紅皇后……
看看這對比,簡直是毀容式演技……
在這部電影里,她更是把瘋癲風格發(fā)揮到了極致。
艾莉諾(海倫娜·伯翰·卡特飾),患有輕微的精神病。
她易怒多疑、總是大聲講話,
但這并不會給別人造成什么危險。
按理說,對待這種病情輕微、意識清醒的病人,應該多溝通、少強制。
可在醫(yī)院里,她卻遭到了粗暴虐待。
醫(yī)生不經(jīng)過她的同意,強迫給她注射過量藥物。
每次注射,都像是一場“化學強暴”。
一大群人圍上來,按住艾莉諾,
護士舉著針頭,對準艾諾雅的皮膚扎下去。
注射完后,護士們淡定地離開、鎖門……
而艾莉諾,一個人被囚禁在房間里,
因為藥物的作用,她在地面上不停抽搐、小便失禁……痛苦不堪。
這樣的情況,不是偶爾,而是經(jīng)常。
她專門用本子記錄了自己的治療過程。
吃藥的時間、劑量、影響……
密密麻麻的字,全是她艱難的治療史。
而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記了四五十本了。
這是遭了多少年的罪啊。
長期使用藥物,已經(jīng)對她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每次去廁所,她的膀胱會痛得難以忍受。
下半輩子,她必須靠著導管排泄。
深受煎熬的她,決定勇敢地站出來,找律師告醫(yī)院。
她的目的只有一個——
讓精神病人擁有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權(quán)利,可以和醫(yī)生溝通用藥劑量。
讓醫(yī)生尊重病人的意見,而不是強制用藥。
在這個時候,律師克萊爾出現(xiàn)了。
她愿意幫助艾莉諾,打贏這場官司。
她們一個一個地聯(lián)系醫(yī)生,讓醫(yī)生幫忙出庭作證。
就算吃了無數(shù)次閉門羹,也不能放棄希望。
查閱成沓的資料,從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即使精力透支,也不敢停下。
在這個過程中,艾莉諾很勇敢。
她穿上了好看的洋裝,站在法庭上和醫(yī)院的工作人員對峙。
通過電臺把自己的所有遭遇都告訴大家,只為了讓大家了解病人們的處境。
偶爾深夜驚醒,她會突然想起被強制打針的情境,感覺到深深的恐懼。
但也還是硬挺著熬了下來,樂觀堅強地繼續(xù)生活。
最后,她們贏了。
法官們認同艾莉諾的做法,宣告她勝訴。
艾莉諾很開心,因為這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勝利,
這個裁決,意味著從今以后,和她情況類似的精神病患,都有權(quán)利和醫(yī)生對話。
這部片子,最讓河馬哥感動的地方,是它完整地展現(xiàn)了艾莉諾。
它很客觀,很溫暖。
它把艾莉諾看成是一個人,而不只是一個發(fā)瘋的病患。
她會因為買到了漂亮衣服而開心,因為不能做喜歡的事情而生氣。
她會認真地傾聽別人說話,幫助別人打開心結(jié)。
她會渴望愛情,高興地跑去看陌生人的婚禮,然后感動得滿眼淚水。
她也會熱心地對待別人,邀請沒有親人的朋友到自己家里過節(jié)。
而這種有溫度、不帶絲毫偏見的視角,河馬哥之前也看過到。
去年的國產(chǎn)紀錄片《囚》,
它沒有放大精神病人的癲狂時刻,沒有只聚焦于他們的不正常。
而是盡可能全面地描繪了一個精神病院里的日常生活。
這里的每個人,的確有執(zhí)念和痛苦。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困在自己的成長缺口中出不來。
女人因為離婚而崩潰, 男人因為曾經(jīng)的創(chuàng)業(yè)失敗而狂躁。
但除了痛苦,他們的生活還有快樂和溫暖。
有人偶爾爆出來一句金句,其他人都哈哈大笑。
有人吃不下去飯,其他病人就想盡辦法逗他說話,一遍一遍地喂他喝牛奶。
在這里,他們有自我性格、有精神世界,
有痛苦、煩惱、快樂,以及對親密關系的渴望。
他們互相依賴,取暖。
導演說,
她希望觀眾看到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再停留于這樣的印象:
服藥后僵硬的身軀,呆板的行為,患病時癲狂的話語和暴戾的身姿。
他們將回歸常人,一個患有精神類疾病的常人。
而她也確實做到了。
在導演的鏡頭下,
他們不再只是癲狂的異類,而是有著不同經(jīng)歷的人。
從《囚》到《55步》,導演們對邊緣人不帶偏見的關注,讓人動容。
他們用客觀的鏡頭,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患病人。
有的電影,能刺激你的腎上腺素;
有的電影,能滿足你的意淫幻想;
而有的電影,客觀而溫暖,
它能讓你看見真正的現(xiàn)實,了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