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時節(jié),春花漸落,春芳漸歇,正是”人間四月芳菲盡“之時。若此時要去賞花賞景,去哪好呢?當然是洛陽!因為此時的洛陽,花正艷,景正盛。賞什么花?賞牡丹花呀。此時正是洛陽牡丹花會時節(jié)?;ㄩ_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洛陽牡丹的栽培開始于隋朝,鼎盛于唐朝,宋朝時聞名天下,至今已有1500年栽培史。
傳說呀,牡丹仙子因得罪武則天被貶到洛陽邙山,洛陽人們不僅沒有對她不敬,反而對她愛戴有加。牡丹仙子見洛陽人這樣喜愛它,非常高興。一到春天,牡丹花株株怒放,千姿百態(tài)。觀賞牡丹的人,扶老攜幼,朝暮不斷,人海花海,盛況非凡。怎么樣?是不是特別想去觀賞一番?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牡丹嬌艷多姿,雍容大方,有“百花之王”的美譽。據(jù)記載,從隋朝起,牡丹就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到了唐代,觀賞牡丹的場景更是盛況空前。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就有“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的描述。隨著牡丹花在唐朝社會的備受寵愛,詠牡丹詩也隨之大量出現(xiàn),劉禹錫的《賞牡丹》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

“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鄙炙帪槎嗄晟荼局参?,開花與牡丹相似。牡丹別名“木芍藥”。芙蕖即荷花。詩人下筆并沒有開門見山地去描寫牡丹的花色花形,而是將牡丹至于百花園中,與“庭前芍藥”、“池上芙蕖”這些花中的佼佼者相比。詩人認為芍藥花嬌艷美麗,但過于嫵媚而格調不高。芙蕖潔凈淡雅,但過于清高而少了一些情韻和風致。

評價完芍藥和芙蕖,那牡丹到底如何呢?“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這里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在詩人眼里,婀娜多姿的牡丹哪里還是什么草木,只有把它比作“國色”,才能寫盡它的美好。更重要的是,不止他一人覺得牡丹最美,不止他一人鐘愛于牡丹。你沒看到,牡丹盛開的時節(jié),整個京城都被轟動了嗎?

全詩沒有一個字正面描寫牡丹的美麗,但字字句句都在繪牡丹盛景,抒贊美之情。希望我們都有機會去洛陽看一看,看看那牡丹花開的盛況。
最后 ,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賞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