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深有體會,初二年級是學生的一個“事故”多發(fā)的危險階段。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初二就是沖向山峰的“坡兒”
與起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它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
大家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在別人奮力攀登的時候,有些孩子產(chǎn)生懈怠放松的心理,很容易滑落坡底。
再加上與初一知識相比,初二的知識內(nèi)容要深得多﹑難得多,很多學生感覺學習吃力,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學習。很多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成績一蹶不振就是從初二開始的。
容易早戀、虛榮心強
初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fā)展,對異性有著羞澀的好奇心,早戀現(xiàn)象也就層出不窮。
因為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會常常注視自己。他們喜歡時尚的衣服,華麗的服飾,新潮的電子產(chǎn)品,喜歡表現(xiàn)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花錢大手大腳,浪費了時間,蹉跎了學業(yè)。早戀,對外表的過分關注等因素,還有學習難度的加大,很多同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導致成績下降。
孩子疏遠父母、反抗性強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做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敢于質(zhì)疑家長的權威。受荷爾蒙的影響,他們愛激動,常常發(fā)脾氣,喜歡與大人唱反調(diào),甚至會頂撞家長,逆反心理嚴重,和父母關系疏遠。
初二時期,媒體和同伴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甚至超過父母和老師。有時候,父母、老師的一千句,還抵不上他伙伴的一句。
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問題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在小學學得很輕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這些學生常常會因為聰明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揚。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不認真不努力也可學好。
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大大增加,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
由于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fā)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于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點苦,怕受點累,就產(chǎn)生應付的心態(tài),造成學習不扎實,分化下來就是必然的了。
那么對于家長而言,就要:
做一個溝通平和的家長
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務都交給學校和老師。要多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理解他們的需求,保持親子溝通順暢。但是切忌嘮叨、啰嗦,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家長的嘮叨。
孩子最不喜歡的家長的共同特征就是“居高臨下”。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一定要平等,以營造和睦的親子氛圍。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導而不是堵塞的方法?!岸隆北囟〞惺杪?,而且會使孩子的心事越積越多,還可能使孩子走向極端。中學階段的孩子容易沖動,家長是成年人,應該理智,應立即主動采取適當方式停止爭辯,但決不放棄。等雙方冷靜后,再來開導孩子,效果會好得多。
做一個耐心正能量的家長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很容易失去耐心,強行管教,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加重孩子的抵觸心理。家長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少一分責怪,多一體諒,多一點耐心和包容。
培養(yǎng)孩子刻苦、勤奮的優(yōu)良品格。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教育孩子,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奮。
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多到對孩子有良好影響的場所去活動,盡量避免不良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
做一個關注孩子的家長
和這個階段的孩子建立良好關系的最好途徑就是平等、尊重。家長要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別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多關注孩子接觸的東西,爭取讓孩子少受不良影響。這一點家長要十分注意。
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時就與孩子講清道理,說透危害,“約法三章”。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苗頭時,及早發(fā)現(xiàn),早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