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翻開歷史,發(fā)現(xiàn)當時所有的書法大家,全部出自王家,非常非常不可解。漁公子完全相信:王家一定有秘而不傳的“筆法”,黃伯思《東觀徐論》云:“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范,而體各不同?!?/p>
今天我們學習書法,“帖”,很多是當時文人之間寫在絹上的信。被后世奉為所謂名作,其實相當于現(xiàn)在互相傳遞的小紙條。只是有些人的字實在寫的太漂亮就被保留珍藏下來,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窺探古人書法奧妙的窗口。
例如▼
·《喪亂帖》就是王羲之寫給他朋友說他們山東老家的祖墳被挖了,很難過,“喪亂之極”。心情很壞,字都是歪歪倒到的
·《快雪時晴》剛才下了一陣雪,現(xiàn)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 …
·《姨母帖》突然遭遇姨母哀事,心情很難過,語無倫次,都不知道說什么,算了不說。
·《蘭亭序》
所謂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其實是份草稿。
寫的就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四十幾個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雅集,曲水流觴,這是古代文人最愛干的事情,每人現(xiàn)場來首詩。于是就有了很多的詩,大家就要王羲之來寫個序,出個詩集紀念一下這次雅集。王羲之酒也喝多了,涂涂改改寫了篇文章,醒來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這字寫的太好了,20多個的“之”字竟然無一雷同,個個別開生面,王羲之自己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
各位別誤以為只是簡單的敘述雅集而已,文章也是相當?shù)木剩Q生了類似“仰
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等極其經典的句子。寥寥324個字當中不但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更借機抒發(fā)作者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
東晉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獨創(chuàng)一家。他的楷書,進一步擺脫隸書的形跡,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他又是書法的多面手,特別是善寫行書、草書。由于他的書法造詣很深,后人尊稱他為“書圣”。
其他人還看
166:為什么我們的字寫得不好看?
048:清朝十二位皇帝書法欣賞
177:為什么字跡不可能一樣?筆法有限,筆勢無窮
回復完整數(shù)字獲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