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醫(yī)話(huà)
傷寒論湯方藥物組成一覽表
編號(hào) | 方 名 | 組 成 藥 味 |
1 | 桂枝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
2 | 桂枝加桂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
3 | 桂枝加芍藥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
4 | 桂枝加大黃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大黃 |
5 | 桂枝加樸杏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厚樸 杏仁 |
6 | 桂枝加附子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附子 |
7 | 桂枝去芍藥湯 | 桂枝 甘草 大棗 生姜 |
8 |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 桂枝 甘草 大棗 生姜 附子 |
9 | 桂枝去芍藥加龍牡救逆湯 | 桂枝 甘草 大棗 生姜 蜀漆 龍骨 牡蠣 |
10 | 桂甘龍牡湯 | 桂枝 甘草 龍骨 牡蠣 |
11 | 桂枝人參湯 | 桂枝 甘草 人參 白朮 乾姜 |
12 | 桂枝附子湯 | 桂枝 甘草 大棗 生姜 附子 |
13 | 白朮附子湯 | 甘草 大棗 生姜 附子 白朮 |
14 |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 |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茯苓 |
15 | 桂枝新加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人參 |
16 | 陽(yáng)旦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黃芩 |
17 | 陰旦湯 |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乾姜 |
18 | 麻黃湯 |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
19 | 大青龍湯 |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棗 石膏 |
20 | 小青龍湯 | 麻黃 桂枝 甘草 芍藥 乾姜 細(xì)辛 五味子 半夏 |
21 | 桂麻各半湯 | 麻黃 桂枝 甘草 芍藥 杏仁 大棗 生姜 |
22 | 桂二麻一湯 | 麻黃 桂枝 甘草 芍藥 杏仁 大棗 |
23 | 桂二越一湯 | 麻黃 桂枝 甘草 芍藥 大棗 石膏 |
24 | 麻黃附子細(xì)辛湯 | 麻黃 附子 細(xì)辛 |
25 | 麻黃附子甘草湯 | 麻黃 附子 甘草 |
26 | 麻杏石甘湯 | 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 |
27 |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 麻黃 杏仁 甘草 赤小豆 連軺 梓白皮 大棗 生姜 |
28 | 葛根湯 | 葛根 麻黃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
29 | 葛根加半夏湯 | 葛根 麻黃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半夏 |
30 | 葛根芩連湯 | 葛根 黃芩 黃連 甘草 |
31 | 桂枝加葛根湯 | 葛根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
32 | 白虎湯 | 石膏 知母 梗米 甘草 |
33 | 白虎加人參湯 | 石膏 知母 梗米 甘草 人參 |
34 | 竹葉石膏湯 | 石膏 梗米 甘草 人參 麥冬 竹葉 半夏 |
35 | 調(diào)胃承氣湯 | 大黃 芒硝 甘草 |
36 | 小承氣湯 | 大黃 厚樸 枳實(shí) |
37 | 大承氣湯 | 大黃 厚樸 枳實(shí) 芒硝 |
38 | 桃核承氣湯 | 大黃 芒硝 甘草 桃核 桂枝 |
39 | 抵當(dāng)湯 | 大黃 桃仁 水蛭 虻蟲(chóng) |
40 | 大陷胸湯 | 大黃 芒硝 甘遂 |
41 | 小陷胸湯 | 黃連 半夏 栝簍實(shí) |
42 | 十棗湯 | 大棗 甘遂 芫花 大戟 |
43 | 梔子豉湯 | 梔子 豆豉 |
44 | 梔子甘草豉湯 | 梔子 豆豉 甘草 |
45 | 梔子生姜豉湯 | 梔子 豆豉 生姜 |
46 | 梔子厚樸湯 | 梔子 厚樸 枳實(shí) |
47 | 梔子乾姜湯 | 梔子 乾姜 |
48 | 梔子柏皮湯 | 梔子 黃柏 甘草 |
49 | 茵陳蒿湯 | 梔子 大黃 茵陳蒿 |
50 | 枳實(shí)梔豉湯 | 梔子 豆豉 枳實(shí) |
51 | 枳實(shí)梔豉加大黃湯 | 梔子 豆豉 枳實(shí) 大黃 |
52 | 小柴胡湯 |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棗 生姜 |
53 | 大柴胡湯 | 柴胡 黃芩 半夏 大棗 生姜 枳實(shí) 芍藥 大黃 |
54 | 柴胡加芒硝湯 |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棗 生姜 芒硝 |
55 | 柴胡桂枝湯 |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棗 生姜 桂枝 芍藥 |
56 | 柴胡桂枝乾姜湯 | 柴胡 黃芩 乾姜 桂枝 甘草 栝簍根 牡蠣 |
57 | 柴胡龍牡湯 | 柴胡 半夏 茯苓 桂枝 大黃 龍骨 牡蠣 鉛丹 人參 大棗 生姜 |
58 | 黃芩湯 | 黃芩 芍藥 甘草 大棗 |
59 | 黃芩加姜半湯 | 黃芩 芍藥 甘草 大棗 生姜 半夏 |
60 | 大黃黃連瀉心湯 | 黃連 大黃 |
61 | 附子瀉心湯 | 黃連 大黃 黃芩 附子 |
62 | 甘草瀉心湯 | 黃連 黃芩 甘草 乾姜 半夏 大棗 |
63 | 半夏瀉心湯 | 黃連 黃芩 甘草 乾姜 半夏 大棗 人參 |
64 | 生姜瀉心湯 | 黃連 黃芩 甘草 乾姜 半夏 大棗 人參 生姜 |
65 | 乾姜芩連人參湯 | 黃連 黃芩 乾姜 人參 |
66 | 黃連湯 | 黃連 桂枝 甘草 乾姜 半夏 大棗 人參 |
67 | 旋覆代赭石湯 | 旋覆花 甘草 代赭石 半夏 大棗 人參 生姜 |
68 | 四逆湯 | 附子 甘草 乾姜 |
69 | 通脈四逆湯 | 附子 甘草 乾姜 蔥 |
70 |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 附子 甘草 乾姜 豬膽汁 |
71 | 乾姜附子湯 | 附子 乾姜 |
72 | 四逆加人參湯 | 附子 甘草 乾姜 人參 |
73 | 茯苓四逆湯 | 附子 甘草 乾姜 人參 茯苓 |
74 | 附子湯 | 附子 白朮 芍藥 人參 茯苓 |
75 | 真武湯 | 附子 白朮 芍藥 生姜 茯苓 |
76 | 白通湯 | 附子 乾姜 蔥白 |
77 | 白通加尿膽湯 | 附子 乾姜 蔥白 人尿 豬膽汁 |
78 | 當(dāng)歸四逆湯 | 當(dāng)歸 桂枝 芍藥 甘草 通草 細(xì)辛 大棗 |
79 | 當(dāng)歸四逆加茱姜湯 | 當(dāng)歸 桂枝 芍藥 甘草 通草 細(xì)辛 大棗 吳茱萸 生姜 |
80 | 甘草湯 | 甘草 |
81 | 桔梗湯 | 甘草 桔梗 |
82 | 桂枝甘草湯 | 甘草 桂枝 |
83 | 甘草乾姜湯 | 甘草 甘姜 |
84 | 芍藥甘草湯 | 甘草 芍藥 |
85 | 芍藥甘草附子湯 | 甘草 芍藥 附子 |
86 | 甘草附子湯 | 甘草 桂枝 附子 白朮 |
87 | 茯苓甘草湯 |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
88 | 苓桂甘棗湯 | 甘草 桂枝 茯苓 大棗 |
89 | 苓桂朮甘湯 | 甘草 桂枝 茯苓 白朮 |
90 | 厚樸姜夏甘參湯 | 甘草 厚樸 生姜 半夏 人參 |
91 | 小建中湯 | 甘草 桂枝 芍藥 大棗 生姜 膠飴 |
92 | 灸甘草湯 | 甘草 桂枝 人參 大棗 生姜 生地 阿膠 清酒 麻子仁 |
93 | 理中丸湯 | 甘草 乾姜 人參 白朮 |
94 | 烏梅丸 | 烏梅 乾姜 人參 細(xì)辛 黃連 黃柏 當(dāng)歸 附子 蜀椒 桂枝 苦酒 |
95 | 麻仁丸 | 大黃 厚樸 枳實(shí) 麻子仁 芍藥 杏仁 |
96 | 蜜煎導(dǎo) | 蜜 |
97 | 豬膽汁導(dǎo) | 豬膽 |
98 | 土瓜根方 | 土瓜 |
99 | 抵當(dāng)丸 | 大黃 桃仁 水蛭 虻蟲(chóng) |
100 | 大陷胸丸 | 大黃 甘遂 杏仁 葶藶子 芒硝 蜜 |
101 | 五苓散 |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 |
102 | 文蛤散 | 文蛤 |
103 | 三物白散 | 桔梗 巴豆 貝母 |
104 | 半夏湯及散 | 半夏 桂枝 |
105 | 四逆湯 | 柴胡 芍藥 枳實(shí) 甘草 |
106 | 瓜蒂散 | 瓜蒂 赤小豆 香豉 |
107 | 牡蠣澤瀉散 | 牡蠣 澤瀉 括蔞根 蜀漆 商陸 海藻 葶藶 |
108 | 燒焜散 | 燒焜灰 |
109 | 赤石脂余余糧湯 | 赤石脂 余余糧 |
110 | 桃花湯 | 赤石脂 乾姜 糯米 |
111 | 豬苓散 | 茯苓 豬苓 澤瀉 滑石 阿膠 |
112 | 吳茱萸湯 | 吳茱萸 人參 大棗 生姜 |
113 | 麻黃升麻湯 | 麻黃 升麻 當(dāng)歸 知母 黃芩 萎蕤 石膏 白朮 乾姜 芍藥 天冬 桂枝 茯苓 甘草 |
114 | 黃連阿膠湯 | 黃連 黃芩 芍藥 雞子黃 阿膠 |
115 | 苦酒湯 | 苦酒 半夏 雞子白 |
116 | 豬膚湯 | 豬膚 蜜 白粉 |
117 | 白頭翁湯 | 白頭翁 秦皮 黃柏 黃連 |
《 傷寒論基本藥物列名表 》
甘草、白朮、附子、黃連、柴胡、梔子、大黃、石膏、葛根、麻黃、桂枝、大棗、厚樸、人參、半夏、黃芩、香豉、枳實(shí)、知母、桔梗、杏仁、芍藥、膠飴、當(dāng)歸、秦皮、萎蕤、豬苓、茯苓、芒硝、竹葉、貝母、細(xì)辛、蔥白、梗米、白粉、烏梅、海藻、滑石、通草、麻仁、澤瀉、生地、升麻、瓜蒂、文蛤、白蜜、虻蟲(chóng)、水蛭、芫花、甘遂、阿膠、鉛丹、蜀椒、蜀漆、苦酒、清酒、乾姜、生姜、黃柏、連翹、巴豆、桃仁、人尿、牡蠣、龍骨、燒焜灰、余余糧、代赭石、商陸根、土瓜根、旋 覆花、茵陳蒿、吳茱萸、五味子、葶藶子、豬膚、雞子白、雞子黃、瓜蔞根、麥門(mén)冬、天門(mén)冬、白頭翁、梓白皮、赤石脂、赤小豆、豬膽汁、糯米、韭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