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脈解》三陰三陽量化分析
2018年6月30日 16:58:25字數(shù):866
2018年7月1日 09:05:10字數(shù):1520
2018年7月7日 18:29:19字數(shù):1597
【提要】
在《素問·脈解》中,三陰三陽與全年寅午戌與申子辰六個月對應(yīng):太陽對應(yīng)正月寅,少陽對應(yīng)九月戌,陽明對應(yīng)五月午;太陰對應(yīng)子月十一月,少陰對應(yīng)七月申,厥陰對應(yīng)三月辰。根據(jù)地支藏干定理,得出《素問·脈解》三陰三陽“氣有多少”,三陽從少到多是:少陽、太陽、陽明,三陰從少到多是:厥陰、少陰、太陰。所以其表里關(guān)系是:少陽與厥陰為表里,太陽與少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這也是《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范疇。
《素問·脈解》位于《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第四十九篇,又見于《太素·經(jīng)脈病解》。
《素問·脈解》: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
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div style="height:15px;">
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