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華一生育有三個孩子(好吧,這是我原文最大的謬誤)。撒勤生于1950年,撒明1952年,小弟撒世平1957年。
長子撒勤也是通過女兒看到了《民國“女神”》一文,他女兒撒晶說,父親一遍遍地看,一邊看一邊哭,看到她的手機都沒電了。撒勤說,文章勾起他對母親的無限回憶,這兩天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撒勤介紹了他們家的一些簡單情況。李偉華的父母從廣東中山來滬謀生,最早在漢口路開了一家粵式小餐館,后來這家小餐館并入美心飯店,所以外婆也在美心飯店工作過。母親和她的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都生在上海,李偉華生于1929年1月。哥哥早年去了香港,已經去世,弟弟生活在上海。
這張不是弟弟在香港,而是哥哥在香港的照片
李偉華的丈夫撒應祿是回族人,撒家是做古董生意的,解放前算是比較有錢的人家。解放后撒應祿也進廠當了一名工人,后來成長為企業(yè)干部。兩人于1950年結婚。
在撒勤眼里李偉華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很善良,為人也特別熱情。看到關于母親的照片和文章在互聯(lián)網上廣為傳播,他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對于母親的相冊為何流落到舊貨市場,他感到不可理解,推測因為母親搬過幾次家,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遺失了。
女兒撒明似乎滿多繼承了李偉華的特質,大方開朗長于交流。她說,是澳大利亞的朋友轉給她看了《民國“女神”》一文,她看到后眼淚就下來了。雖然媽媽很普通,但回想起媽媽的一生,她感到媽媽確實有很多不平凡的特質。媽媽人“老好的”,很善良,很“純”。
在撒明眼里,母親其實是一個職業(yè)女性,家務活做得不多,文革以前家里請保姆,后來她也學著做飯。母親也幫著小輩帶孩子。撒明自己的兒子,幼兒園前都是李偉華帶到蕾茜飯店,然后把孩子寄在飯店隔壁的一人阿婆家,到下班時再領回來。撒明一直記得母親做的“八寶填鴨”簡直是絕世美味,到現(xiàn)在還想念。她自己生兒子時,母親來照顧她,給她做粵式姜湯豬蹄,整個弄堂都聞得到香味。
對于三個子女,李偉華愛得深沉,但一直放手讓他們去成長。撒明和撒勤很小就上寄宿學校,母親經常到東昌中學來看他們。撒明和哥哥是老三屆,后來上山下鄉(xiāng),她和哥哥都很踴躍,其實家里只需去一個,但母親說,外面的天地很寬廣,要去就去吧,在生產組里也沒啥大出息。
兄妹出發(fā)去插隊前合影
撒明在江蘇大豐農場插隊,李偉華就來看過,哥哥插隊的地方也去過。撒明回滬后,換過幾家單位,初時在建工局職工醫(yī)院,后來去徐匯區(qū)中心醫(yī)院,無論到哪里,母親都會來看她。哪怕她去了澳洲,母親也專程來過。撒明說,母親一方面是牽掛孩子,另外,也想感受她年輕時未曾圓的夢吧。
就像李偉華少女時代的很多照片一樣,撒明說,母親是一個新女性,思想很開明,也非常時尚,跳舞也跳得很好。她記得小時候,母親一身旗袍,穿高跟鞋走在弄堂里,噔噔噔的,一路的人都看著她,但她總是很自信,旁若無人地走。小時候母親還特別喜歡給她燙頭發(fā),把她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樣。
讓撒明印象深刻的是,媽媽是一個非常與人為善的人,也周圍人的關系都很好,因為她很大方,也樂于助人。她小時的小伙伴到晚年都一直有來往,飯店里的同事和她關系也很好。她當介紹人的一些夫妻,與她一輩子保持親密的聯(lián)系。她父親有四個姐妹,母親和小姑們關系都特別好。
她很喜歡也很善于與人交往。她特別記得母親來澳洲看她,當時她的男友是不會講中文的西方人,她離開了半個多小時,她母親居然與他“熱烈”地交流了半小時!她還特意用上了普通話,因為她覺得“普通話外國人可能聽得懂點”。
李偉華與小姑子們的合影
撒明說,母親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人。她不僅形象美,氣質佳,而且聲音也很好聽,脆脆的,是一口非常標準的上海話,可惜都沒有錄下來。普通話也講得很標準,當然她的廣東話也是非常地道的。母親還挺幽默,經常和大家一起講笑話。她是特別開朗的人,有時高興了,笑起來哈哈哈的。
說起母親的晚年,撒明有點傷感。母親晚年生了比較嚴重的心臟病,她一直自責如果她在上海母親也許不會走得這么早,裝個支架什么會好些。但母親走得還算安祥,晚上睡下去,第二天早上保姆怎么也叫不醒,才知道仙去了。
撒明覺得母親特別了不起的一點是,她居然那么早就有遺體捐獻的意愿,這在當今也是非常開明和有奉獻精神的舉動。她覺得這與母親非常響應“號召”有關,當年他們兄妹上山下鄉(xiāng)是這樣,國家號召市民捐獻遺體,她就非常主動地去響應了,這也說明她的心中是有大愛的。
撒明一直記得一件事,母親去世前三月,她專程從澳大利亞回滬陪病中的母親。她推著輪椅和母親走在小區(qū)里,母親半開玩笑地對街坊鄰居說:你看我漂亮和還是我女兒漂亮?她要回國前,母親告訴她,來看我不要帶其他東西,帶些花來就可以了。出了院要去外面走走,母親第一個要去的竟然是花店。
撒明說,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一輩子愛美,也一輩子有童心的人。
撒明迫切希望這本流落在外的相冊能早日回歸家庭。
后排右二為李偉華
因為李偉華丈夫撒應祿有四個姐妹,所以有一堆外甥外甥女叫她舅媽,而在他們眼里,她是最親切,最可愛的舅媽。外甥王興宗一直記得,舅媽經常到石庫門房來看他們,敲門時總是親切地喊“興宗興宗”。她和小輩在一起沒有架子,很隨和,經常和他們一起講講笑話,熱鬧的很。外甥女看到她身上好看的東西要,她就一樣樣取下來給她們,而她也不客氣,有一次從他家回去出門冷了,她就向外甥媳婦討那件手工結的羊毛長衫回去,還說,其實我早就看相啦。
徒弟張維聰對李偉華贊不絕口,言談中流露欽敬和懷念。他說,他高中畢業(yè)和一個師妹剛來蕾茜飯店時,心思不穩(wěn)定,希望去工廠、儀表局之類的單位。但李偉華就讓他們安下心,說飯店接觸社會很廣,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她還安慰他們說,外面很多人叫我去工作,但我不去,我覺得這里挺好。結果正如她所言,她一直在蕾西飯店工作到退休。
張維聰說,李偉華人很聰明,業(yè)務能力強,算盤打得飛快,還設計了飯店帳目“一日報”表格,每天的帳目一清二楚。她也很上進,工作后還上了夜校。
她帶徒弟很有一套,會計知識講得透,他很快學會了三天里拿出一份報表。
那時候在飯店工作是什么都要做的,不但做會計,還要當廚師助手,傳菜等等,李偉華樣樣拿得起。張維聰說,李偉華堪稱“工作狂”,接到明天訂的“大單”,比如多少面包,她會第一個說,那趕快做起來!一直弄到很晚很晚才下班。
在張維聰眼里,師傅大概是完美的,他對我原文中“資產階級家庭”的表述顯然不同意,反復強調,李偉華不是出身資產階級,她家的成分是小業(yè)主,所以李偉華的就業(yè)等未受影響,不過入黨就沒她的分了。而李偉華很率性的,講起階級成分,她會說,小業(yè)主怎么啦?小業(yè)主也是為人民服務!
在李偉華晚年,張維聰有時見到她,她會說,人總是要死的,還是要為社會出點力。果然,她選擇把遺體捐獻給醫(yī)學事業(yè),連一個像樣的追悼會都沒有,只留了一縷頭發(fā)后來與丈夫葬在一起。說到這里,張維聰情不自禁抹起了眼淚。
這里作一些原文的修訂。說起來真不好意思,自詡福爾摩斯,結果與相冊主角李偉華女士的真實人生還是有滿多出入的。但基本的人生軌跡沒有變化。真是相由心生,我們對這個人基本判斷沒錯,甚至可以說我們低估了她。真實的李偉華,更開朗,更自信,更能干,更有魅力。
一些需要修正的推測:
最大的烏龍是,李偉華有生育,而且有三個。李偉華生前有數(shù)本相冊,這本相冊子女都不在其中;
不是生于1926年,而是1929年;
不僅有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哥哥,去香港的是哥哥;
那個小伙伴應該不是李愛萍,包括女兒在內,很多人認為就是李偉華;
她和弟弟一起合影的老太太是他們外婆;
口紅不是抹上去的,是黑白照片后期描上去的;
她工作的蕾茜飯店不是徐匯飲食店的前身。事實是她1958年參加工作,在徐匯飲食店當服務員,1961年李偉華被評為“工作標兵”,1961年底公司調她到蕾茜飯店做會計,師傅是姜文明;
應該不是“退休照”,挽的也不是徒弟;
另外,那個游泳池很多讀者認為是以前工部局虹口游泳池,因為它有一個標志性的噴泉,結構也很像——
李偉華其實文章刊出當天就找到了
昨天有多家媒體表示他們“找到了”李偉華。但實際上李偉華的尋找可以說來得全不費工夫。當《一本文廟老相冊,竟記錄了民國無名“女神”的一生》刊發(fā)后,經過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傳播轉發(fā),閱讀數(shù)很快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13日當天晚上就突破了10萬閱讀數(shù),至今閱讀數(shù)已超過90萬人次。所以從13日到14日,大量和李偉華相關的確鑿信息紛紛傳來。13日晚9時57分,東方衛(wèi)視中心營銷推廣部副總監(jiān)周捷轉發(fā)給我一條新老年舅節(jié)目制片尹慶一的微信:我叔叔的老同事說,圖二第一排左五是她的大阿姨,家里人已經確認了,叫李偉華,拍照時她19歲。但她不認識圖一的老人(李偉華)。這條讓人一頭霧水的信息,第二天尹慶一告訴我是他聽錯了,實際就是相冊的主角叫李偉華。事實是相冊的主角當天晚上就被人認出來了。
第二天消息紛至沓來。李偉華的外孫楊揚14日上午10時15分的留言:文中的女子名叫李偉華,是我的外婆。
當天上午我與楊揚取得聯(lián)系,并請他約請李偉華的子女作面對面的采訪。
本文要特別感謝一個叫“美美”的網友,美美連續(xù)給記者十幾條留言,14日上午打了一上午的電話,最后在當日下午1時59分告訴我:有一個叫張維聰?shù)娜耸抢顐トA徒弟,并留下手機號碼。
14日下午3點17分,一位叫”王老師“的網友留言:看到文廟舊書中的女神照片,很震驚,她是我們結婚介紹人又是鄰居,已過世了,為了感恩想取這份相冊留念。
14日下午4時44分,喬家柵飲食食品公司總經理助理閔堅說,他看出蕾茜飯店合影里的一位男士名叫魯官寶,蕾茜飯店上級單位——第一中心店的負責人。昨天在閔先生的引薦下,我和魯官寶張維聰都見了面。
14日傍晚的時候,“陸雷-上海市信息服務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網友留言:這個女的叫李偉華,徐匯區(qū)飲食公司點心師。旁邊男的叫魯官寶,蕾茜飯店經理。是否在世及住址了解中,有消息再匯報。
然后 18時04分一位名”fish'的網友告訴我,“你發(fā)的帖子文廟相冊里的女主角我認識”,當天互加微信后,他告訴了我他的老師、李偉華外甥媳黃均寧的聯(lián)系方式。
14日晚深夜22時55分,一位名為“史祖華”的網友留言:你的民國女神相冊里的女主人是我去世的舅媽。她叫李偉華。
一位叫KASA的網友留言說,我認識相冊里的女子,當時她在蕾茜飯店工作,我在附近的郵局工作,大家比較熟。她的特征是鼻子有點翹,所以我一看就知道,做事很干練,講話也很爽快。
15日早晨,李偉華女兒撒明在澳大利亞的朋友留言說,老人的女兒在澳大利亞,他甚至還上傳了撒明的畫作。
總的來說,尋找李偉華的過程并不復雜,畢竟她生前是有單位的人,而且很多親友在上海,當文章傳播開來后,找到是必然的事。但在尋找的過程中,市民和讀者表現(xiàn)出的極大的期待,以及千方百計尋找線索,提供線索的熱情令人感動。有一位在新疆的朋友說,真可惜人在新疆,不然也想為尋找相冊主人出一份力。很多人留言給我,出謀畫策,指出思路,比如找徐匯區(qū)餐飲協(xié)會啊,到公安局查戶籍資料啊等等。所有人的出發(fā)點,就是希望了解老人晚年的生活,知道她最后的歸宿。其情其行,令人感佩。
永遠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