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蘋果樹一年中生長的最后季節(jié),也是花芽深度分化和有機養(yǎng)分貯備的黃金時期。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相對于夏季,秋季的氣溫明顯下降。隨著氣溫的下降,許多落葉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色、枯萎、飄落,只留下枝干度過冬天。
因此,抓好此期的果園管理工作,不僅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提高當年的果品產量和品質,而且能確保果農豐產增收,增強樹勢,促進花芽分化,為提高翌年果樹成花率、坐果率和豐產、穩(wěn)產、優(yōu)質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蘋果就要脫袋采收,在此提醒廣大果農不要忽視摘袋前后的病害防治及細節(jié)問題,以免影響果實的外觀和品質。摘袋前3天左右要對果園的病菌徹底鏟除,全園周密細致噴好殺菌殺蟲藥劑,以避免斑點落葉病菌及其他腐生菌在小雨、大霧等高濕的環(huán)境下侵染套袋果,果面出現(xiàn)小黑點、小紅點,同時還能大大壓低病蟲越冬基數(shù)。蘋果紅點病及輪紋病在摘袋后可侵染果實,使果面發(fā)生1~2毫米的紅褐色病斑,降低好果率,影響售價,特別秋季高溫多雨,果園通風透光不良時更容易造成發(fā)病。應噴藥防治,藥劑應該選用具有治療性的、不刺激果面的粉劑或水劑,如:70%的進口甲托8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純粉劑600倍液等。同時在主干或大枝綁誘蟲帶或草把。摘袋前后為防止套袋果出現(xiàn)水裂紋等現(xiàn)象,在注意控制土壤濕度的同時樹上再噴一次鈣肥,以提高表光、促進果實著色、預防采前采后苦痘病、痘斑病、風掃口的發(fā)生。摘袋后果面幼嫩、易受刺激,為避免果面出現(xiàn)果灰、影響表光,如果要噴藥建議噴水劑殺菌劑,有效防治套袋果出現(xiàn)小紅點、小黑點。適時摘袋。紅富士蘋果在采摘前30天左右摘袋,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摘袋最好選擇陰天或多云天氣進行,以避免摘袋后果實發(fā)生日燒,若高溫晴天摘袋,可于上午10時以后果面的溫度與大氣的溫度相近或略高時摘袋,不易在早晨或傍晚摘袋。
摘袋前幾天應將內膛、背上徒長枝、部分嚴重影響光照的密生無用枝疏除。遇干旱天氣,應提前澆水,之后再摘袋。內袋為紅蠟紙的應分兩次摘袋(樹冠下部內膛的也可一次性摘袋),內袋為黑袋的如遇不良天氣(特別是干旱、炎熱天氣),最好將樹冠外圍的先松開袋口,過兩天后再摘除。遇陰冷、低溫、大風天氣,同樣應等天氣轉暖,過1、2天后再摘袋。鋪膜時間在果實摘袋3~5天后,沿果園樹行間鋪反光膜。鋪膜方法順樹行鋪,鋪在樹冠兩側,反光膜的外邊與樹冠的外緣齊。鋪設時將成卷的反光膜放于果園的一端,然后倒退著將膜慢慢滾動展開,邊展開邊用石頭、磚塊或繩子壓膜,也可將撐枝用的樹棍抬起壓在膜上。壓膜不宜用土,以防將反光面弄臟影響反光效果。壓膜應注意不要將膜刺破。摘袋后視果實的著色情況適時摘葉、轉果。富士蘋果著色主要靠直射光,在散光條件下著色不良,所以,在摘袋后應該將影響果實著色的枝葉及時去除,摘葉的同時將果實的陰面轉向陽面,生產全紅果。操作時要小心,避免轉掉果實。摘葉的總量控制在10%~15%,不能超過20%,摘葉忌在陽光暴曬的中午進行,以避免果實發(fā)生日燒,時間應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3點以后。摘袋同時墊果,目的是防止摘袋后,枝葉對果面的磨損??衫靡颜膹U袋把果面靠近樹枝的部位墊好。對易刺傷果面的枝條在摘袋前去掉。9、10月份,蘋果樹處于果實采前膨大和著色期,是提高果實品質和增強樹勢的重要時期,應做好樹上樹下兩方面管理工作。修剪:疏除結果樹上的競爭枝、直立枝、內膛密擠枝或通過拿枝、扭梢使其變向;病蟲害防治:9月中旬,噴滅幼脲3號1200倍或1.14的甲維鹽2000倍防治潛葉蛾及其他害蟲。如果果園有金龜子,果實采前20天,懸掛糖醋液(糖1份,醋3份,酒0.5份,水10份)誘殺,裝在罐頭瓶中,掛到樹冠外圍無遮擋的中上部枝條上誘殺金龜子。每10~15天噴一次殺菌劑,著重在雨后噴。所選藥劑有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600倍液。噴藥時加入0.3%~0.5%的磷酸二氫鉀液,促進果實著色,果實采收后噴藥加入0.5%的尿素,增強葉片制造養(yǎng)分能力。果實采收:蘋果各品種從盛花期到果實成熟期的天數(shù)依次是元帥系150天左右、金冠系160天左右、喬納金160天左右、富士系180天左右,當外觀上出現(xiàn)品種特有的色澤,含糖量增加、出現(xiàn)品種特有風味,種子變褐時,開始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時先陽面后陰面,先外圍后內膛。樹下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秋季控制氮肥,多施磷鉀肥。在果實成熟前增重期(8月上中旬),根據(jù)產量大小,株施磷酸二銨0.25~0.5千克、硫酸鉀0.5~0.75千克,并適量澆水。采前1個月如果雨量偏大注意排水。果實采收后及時施基肥,畝施農家肥2000千克(約6方),或優(yōu)質成品生物有機肥500千克,并配合每畝施用N:P:K比例為18:13:14的復合肥100千克,將肥料采用放射狀或環(huán)狀溝施,并澆水。夏天一過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jié),蘋果摘果袋出現(xiàn)裂紋、裂口、苦痘等癥狀,就意味著已失去商品價值,收益大打折扣。水分是造成蘋果裂紋病的主要因素,果園忽干忽濕容易造成裂紋病,一定要保持土壤含水量的穩(wěn)定。有條件的果園,盡量能在冬季或早春灌一次透水,并重視果實膨大期的灌水,保持穩(wěn)定的土壤含水量。水源條件差的地方,應推行果園生草和節(jié)水灌溉技術,如覆草滴灌、生草微噴等,以調節(jié)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供應。培養(yǎng)良好的樹體結構及健壯的樹勢是防止裂紋病發(fā)生的措施之一。追肥的時候,要根據(jù)樹勢強弱、掛果多少、個頭大小等來決定用量,最好采用少施、勤施、頻施的原則追肥。鈣可以增強果皮細胞的韌性,充足的鈣營養(yǎng)可減輕裂紋的發(fā)生。當土壤中鈣、硼含量不足,或氮含量過高時,蘋果裂紋病加劇,土壤補施硼肥和鈣肥、增施鉀肥均有助于緩解裂紋病的發(fā)生。果樹開花結果,消耗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會使樹體極度衰弱,果實采收后應及時補充氮、磷、鉀速效肥,增加菌肥和有機肥的使用,同時也要適當補水。此時土溫較高,建議施入足量微生物菌肥,其所包含的土壤有益微生物能夠在土壤中迅速繁殖,加快養(yǎng)分的分解轉化速度,促進根系吸收,迅速補充樹體其營養(yǎng),為來年的豐產積累充足的營養(yǎng)。注意:果樹施肥量應根據(jù)樹齡、樹勢、產量而定。此外,建議蘋果采收后到落葉前,每隔十天左右噴施一次800~1200倍液的木美土里優(yōu)得列+噴施寶貝,補充樹體營養(yǎng),提高葉面光合作用,增強樹體抗病能力。樹靠葉養(yǎng),果靠葉長,葉片是果樹營養(yǎng)的加工廠,因此保護葉片非常重要。進入雨季后,葉片病蟲害高發(fā),因此,采果后應及時進行葉片病蟲害防治,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對癥適時用藥,防止早期落葉的發(fā)生。此時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銹病、褐斑病、炭疽病、輪紋病、腐爛病、食心蟲、紅蜘蛛等。采后要及時修剪,控制枝梢生長。修剪主要以梳枝、回縮、摘心、強拉枝為主,將直立無用的旺長枝、多頭競爭的耗養(yǎng)枝及病蟲枝剪掉,將結果后衰弱枝進行適當回縮,對有生長空間的旺長枝采取摘心、扭枝,對角度不合適的進行拉枝,使果園通風透光,節(jié)約營養(yǎng),減少消耗,促進花芽分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