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教育改革可以說是已經(jīng)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整天發(fā)文件稱要減負,要提高教學質量,但本質還是以成績評價為主,扣績效為輔導。
總體上的改革就是,提高工資待遇還是口號,不想給馬吃草,又想馬兒跑得快為主要改革的方向。
有網(wǎng)友發(fā)帖稱,他們學校進行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學校領導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課老師”,并美其名曰是“優(yōu)化組合”。
網(wǎng)友稱,進行這樣的改革原因是他們的學區(qū)劃小了,初一新生人數(shù)減少了幾個班 ,這樣一來教師就有了富余。教師有富余就要調整下去充當工勤編。
學校領導想了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他們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拋給了老師去解決,實行學校班子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科任老師,這跟“縣管校聘”的模式差不多一樣。
恐怖的聘用大會,教師們五味雜陳
聘用大會在學校會議室舉行,十幾個班主任坐在前排,對面是五十多個任課老師,電子顯示屏上的“優(yōu)化組合,再鑄輝煌”幾個紅體字格外刺眼,分明像怪獸滴血的怪眼,不懷好意又猙獰可怖。
校長發(fā)言闡釋了本次招聘會的目的意義,無外乎就是能者上庸者下,讓更優(yōu)秀的人來教書育人,對得起黨的信任和人民的囑托。雖然調整了崗位,都是革命工作,工資照常等等。
競聘開始,教師們心情堵得慌
接著班主任抓鬮決定選科任老師的次序,先選語文老師,只見抓到一號鬮的班主任望向臺下的十個語文老師,目光從他們的臉龐一一掠過,臺下頓時安靜下來,有一種壓迫感像烏云壓向人們心頭,讓人心里堵得慌。
這位班主任審視、跳躍的目光,總感覺像在市場挑選商品一樣,看得人渾身不自在,經(jīng)過短暫的權衡利弊后他終于報出了自己選定的人選。
人群中響起竊竊私語聲,“為啥選老王不選小張呢,平時看他們關系挺好的啊,這關鍵時刻……”,“是不是背后定了攻守同盟了”,“要從工作的角度講……”
聘不上的教師大多是老孺病殘的教師
根據(jù)班級數(shù),最后有兩位語文老師會選不上,隨著名額越來越少,剩下的幾個語文老師明顯不安起來,有的裝作滿不自乎,其實鬢角已經(jīng)沁出了汗;有的臉漲得通紅,無疑感到遭受了極大羞辱……別的科也是如此,幾家歡喜幾家愁,落聘的基本都是年齡大的,不會處理人際關系的,業(yè)務能力偏低的。
教師關系不再和諧,勾心斗角多了起來
開學后,初一年級組老師之間關系格外緊張,大家都憋著一股氣,氣的是自認為關系好的不選自己;好幾輪才有人選,沒選自己的班主任明顯是瞧不起人。
有的同事見面話都不說,辦公室彌漫著一片尷尬氣氛,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急于提高教學成績證明自己,于是都干勁十足。這個年級學生課業(yè)負擔格外重,白天課連著課,老師們課都不想下,拼命擠占教學時間。
成績再一次成為教師的命根,減負成了空談,學生成了教師們名利的棋子
課間各科老師堵著班級門找學生談話、輔導、訓斥……教學樓走廊像市場一樣熱鬧。晚上哪一科作業(yè)都那么多,學生陷入了作業(yè)的汪洋大海,十一點多才完成,苦不堪言,初一下學期有些學生就厭學了,兩極分化嚴重。
這位網(wǎng)友稱,他們學校這樣做據(jù)說這是借鑒了別的地區(qū)的先進經(jīng)驗,但是卻又不知道先進在哪?
又有人提出質疑,“老師就是待宰的羔羊,年輕時候奉獻,年紀大了滾蛋,太不公平了。要發(fā)揚民主,也得是老師先選校長才對呀,現(xiàn)在正好相反!學校領導想一出是一出,這些措施有政策依據(j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