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病毒性肝炎病程超過一年,同時(shí)一般健康情況衰退,肝質(zhì)地偏硬,脾臟進(jìn)行性腫大,肝功能化驗(yàn)多項(xiàng)表現(xiàn)異常,蛋白電泳見白蛋白的下降及球蛋白升高者,稱之為慢性肝炎。 一、虎杖根、北五味子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虎杖根500克,北五味子250克,蜂蜜1000克。 【用法】 將虎杖、五味子洗凈,用砂鍋加水浸泡半小時(shí),水量以浸沒藥物為度,中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時(shí),等剩下1大碗藥液時(shí),濾出頭汁;再加水2大碗,煎二汁,約剩下1大碗藥液時(shí),濾出,棄渣;最后將頭、二汁及蜂蜜一起倒人大砂鍋內(nèi),小火煎沸5分鐘后,離火,冷卻,裝瓶,蓋緊,每日3次,每次1匙,飯后開水沖服,2個(gè)月為1療程。 【功效】 治慢性肝炎。利濕,柔肝解毒、去疹止痛。 二、巴戟天、仙靈牌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巴戟天 15克,菟絲子、桑寄生、丹參各 30克,仙靈脾15~30克,虎杖15~30克,陳皮6克,黃芩15~2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 治治療乙型慢性肝炎,助腎健脾,化濕活血。 三、白術(shù)、茯苓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白術(shù)、當(dāng)歸、柴胡各10克,虎杖、茯苓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茵陳2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1個(gè)月為1療程。 【功效】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調(diào)肝。治療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 四、米醋、豬骨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米醋 1000 毫升,鮮豬骨 500克,紅、白糖各120 克。 【用法】 一起煮,不加水,沸后30分鐘取出過濾,成人每次服30~40 毫升。 【功效】 治療急、慢性傳染性肝炎。 五、柴胡、枳殼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柴胡、枳殼、川芎、香附各12克,白術(shù)、黃芩、郁金、太子參、茯苓各15克,陳皮、半夏各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 【功效】 功能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治療慢性遷延性肝炎。 六、南沙參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南沙參30克,杭麥冬、全當(dāng)歸、甘枸杞、杭白芍、熟地黃、雞內(nèi)金、制鱉甲、霍山石斛各10克,北五味5克,青皮、廣郁金、陳皮各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滋陰養(yǎng)肝,可用以主治慢性肝炎之肝腎陰虛型,癥見兩脅隱痛、口苦咽干、手足心熱、頭昏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舌質(zhì)紅、少苔或苔薄黃、脈弦細(xì)。 口苦甚者加酒炒黃連以清熱;失眠者加酸棗仁、琥珀以安神定志;腹脹納差者加焦三仙以助運(yùn)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加桃仁、紅花、三七以活血通絡(luò)。 【注意事項(xiàng)】 肝膽濕熱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七、黃芪、甘草等治肝炎 【配方】黃芪、白術(shù)、黨參、茯苓各15克,甘草6克,黃精、沙參各15克。麥冬10克,白芍、枸杞子各15克。 【用法】 上藥共煎,每次煎得藥汁100~1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 健脾、益氣、生津、養(yǎng)肝,適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復(fù)期,慢性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病日久、脾虛失運(yùn)、肝陰受損、纏綿不易恢復(fù)者。 黃疸尚未退凈,谷丙轉(zhuǎn)氨酶仍不正常,濕熱余邪未清者,加金錢草、車前草、大黃,以清瀉濕熱、利膽退黃;有肝郁氣滯證候者,加柴胡、郁金、枳殼,以舒肝理氣;肝區(qū)疼痛甚者,加金鈴子、延胡索以止痛;有肝陽擾心者,心情急躁易怒、夜底不安、心慌、夢多,則加龍骨、牡蠣、珍珠母、五味子、酸棗仁、夜交藤等,以平肝、寧心、安神。 八、川楝子、女貞子等治慢性肝炎 【配方】 川楝子18克,枸杞子15克,蛇床子12克,女貞子20克,菟絲子12克。 【用法】 30日為1療程,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治療慢性肝炎,降酶效果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