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蘭室秘藏》 失笑丸
【藥物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麥芽曲 白茯苓 白術(shù)各二錢(各6g)半夏曲 人參各三錢(各9g)厚樸炙,四錢(12g)枳實黃連各五錢(各15g)
【用法】:為細(xì)末,泛之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日二次,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酌定。
【主治】脾失健運,積滯內(nèi)停,氣壅濕聚,心下痞滿,食欲不振,精神疲倦,或胸腹痞脹,食不消化,大便不暢。
【分析】本方在《蘭室秘藏》又名失笑丸。意義是指服用這個方藥,使痞痛頓除,不禁失然而笑,可見用治“心下虛痞,怠食懶惓”效果頗佳。所謂“虛痞”是因脾胃虛弱,升降失司,氣壅濕聚而成。脾虛不能運化水谷,故食欲不振,或食不消化。脾胃為后天之本,營衛(wèi)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其養(yǎng)。今因脾虛不運而食欲不振,則后天之源泉告乏,無以供養(yǎng)全身,故精神疲倦。痰食阻滯,氣機不利,故胸痞腹脹。脾虛不運,食積內(nèi)停,傳導(dǎo)不利,故大便不暢。
【結(jié)論】脾虛積滯,氣結(jié)成痞。
【治法】消痞散結(jié),健脾和胃法。
【方義】本方所治諸癥,雖由脾失健運,濕、痰、飲食停滯為患,但以濕滯內(nèi)停,心下痞滿為著眼點。治療宜以治標(biāo)為主,治本為輔,標(biāo)本并圖,于證始愜。方中重用枳實以行氣消痞,逐水除痰,配厚樸則行氣消滿作用為之增強。更用辛溫的半夏祛痰散結(jié),苦寒的黃連清熱燥濕,兩藥相伍辛開苦降,有調(diào)理升降,消除痞滿之功。佐以參、術(shù)、苓、草、姜、麥芽曲以健脾燥濕,消食和胃。諸藥合用,消補兼施,共奏消痞散結(jié),健脾和胃之效。
【應(yīng)用】本方消補兼施,除痞滿,健脾胃,適用于脾失健運,氣痞愜聚所致的痞滿。若脾寒偏盛,脘腹疼痛者,應(yīng)減少黃連用量,加重干姜用量,或再加良姜、肉桂等以溫中散寒;若胸膈痞滿,咳嗽痰多者,可加陳皮、砂仁以運脾祛痰。
【歌括】枳實消痞四君全,麥芽夏曲樸姜連,消積除滿兼清熱,消中有補兩相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