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紅“樊小慧”又出事了。
這幾天,她與親戚四叔一家反目的事情,在網(wǎng)上吵得沸沸揚揚。
據(jù)悉,樊小慧曾經(jīng)答應給四叔一家蓋房子,并且出錢25萬左右。
然而,蓋房子的過程并不是很順利,四叔一家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嫌棄樊小慧沒有幫人幫到底。
于是在網(wǎng)上發(fā)聲指責樊小慧。
隨后,樊小慧也不甘示弱地在直播中回應,房子蓋好了,而且有轉賬記錄。
還表示,她知道四叔四嬸對她好,她不愿意欠人家的,所以在能力范圍里幫忙,沒想到最后鬧成這樣。
雖然具體的細節(jié)還在逐步披露中。
但不管孰是孰非,這場鬧劇都挺叫人唏噓的。
人這一輩子,血緣關系是是斬不斷的鏈接。
老一輩總說“打斷骨頭連著筋”“血濃于水”。
可現(xiàn)實生活中,別說是普通親戚關系了,就是兄弟姐妹之間,也往往會有翻臉的一天。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千萬不要等到“反目成仇”了,才突然想明白人性的這四個真相。
有人說,在中國,親情既是最可靠的,又是最不可靠的。
因為割不斷的血緣關系,親戚之間,天生就會比其他人親近溫暖許多,也要信任許多。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層紐帶,勢利和現(xiàn)實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還記得2021年奧運會,全紅嬋一跳成名后。
趕來祝賀她奪冠的人,絡繹不絕。
很多八竿子打不著邊的親戚,紛紛開著豪車,打扮得光鮮亮麗,上門拜訪。
就連全紅嬋的奶奶,電話也接了一整天,忙亂地應對著很多人攀交情、論親戚。
看到如此情景,全紅嬋的媽媽不禁感嘆:
“嫁過來之后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家有那么多親戚。”
諷刺嗎?
曾經(jīng)他們一家在貧困線上掙扎,媽媽出車禍沒錢治病,爺爺奶奶身體不好經(jīng)常住院。
那個時候,這些所謂的親戚,對他們伸出援手的又有幾個?
這就是人性的現(xiàn)實。
當你有錢有權時,再遠的親戚都會圍著你轉;
倘若你沒錢沒權,再近的親戚也不愿和你多來往。
除了“皆為利來”,更可怕的,是一旦涉及利益,再深的感情都會扭曲變形。
還記得看過一位讀者的留言。
他的朋友高考前父母去世,父母的兄弟姐妹得到消息后,絲毫沒有一丁點對同胞手足的惋惜。
而是第一時間來他家搬東西。
能搬就搬,搬不走的等離子電視寧愿砸掉,也不能讓其他人占了便宜。
最后,還是鄰居們看不下去了,幫忙阻攔,這才沒被全部搬空。
原以為經(jīng)過這件事后,親人之間溫情的面具被撕開了。
也就不聯(lián)系了。
結果,朋友后來自己創(chuàng)業(yè)效益不錯,這些親戚又舔著臉上門,要求朋友給他們孩子安排工作。
我講這個事情,并不是想一棍子打死所有的親情。
這個世界上,當然多的是視如己出的親戚。
我想說的是,好人與壞人是始終存在的,放在親緣中也是一樣。
想要別人對你和顏悅色,你必須不斷努力,強大自己。
當你賺到更多的錢,依靠自己買車買房,那些看不起的親戚就會對你另眼相待;
不想被人輕視,就努力地往更高一點的地方攀爬。
親戚是老天爺給的,但是尊重可以自己掙來。
有位網(wǎng)友曾說過自己的故事。
她結婚的時候,別人問她婆家條件怎么樣?
爸爸的回答都是“一般的普通家庭,農(nóng)村家庭?!?/p>
網(wǎng)友一開始還不高興,私下抱怨,他們家雖然不是什么富貴人家,但條件也不錯,至少衣食無憂吧。
但爸爸的回答,讓她一直記到現(xiàn)在。
他說:
“你嫁得好,我和你媽是真的高興,但是別人不一定啊。你看大表姐當初嫁人時夫家條件也不差,結果后來多少人去借錢,惦記沾光占便宜?
占不著的就暗地里罵她,你大表姐一家氣得呀。所以我干脆說你嫁的一般,他們聽了不惦記不嫉妒,給你省了以后的麻煩。”
這個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其實并不多。
對于更多的人來說,打聽有關你的事,只是為了確認你沒有威脅。
以前公司有一個女領導,是個年薪百萬的厲害角色,每次出門全身上下都是名牌。
唯獨過年回老家時都是打車,一身長款羽絨服把自己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也不讓父母對外透露她的收入。
親戚鄰居都當她只是在外面討生活,賺的錢也只夠溫飽。
用她的話來說:
“財不外漏,不然惦記你的人就多了。情況好一點的,就是問你借錢不勝其煩,情況差一點的,嫉妒的恨上你的,還不知道會干點什么出來呢。
千萬不要挑戰(zhàn)人性,最后輸?shù)目隙ㄊ亲约??!?/p>
也許在有的人看來,這樣的想法太過陰暗。
我也相信,大部分親人都是希望彼此過得好的,但在他們心里也有一個不能說的前提:
你可以好,但不能比他自家過得好。
這是人性的使然,談不上對錯。
這個世界上,財富不均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
但你越炫耀,以為讓自己有面子,關系好的親戚表面上可能不會說什么,但回家后難免心情低落,與你漸行漸遠。
關系差的人,甚至可能因此會有意無意的排斥你,背地里插你兩刀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所以,一個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低調(diào)。
除了自家以及最親密的親戚,對其它人,展示最差的一面就夠了。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說過:
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并不在于是否是親戚,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確實,這幾年每次有關親戚的話題登上熱搜,幾乎都是年輕人的吐槽。
但事情并非表面這么簡單。
親戚之間,哪怕小時候關系再好,但真的長大后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面,彼此很難有共同話題。
再加上老一輩和現(xiàn)在年輕一輩,在思想層面、認知層面的不同,一些小摩擦和瑣碎的事情也就多起來了。
一位博主曾分享自己的過節(jié)感悟。
“小時候喜歡親戚聚會,后來工作后討厭親戚聚會,就是不斷攀比、被催婚。
但是這兩年,我的心態(tài)完全不一樣了。
有些親戚真的一年才見一次,但是再見時行動緩慢,頭發(fā)白了,眼神也不再清澈。
但不變的是,見我的時候依然叫著我的小名,聊起我小時候的故事。
我才發(fā)覺,其實很多親戚根本沒有壞心,一代代的人想法認知不同。
飯桌上的過問對我而言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哪怕有時候講了一些讓人生氣的話,但其實對我的“人生”毫無影響。
我不能讓他們理解我,但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們。
這并不會改變我想要走的路。
只是人生真的很短,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的年,過一年少一年?!?/p>
人在成熟的過程中總會經(jīng)歷三個過程:理解、接受、享受。
而當你到了一定年紀也會明白,親緣是怎么也斬不斷的。
所以,與其退避三舍,不如“擇善而交”,在值得的親戚身上付諸時間和感情。
最妥當?shù)南嗵幠J?,就是熟不逾矩?/strong>
既不必過分親熱,也不必過分疏遠,把握好分寸,彼此間才能感恩長久。
其實人到一定年紀,都會開始眷念親人的溫暖。
雖然曾經(jīng)有過矛盾也起過爭執(zhí),但親人之間哪有不磕磕碰碰的。
當你老了去兄弟姐妹、親戚家走一圈,就會明白,曾經(jīng)的仇恨其實都沒有意義了。
有位網(wǎng)友說,去年他爺爺?shù)牡艿埽簿褪撬斪≡毫?,本來兩家人因為一些矛盾很多年沒有來往了。
但在二爺去世前,爸爸還是帶著88歲的爺爺去看他。
那個時候二爺?shù)囊庾R已經(jīng)很模糊了。
一進門爺爺就開始哭,問二爺“你知道我是誰嗎?認識不”。
二爺哽咽的說“是我哥”。
當時在場的所有的人聽到這句話都哭了,沒過多久二爺就去世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友情可以放棄,愛情可以選擇,而親情卻是你一輩子也不能選擇和放棄的感情。”
這個世界,也許沒有永恒不變的愛情,但一定存在永恒不滅的親情。
那是父母留下的期待,也是脈脈相傳的真情。
有個視頻曾經(jīng)看哭很多人。
88歲遠嫁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跨省看望78歲的弟弟。
和弟弟分別時,兩個人都哭成淚人。
因為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回娘家了。
一個86歲的弟弟去看望89歲的姐姐。
兩個年邁的老人短暫的相聚后,離別時依依不舍,互相說著保重身體的話。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了,此去一別就是永遠。
都說半世父母半世妻,一世姐弟一世情。
但可惜,人這輩子也許只有到了這個年紀,才真正懂得兄弟姐妹的感情,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
人生雖漫漫,卻只一世輪回。
兄弟姐妹也只有這一輩子的緣分,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有些道理就別懂太晚,遇事多溝通,好好經(jīng)營彼此間的關系。
有和睦的親人,真是一種福氣。
趁人還在,多多聯(lián)系,趁情還在,好好珍惜。
對于不知珍惜的人,就保持適當?shù)木嚯x,無需糾結于血緣。
做好自己該做的,無愧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點個【在看】,親人城府,請熟不逾矩;親人情深,請好好珍惜。
作者 | 小嗲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林溪安,喜馬拉雅電臺:林溪安,微信視頻號:林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