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情緒總是處于失控狀態(tài),就會被感情牽著鼻子走,喪失自由。--尼采
一個人身上如果有三種“氣”,很難有出息。
01、脾氣
沒本事的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脾氣大,沒忍耐性。脾氣大不僅傷身,而且也會給自己的生活添絆子。
發(fā)脾氣是一種本能,不發(fā)脾氣是一種本事。
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
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杜月笙
其實人都有情緒,只不過看自我調(diào)節(jié)和自我忍耐的區(qū)別,有教養(yǎng)的人會安慰自己,會分析利弊,會怎樣有利于自己怎樣做,即使忍氣吞聲,只要有利于自己,都不是事;而沒本事的人,就會只考慮當前我的情緒能不能得以釋放。
舉個例子吧,在大街上如果有個人說你是白癡,沒本事的人就會不開心一天;而有本事的人就會考慮,他為什么這樣說我?如果我自身沒毛病,他們會認為自己碰到了個神經(jīng)病而已,他們只會不開心1個小時。
02、怨氣
越失敗的人,更容易傷害身邊的人。無能的丈夫,總把怨氣撒到妻子身上;無能的父母,總把怨氣撒到孩子身上。
三毛曾經(jīng)說過,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泄,也無不可。但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便是不聰明的人了。
的確,長此抱怨不求改變真的不聰明。特別是夫妻之間,本來生活的雞零狗碎就已經(jīng)造成許多的不美了,還不停的抱怨,這無疑是葬送婚姻最后的那一點美好。
03、沉不住氣
沉不住氣,就是想著時時刻刻要證明自己與眾不同,博得關注和贊美,然后有一點點值得炫耀的成績就想立刻拿出來,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牛逼。
沒本事的人,越愛張揚、鋒芒畢露;越有本事的人,都懂得沉得住氣,厚積薄發(fā)。
光陰荏苒中,那些沉得住氣的人,能夠在悠然自得中,獲得智慧的提升、把握住人生的突破口,在厚積薄發(fā)中,以一鳴驚人的方式,贏得一份認可和掌聲。
結束語:
《一生的資本》中有這樣一句經(jīng)典臺詞: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生活中少點脾氣,少點怨氣,遇事沉得住氣,我們的生活、事業(yè)才會走上坡路,成為人們眼中的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