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芽萌發(fā)條件:按照植物的生長習性,五針松假使在原生地生長,正常情況下大概也不會有夏芽或秋芽的產(chǎn)生了。夏秋季節(jié)松類植物二次萌芽的自然條件除非是在遭遇了大風雨或者雷擊時斷了大半的枝條,導致植株的葉面積大量驟減的情況下,為了生存才會有一年二次芽萌生的可能, 而在我們的盆植五針松里,包括了春初的摘芽作業(yè),每天的早晚澆水以及施肥等等一系列措施之后,這些基礎作業(yè)都有可能造成當年的第二次芽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先決的條件。
作業(yè)方式:七月份適值五葉松芽前端的葉梢熟成開始脫落,而松葉各個支片放眼望去,新葉舊葉摻雜,整個盆樹顯得紊亂,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將舊葉用芽剪進行剪除了(切記勿用徒手拔除作業(yè))。而前半年的摘芽剪枝作業(yè)如果有按部就班施行,在老葉剪除后即可見一倪端!(上圖為老葉未修剪前的狀態(tài))
老葉剪疏完成后,視覺上很直觀的就能感受到其空間感與層次感;一般情況下常見的二次芽會有兩種:一即是在年初大量強剪后再冒出的胎芽;另一種即是一般的葉芽。
胎芽的處理方式:胎芽一般都會有較長節(jié)間且胎芽枝條會較為細弱, 所以修剪的時候建議芽基處留下1~2束葉其余剪除或是全芽剪除也可以。適時的摘芽可讓每年的節(jié)間縮為最短。
一般的葉芽處理方式:這種葉芽的長度都很難與第一次春芽的葉長同等長度,大致大都會以較短的葉子摻插其中,當然也有部分較長的芽;而我們在作業(yè)時不管是較長的芽還是短的芽,除了需留下來造枝所用的芽以外,也建議其余都剪除掉。 尤其是對于已接近成品的五針松盆景而言,不整齊的葉長較會影響整樹的外觀。摘芽的前期作業(yè)如得當; 針葉的展開會呈半圓杯狀 ( 上圖中間白色三角形為切芽點 )
葉團的形態(tài)呈菊花朵狀
修剪時,舊葉的基部只需要留下大約3~5 mm 左右,其余的剪除,約兩星期左右,葉基就會自行脫落。
除了工具盡量以葉芽剪剪除之外,還有就是如果有過多的分枝也可以一并剪除。
適合修剪的條件:基本上作為盆景養(yǎng)護的五針松一年間都會有二次萌芽的情況,更有甚者,還有三次芽的產(chǎn)生(較老的成品樹則只有春芽),這些都是因為人為干涉的關系所造成五針松植株自體本身的葉量調(diào)整,而留與不留則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端視再來作為調(diào)整依據(jù)。
年初過度強剪因而造成的大量胎芽
二次芽的發(fā)生也經(jīng)常會有因為年初對盆景翻盆改植之后樹勢較為衰弱,從而導致當年的葉芽稀少, 但在春芽后根系展開,接著二次芽隨即展開,如果有遇到這樣的情況下,則建議盆友們先不要急于將二次芽剪除,應當留著繼續(xù)培養(yǎng)恢復樹勢。
短節(jié)間的秋( 夏 )芽, 故不需剪除
盛暑的七八月份是五針松最需要注意水份補充的關鍵季節(jié),而最直接的補充水分的方式就是以早晚期間對盆樹進行澆灌是最為直接的,但澆灌需水的同時如果遇到久年未經(jīng)換盆,而且盆土表面又長滿青苔時,澆灌的時候就極有可能會因為水份無法滲透進入盆土中,因此而導致五針松的植株缺水,使得樹勢漸漸衰弱再而影響樹勢,而盛夏酷暑之際卻又不是更換盆土的最佳時機。
這是約七至八年以上未更換過盆土的五葉松; 其盆面已布滿了青苔,這個時節(jié)最好的做法就是用補救的方式來進行施作,將盆缽表土層的青苔去除之后,再把盆面上的土壤去除一些,最后再鋪上全新的水苔,作為鋪面的保濕即可。
先澆濕盆面后,可以利用工具將盆面的青苔一一剝離,刨下的青苔可以拿去曬干之后揉成屑再灑回盆面重新利用,另外對于接近盆面的細根也可以一并的剪除( 上圖 ) 。
青苔剔除后再用刷子來講盆面上的細土刷除干凈,以保持盆面的整潔美觀
最后再以泡濕的水苔布滿盆面即可,
影響澆水因素:常有一些盆友帶著這樣的疑惑。問五針松要幾天澆一次水?而各種資料方法也未必權威或是權威的文獻也未必適用于個人,影響五針松澆水的因素有很多:盆器的大小、五針松的葉量、栽培的介質(zhì)(砂石、土配比)、日照時長、上盆栽種年份等等都會影響到你的澆水。
通用鑒別方式:學會“觀察”,觀察盆面的土是否已經(jīng)干了,用手把盆土挖深1~2cm之后,里面的土若是干的,那就必需澆水了,這是最基礎簡單的鑒別方法。
澆水頻率:澆水的頻率間隔多久,對每一盆盆景來說都不是確定的,觀察它澆幾次以后你就懂得時間的間距,了解每天要澆的次數(shù)、間隔、澆水的時長等等,另外雨天過后需不需要澆水,觀察雨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盆景有沒有被澆濕等等…
需要隔多久才澆水呢?常聽到我有每天澆水,但還是逃不過干死或浸死的命運?
七月份五針松的管理內(nèi)容上大致總結為以下幾點:對老葉的摘除工作、二次芽(夏芽或秋芽)的摘芽;針對盆面透水不佳的盆景做排水的改善;以及不要忘了日常的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