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站:始建于1921年,歷史的長河彈指一揮間,至今,通遼站已經歷了99年的風雨滄桑,明年就將迎來它的百歲生日,回首往昔,崢嶸歲月,一座車站的變遷,見證了一個當初只有幾戶人家的,叫白音太來的小村而發(fā)展起來,到如今的百萬人口區(qū)域中心城市。
1921年的通遼站,四洮鐵路鄭通支線修到通遼時,所建站舍非常簡陋,當時只有5間青磚尖頂瓦房的站舍,1個150米長的土站臺。
1924年車站建成新站舍,建筑面積446平方米(當時的車站在今通遼鐵路公安處附近,今通遼車站東側)。如今看來十分簡陋,但在當時,全國通火車的地方應該是寥寥無幾,通遼站也是一種高大上的存在。
(1930年通遼火車站)
1945年初,一場原因不明的大火將通遼車站站舍燒毀。1947,通遼最后獲得解放,通遼車站終于屬于人民。
(蒸汽火車)
從遼沈戰(zhàn)役打響到戰(zhàn)役勝利結束,通遼車站共向前方發(fā)出230多列軍列。通遼車站在遼沈戰(zhàn)役和整個解放戰(zhàn)爭期間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通遼站猶如久旱逢甘霖,開始了新的發(fā)展。1953年確定為三等站。1965年升格為二等站,1968年1300平方米的候車室投入使用。
有些通遼鄉(xiāng)鎮(zhèn)的候車廳里還是長長的木椅子,那時候也沒感覺到有什么不好。
1982年,京通鐵路正式投入運營,6月4日鐵道部晉升通遼車站為一等站。隨著通霍鐵路和集通鐵路的開通運營,通遼車站已成為5條線6個方向引入的鐵路交通中心,是內蒙古東部和東北西部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
(八十年代通遼站)
2005年,一座富有民族特色與現代建筑為融合的通遼車站新站舍矗立在站前廣場。
2018年,草原各族兒女載歌載舞! 高鐵試運行了,百年老站終于進入高鐵時代。
祝我美麗的家鄉(xiāng)更加絢麗多彩,成為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