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園的牡丹凋盡了,只剩下兩三株芍藥開得正好。不知道這幾株芍藥是園丁無意還是有心把它和牡丹栽在一起的,但這兩種花正如月季與玫瑰,是姐妹花,并肩長在一起也是美麗的風(fēng)景。
詩人劉禹錫喜歡牡丹,就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 “庭前芍藥妖無格,唯有牡丹真國色?!睂嵲谑菍ι炙幍臉O大不公平。牡丹是木本,芍藥是草本,芍藥的花徑長,使芍藥花看起來更亭亭玉立。難道就是因為這劉禹錫認(rèn)為它不如牡丹雍榮華貴,端莊大氣?
幼時我讀《紅樓夢》,里面有一章節(jié)回目叫“憨湘云醉眠芍藥裀”,書上寫道: 見湘云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yè)經(jīng)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她,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挽扶。湘云口內(nèi)猶作睡語說酒令,唧唧嘟嘟說:泉香而酒冽,玉盞盛來琥珀光,直
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
這一段文字,讀罷齒頰留香,想象起來美不勝收。曹公是愛花之人,名至實歸!這個“襁褓中,父母雙亡” 的姑娘,這個“好一似,霽月光風(fēng)耀玉堂”女孩子,在這東風(fēng)搖醒滿園芍藥的春光里香夢沉酣;在玉碗盛來琥珀光的酒香里忘記了幼年坎坷;在這一晌貪歡的塵夢里流露出別樣的風(fēng)骨……這紅香散亂的芍藥呀,經(jīng)曹雪芹的生花妙筆一描,芳姿艷艷地綻放在文化的長河里,永不凋零。
一個偶然的機(jī)會,我知道芍藥還有一個名字叫將離。將離,大約是因為芍藥的花期晚,牡丹都凋零了芍藥才開。且芍藥開在春暮,開在春天將要離開的時候,這將離,叫出了多少戀戀不舍的情意?
那么《詩經(jīng)》“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的詩句里以芍藥相贈,大約就是表達(dá)情深難舍之意或戀戀惜別之情吧。狀似漫不經(jīng)心而又直擊心靈,古人這種浪漫而又深婉的情懷,讓人心旌神搖,目眩神離。
想起了周恩來與鄧穎超的一則軼事。那是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nèi)瓦會議時,正值西花廳的海棠花綻放,鄧穎超知道周恩來喜愛海堂花,便采下幾朵海棠花,壓平后放在信封中,隨信寄給遠(yuǎn)在日內(nèi)瓦的丈夫,表達(dá)自己的思念。周恩來收到后,就采下日內(nèi)瓦的芍藥花,隨信寄回家中,遙寄思念。
最好的愛情是什么樣子的呢?周恩來說: “我一生都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可是因為你,我希望有來生?!?/p>